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突

 昵称32596222 2016-04-20
名称释义

天指上言,突指结喉突起。穴在结喉下宛宛中,主治咽喉疾病,针此能通利肺气,使之爽利通畅,因名天突。

治法

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穴位名解
天突穴天突穴

(1)天突。天,头面天部也。突,强行冲撞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收体内外传之热而向上部的头面天部突行,故名。

(2)玉户。玉,金之属也,肺性之气也。户,出入的通道也。玉户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肺金之性的温性水气。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温性之气,表现出肺金之气的固有特性,故名玉户。

(3)天瞿。天,头面天部也。瞿,古代的戟属兵器,既能横打又能直刺,此指穴内气血为向外的冲突之状。天矍名意指任脉气血由此上冲头面的天部。理同天突名解。

(4)阴维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因其势单力弱,穴外天部的阴维脉水湿因而汇入穴内,故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

详细操作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病症:天突穴的主治病症为: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利用穴道指压法止咳。

解剖: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天突穴天突穴

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人体穴位配伍:配定喘穴、鱼际穴治哮喘、咳嗽;配膻中穴、列缺穴治外感咳嗽;配内关穴、中脘穴治呃逆;配廉泉穴、涌泉穴治暴喑;配丰隆穴治梅核气;配少商穴、天容穴治咽喉肿痛;配气舍穴、合谷穴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刺灸法:先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可灸。

附注:阴维、任脉之会。

注意:本穴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如刺中气管壁,针下有硬而轻度弹性的感觉,病人出现喉痒欲咳等现象;若刺破气管壁,可引起剧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现象。如刺中无名静脉或主动脉弓时,针下可有柔软而有弹力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觉,应即退针。

别名:玉户穴,天瞿穴。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

操作操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热水气。

运行规律:循任脉上传廉泉穴。

功能作用:吸热生气。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瘿瘤、梅核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法:1浅针法:直刺0.3-0.5寸,儿童宜浅刺。2深刺法:先直刺约先直刺约0.3寸,将针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1-1.5寸,不可过深。针尖方向要靠近胸骨柄,不可斜向后过分贴近气管;要向下直刺,不可偏离正中线向左右两侧。深刺时针感空松,病人有咽喉部紧张感。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癔病等。

配伍

配定喘、膻中、丰隆,宣肺降气化痰,治哮喘;

配内关、中脘,理气降逆和胃,治呃逆;

配涌泉、内关,降气通络,治失语。

穴位配伍

天突穴配膻中穴、列缺穴缓解治疗外感咳嗽;

天突天突

天突穴配廉泉穴、涌泉穴缓解治疗暴喑;

天突穴配内关穴、中脘穴缓解治疗呃逆;

天突穴配少商穴、天容穴缓解治疗咽喉肿痛;

天突穴配气舍穴、合谷穴缓解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天突穴配丰隆穴缓解治疗梅核气;

天突穴配定喘穴、鱼际穴缓解治疗哮喘、咳嗽。

功效

天突穴属任脉,阴维脉与任脉之交会穴。穴位位于胸骨上窝,穴深部是气管。气管上连咽喉,下通于肺,属于肺系。正因为天突穴位于肺系之咽喉要道,因此刺激天突穴可以起到宣肺气、利气道、化痰浊而止咳平喘。此外,天突穴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失音嘶哑等病症。

其他功效
天突穴天突穴

天突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道痉挛等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吃不下东西或吃了就吐的问题。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脏气不和,气血淤结,填塞胸膈,结于心下所致。这些不舒服也可以通过刺激天突穴来缓解,因为天突穴还有和胃降逆、宽膈理气、解痉通噎之功效。

取穴方法

在颈前下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的凹陷处,仰头取穴。

操作方法

按摩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在天突穴向胸骨柄方向缓慢均匀用力按揉,使局部产生酸麻、重痛感觉大约1-2min,再嘱患者作吞咽动作,以加强指压的感觉,然后再用轻揉法放松,重复3~5遍。

注意事项

1、按压天突不能向深部气管方向用力。

2、治噎食,可配合食“八仙膏”。用藕汁、姜汁、梨汁、萝卜汁、甘蔗汁、白果汁、竹沥、蜂蜜等调匀蒸熟,任意食用。

3、禁烟酒、避免刺激辛辣的食品。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咳上气,喘,暴喑不能言”,“喉痹,咽中干急不得息,喉中鸣”。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

2.《太平圣惠方》:“在结喉下一尺陷者宛宛中。”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1354健康百科创建,showmm、兔子飞奔、无月、百科成功、海王星cielo29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