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搏击高手修炼的原理

 甲乙过客 2016-04-21

搏击高手修炼的原理

搏击高手修炼的原理

从“招”里悟出“法”要有一个反复的实践过程。

比如学游泳,蛙泳这算是一招,老师先给你讲“法”,讲动作要领,在岸上先比划动作。

然后下水,你会觉得那些法根本用不上,身子直往下沉,经过无数次锻炼,逐渐能浮起来,终于游得不错了。

但是,在游泳池里游得很好的人,一到河里又不会了。

因为游泳池里水不会动,在河里有激流有漩涡,水跟你互动,这才是真正跟水搏击。

当你能驾驭狂风恶浪才能游走江湖,才算掌握了泳法,会了蛙泳再学其他招也不难,

因为“法”是相通的,甚至躺在水上睡觉也不会沉下去,这就叫懂了水性。

当然,江河之外还有大海,游泳之术永无止境。

在岸上比划蛙泳动作好比练拳架子,

在游泳池里游泳好比打木人桩或者师兄弟帮你喂手对练,

到江河里搏击风浪好比与人摸手互搏,

当你在搏击中把一个招法用得得心应手,百发百中,自然就悟出了拳理和劲道。

古人早就为我们指出了武学修炼之道:“由招熟到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

没有人能超越“招熟”这个初级阶段直接到达“懂劲”这个中级阶段,

更不能通过纸上谈兵就到达“神明”这个高级阶段。

说白了,练武主要是一个熟练过程,就是一个熟练工。

学武术不同于学算术,学算术只要弄懂了公式就能算出来。

学武术光懂得原理可不行,练到身上才是拳。

这倒有点像学自行车,不论你有多大学问,物理学家,刚上自行车也得摔下来。

但是,只要你天天骑,不用讲什么惯性、坡度、角度等理论,

自然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在骑车路上遇到的各种物理学方面的问题。

熟练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千锤百炼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学习的内容需要相对的专一。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所以古人说学拳之初“宜约不宜搏”。

就是少练一些,练精一些。

“多则惑,少则得”。

人本身具有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的能力,“熟能生巧”,

巧的前提是熟,熟的前提是专一化。

“庖丁”天天解牛,连驴都不解,所以才“游刃有余”。

历史上有不少专精一两招的武术家;

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翠花刘一个单换掌所向披靡,程咬金三斧子没几个人能对付。

即使十八般武艺皆精的人也总是有精雕细刻的一两招杀手锏作为看家本事。

衡量一个人厉害与否,不是看你会多少招,而是看你有没有自己的拿手绝招。

世间万物,皆为我师!

格斗有用,皆为我用!

QQ(微信)9152012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