分享

别处找不到-麦肯锡到底招什么样的人

 及时小风 2016-04-20

首先声明,如题,本文是我个人观点,和麦肯锡公司观点无关。

讲这个非官方观点,有几个原因:

一、麦肯锡招什么样的人的官方版完全不是秘密

大家在麦肯锡的网站上自己就可以看 (http://www./careers)。 每年麦肯锡会在高校校园做宣讲会,大家也可以去听。不过听过我主讲的宣讲会的同学们比较倒霉,我没讲“官方版“。我这个人其实比较恶毒,我觉得如果你都费劲注册来参加麦肯锡的校园宣讲会了,竟然还没有到麦肯锡网站上看看我们招什么样的人,那恐怕你也不是我们想招的人。

二、我算有些“资本”讲这个题目

我在麦肯锡从2006年起参与招聘,看过很多简历,做咨询师和项目经理的时候做第一轮第二轮面试,后来做了副董事和合伙人又每年做最终轮面试。这些年间从美国到中国,又到美国,从本科生到MBA到博士生博士后到有工作经验的”experienced hire“,也算是“阅人无数”了。而且由于在公司时间比较久了,不仅招人进来,而且还看到了我参与“招进来“的同学们在公司里的成长,所以有足够的”数据“支持我个人的观点。(回复“面试”看我在奴隶社会之初写的“八年面官经验谈”系列,今年是第九年了呵呵。)

三、觉得讲讲”非官方版“对大家可能更有用

语言这个东西是很有意思的,它是我们赖以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又经常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所以能把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才算真正理解。 所以这里讲讲我自己的理解,讲的很俗,不过可能可以帮你给家里的父母解释清楚麦肯锡招什么样的人。

我在校园宣讲里,问了大家一系列是非判断题,看麦肯锡招的是不是这样的人, 今天也从个判断题开始:

一、麦肯锡只招“俊男美女”?

答案是…

那当然!

看看奴隶主的照片,答案难道不显而易见么?

好吧,开个玩笑。这里不是说你颜值要多高,而是说你看上去得顺眼,用英文讲是有'good presence'。而这里的“presence',形象,指的不是长相,而是一个人的衣着、谈吐、举止。所谓'good'说白了,就是让别人和你在一起觉得“舒服”。我其实不觉得这是麦肯锡专有的要求,只要是人,都是”以貌取人”的,你我其实也这样,大家上学的时候都喜欢上漂亮老师的课是不?咨询是和人打交道的行业,是professional service (专业服务公司),所以这一点当然也很重要。关于什么是“得体”,我的一家之言在面试系列的文章里有,欢迎大家考古。

二、麦肯锡只招名校”学霸“

答案是…

真不一定。

麦肯锡招的其实是“有很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只不过在学校里,特别是本科阶段,成绩是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主要表现,所以如果成绩好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招过不少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人,但他们的经历证明他们是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人。比方说我们一个很传奇的同事,他本科GPA只有2.7,但他后来在麦肯锡做的非常出色,后来离开,现在在斯坦福商学院,同时还在印度做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以后我会把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麦肯锡只招英语好的

答案是…

的确。

哪怕是为中国区做的招聘,也对英语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你恐怕会说,如果我们只在中国为中国客户服务,这个有必要么?这就回到麦肯锡招聘和培养人的理念了。我们希望我们招的人,在麦肯锡或者以后离开,都有可能成为“Global leader'而不仅是“Chinese leader'。你的事业很有可能在中国,但在这个联结日趋紧密的世界上,能有Global leader的沟通能力和视野,是作为一个leader很重要的基本素质。

语言的作用是沟通,从这个角度讲,在中国我们对中文水平也是要求很高的,这里不要求你是文艺青年 (我显然就不是),但要求你一方面能够在口头和书面上表达清楚,有逻辑有条理,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聆听,有总结、反馈和提高的能力。

四、麦肯锡更喜欢招男生

主要是因为不用休产假啊!

这个这个 … 答案是

还真不是。

每年麦肯锡新入职的员工里,女性有~35%左右,公司的目标是~50% - 就是和学校毕业生里女性的比例相当。

麦肯锡自己在世界范围里做过大规模的研究,大企业的业绩和高层领导里女性的比例正相关。麦肯锡也是支持职业女性的积极倡导者。其实不管是什么工作,对女性来讲,做妈妈都是需要面对一个问题,由于麦肯锡招人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大家在职业生涯中大多会经历升级父母这一步。

这里我首先的观点是不要把生孩子当作“额外的对事业的打扰”,而是全面的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看我以前的文章,《生活就是一场酒驾》)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生三个孩子还不影响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就问错了,因为这个问题唯一的可能答案就是”我就当孩子们不存在,所以才能不影响工作啊“。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想?是因为我们在有孩子之前的生活轨迹基本上是线性的,一路上学,然后工作。所以一旦有孩子了生活“横向”发展,我们很不适应,感觉这”横向”发展是对原来线性生活的”干扰“而产生很大的焦虑和挫败感。

要做到”全面的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的建议就是多和过来人聊聊,知道这是可行的,如果你是“过来人”,就多和年轻的女性朋友分享真实的历程和生活工作的状态。我们社会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希望显示自己认为“应该”的”光鲜“的状态,而不是真实的状态,这样好像政治正确,但其实损人不利己。奴隶社会的初衷之一,其实就是讲真实的经历和故事,这一年多来算是有一点小成果。

针对女性更严重的问题是身在高层的女性减少,这个问题,我觉得一方面需要提高我们男性同事对女性的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是靠女性领导人多分享,多提携年轻一些的女性同事。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女性都做到高位,而是让更多的人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生价值。对有意愿有能力的女性,让她们有足够的通路、理解和支持能够在职场上上行。

五、好吧,就算男女平等,麦肯锡肯定招身体好的

因为能经得起折腾和没完没了的熬夜啊!

这个 …

好吧,就算是吧。不过我们招人的时候可真的没有看身体好不好 (这个也违反劳动法吧),不过我借机讲讲关于工作时间长这个问题。麦肯锡工作时间是比较长,每天12小时算正常的。但和投行比起来其实不算什么,投行一周工作80-100个小时算常见,而且经常周末加班。麦肯锡周末是很少加班的。

说到工作时间长这个问题,再重申一下,我是个比较恶毒的人。我觉得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来自于工作时间长,而是来自于做没有意义,或个人没有兴趣,不会带来个人成长的事情。如果给你一个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做极其无聊的事情,你会觉得这是个好工作么?如果你觉得是,那又对不住了,你不是麦肯锡想招的人。

我觉得一个人在职场上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学历、背景、社会关系。而是这三样:健康、精力和时间。健康你自己下功夫,而能不能最大程度的用好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就是衡量一个工作是不是好工作的标准了。

那麦肯锡究竟招什么样的人呢?我总结是三条。

一、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什么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就是有理想,又能靠谱地把事情做好。我们说学霸学神,我觉得都是表象,真正“优秀”的人,都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有理想,对自己有高的要求,对生命的意义不停止思考。他们”心比天高“,生活在真实的世界,却总不忘抬头看看远方。他们心怀天下,总希望自己有限的生命里能够给这世界留下点印记。这不是为了自己”青史留名“,而是能让我们的世界因为我曾经来过而变得更好,哪怕只有一点点。

他们又”现实“ - 脚踏实地,靠谱,能把事情做好。他们理解现实的各种不得不,知道如何在现实世界里团结更多的人,把事情做好。他们坦然面对各种不尽人意,知道这就是真实的世界,所以不放弃,不抱怨,在种种限制里想办法做事情。他们看得到人性的恶和阴暗,但又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恶人”又何尝不可怜。他们看得到生活的一地鸡毛,自己的,别人的,但不妨碍他们早上抖擞精神,开始新的一天。

二、是比较“那个啥”的人 (看完你就知道是啥了)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麦肯锡是不是工作时间很长啊,我都直言不讳,是啊,很长!如果你希望找的是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请出门左拐。

为什么我们工作时间长,不是公司要求你一定要在公司呆够12个小时 (我们从来不打卡),而是有几个原因:

1)大家对自己要求高。我自己在麦肯锡的经历,是总觉得在翘着脚尖够我的目标,有很多能力没有,很多知识不知道,周围的人都比我强,所以只能自己多下功夫。这个和上学是一样的,上学为了好成绩熬夜,不会抱怨学校不注重自己身心健康。所以在麦肯锡工作时间长,也是一样的原因。这个说白了,就是咱自己比较“贱”,怪不得别人。(嗯,这就是上面的”那个啥“了)

2)专业服务的性质。咨询是专业服务公司 (professional service),所以客户利益至上。公司立命之本有二,首先就是帮客户带来显著、长期、实质性的绩效提升 “help our clients make distinctive, lasting and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in their performance.” (其二是“build a great firm that attracts, develops, excites and retains exceptional people. 能够吸引、发展、激励和保有出色的人才。)

由于这个立命之本,我们整个公司的文化,从合伙人开始,就是为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对客户坚持做到”物超所值“。所以工作量会大,不过从客户的角度来讲,雇麦肯锡肯定是值的 (这个广告比较露骨呵呵)。

3)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麦肯锡做的项目,都是公司最高层遇到的最为棘手,和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好用的脑子,还需要不停的收集外部信息,咨询内部专家,深入思考,碰撞,还经常需要协调客户复杂大组织内部错综的关系。所以这都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但你可以想想,在这种项目上对人的锻炼也是非同寻常的,所以在麦肯锡大家都会有”光速成长“的感觉 (回复“一诺”看我的“光速成长”文章)。

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工作带来的是两个巨大的财富 -1)是个人在短时间里的快速成长,所以很多麦肯锡人几年后离开麦肯锡去企业发展,发展路径会比在公司内部”线性发展“的员工要陡峭不少。 2)经验和领域的扩展,在几年的时间里,由于项目的广度,你会接触不同领域,不同职能上的很多问题。这一点是其他的“专业服务公司” - 会计师、律师、投行不能比的。看麦肯锡的”校友“几乎在人类生活的各行各业都很活跃就是见证之一了。当然在”各种领域、职能“的表象之下,锻炼的是不管在任何复杂情况下,都能透过现象看到复杂问题的本质的能力。继而才有可能高效的解决问题 。

三、是有趣的人

如果没有这一条,“理想主义”又“贱” - 那听起来是极其苦逼的是吧,呵呵。

麦肯锡招的人,有各种精彩,我自己就接触过奥运会游泳冠军,钢琴家,登山爱好者,写剧本的人,还有两个上过非诚勿扰的,不一而足。奴隶社会发过很多我麦肯锡同事的文章,从他们的故事里这种精彩也可见一斑。

说到有趣,其实到底,是热爱生活的人。想知道多么有趣,大家继续关注奴隶社会吧,呵呵。

文章如果未经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勘误:昨天的《海阔天空》,里面引用了2010年老文章的内容,特此纠正,也非常感谢在后台给我指出错误的读者,你们的粉丝纯度比我高,呵呵。想想看,到今年6月30号已经是黄家驹离世22周年了。 - 华章



奴隶社会一周年精选文集《女神经过》已经上线亚马逊、当当等平台。

没读经典老文章,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发送 m 获得以前的热文目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关注我们 (搜索 奴隶社会 或者 nulishehui):


觉得好,鼓励一下作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