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我与好友乘高铁去了南京,在“六朝古都,金粉之地”盘桓了两日,然后去了心中的圣地绍兴。 说绍兴是圣地,有两个缘由,一是想去朝拜心中的两位圣人,一位是鲁迅,一位是王羲之。 这是一次心怀诚意和敬意的朝拜。因为不是随团旅游,我们是在一种没有约束、行走随意的状态下自由旅行,时间很宽裕,景点可自选,完全是一次非常从容的旅行。 因为鲁迅故里就在下榻宾馆的对过,朝拜鲁迅仅是一步之遥,考虑天气的因素,所以第一个景点选择了兰亭。 ![]()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13公里处,远近岗峦起伏,群峰叠翠,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所述:“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多年来,文人雅士来此寻踪访迹,追怀风流者络绎不绝。 ![]() 好友正在研习书法,此次是二访兰亭。 我曾经来过绍兴,因当时的时间紧迫,没有来兰亭,这次来自然是补课了。 这块灵璧石(抑或是太湖石)上有“心仪兰亭”四字,应是许多书法爱好者(包括我这等附庸风雅的人)的写照。人们造访兰亭,多是想体味一下魏晋名士的风流。兰亭也因此成为一处净化心灵的圣地,千百年来,这儿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 ![]() 是日,王羲之与谢安、王献之等40多位名士在此举办修禊集会,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而著名。 ![]() 在兰亭的入口处,匾额上有沙孟海题写的“兰亭古迹”四个字。 ![]() 这幅画是在网上搜到的,它记录了古代文人墨客雅集兰亭演绎曲水流觞的情景。 曲水流觞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它是在古代文人中流行的一种游戏。每逢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举行修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王逸少诗云:“羽觞随波泛”。 ![]() 兰亭的入口处,有一组大型雕塑,同样生动地演绎了永和九年会稽内史王羲等42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的情景。受相机的机能限制,我未能拍下这组雕塑的全貌,只能一一拍下雕塑的局部。 ![]() 曲水流觞是属于文人的游戏,如果没有七步成诗的才华,恐怕只有喝酒的份儿了。 众人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如果谁做不出诗来,会被罚酒三觥。 ![]() 临流而弹,竹涧焚香,登峰远眺,坐看云起。这一儒风雅俗,据史料记载,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永淳二年(683年)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率一群诗人曾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锲云门献之山亭序》。王勃也许意犹未尽,于同年秋再次修锲于此,作有《越州秋日宴山亭序》。![]() 松亭试泉,曲水流觞,烟波钓叟,蓬窗高卧。 ![]()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 跣足科头,袒胸露腹,饮酒作诗,放浪形骸,不禁令人慨叹:魏晋名士真风流!![]() 王羲之在微醺之际即兴挥笔,潇洒成书,完成了《兰亭集序》。此次随意的一气呵成,不仅是他个人的巅峰之作,而且屹立在书法史上的最顶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如同天空中一颗永远闪烁的星,光耀千古。 ![]() ![]() ![]() 尽管我们为了避开旅行团的大队人马出行得很早,但是在曲水流觞的这个景点,依然不甚清静。 ![]() 我试图拍一幅这条小溪的全貌,变换几个位置,依然避不开游人。 ![]() ![]() 过了不长时间,有几个古装打扮的女子,在音乐声中,从竹林中翩翩而出,很有些仙女下凡的意思。 ![]() 这些古装女子舞之蹈之,依次来到小溪旁。 ![]() ![]() 吟诗的人多是孩子,所吟的诗皆是“锄禾日当午”和“床前明月光”之类。吟毕,可获一杯酒作为奖励。 ![]() 或是觉得这样活动无趣,与当年书圣等人的雅集相去甚远,我和好友没有参加。只是远远地站在铁栅栏外面观看了一会儿。 ![]()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棰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剩几阕 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有几碟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