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证中的教条主义

 天地虚怀xia 2016-04-21

实证中的教条主义




    咱们今天首先谈一下佛教实证中的教条主义,在咱们佛教中有一种情况就是XX说的那样,抓不住佛法的核心,这样就容易把佛教做为一种僵化的东西去实证。

 佛教是一门科学,是非常活泼的,是有血有肉的,抓不住佛法的核心,把佛法的实证按照教条式去进行,导致的结果,就是实证变得非常的难,而且难以突破。人们总是认为,定中的人就是那样,和一般实证的人下手的方法一样,方便一样。比如说盯着慢动作看,看水滴的滴落,盯着水滴去看,死盯盯的,并不是这样的,定中的人对一切事物是等持的专注,他并不是紧紧地盯着一点。

  所以,在我们的实证中也是这样的,你上座之后,比如说你观呼吸,那么在观的过程中,这个时候出现腿疼了,腿已经非常非常疼了,那你就可以转移观察对象,不再观呼吸,要观腿,观腿的过程中,腿会慢慢不疼,身体的不适已经消失,这时候,不容易引起你的专注,就可以再选择其他的专注对象来观察。在打坐的过程中,慢慢的昏沉来了,昏沉来了,你就观昏沉。

  整个打坐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让你死盯盯的去盯着一点。比如说,你观呼吸观不住了,你还在埋怨自己,责备自己,怎么这也不行啊,没这种毅力啊,观不住啊,是不是自己根基不行啊,是不是自己不是学佛的料啊,等等,这个就是在相上学佛,就是不知道佛法的实证最核心的是心,你所有的观察对象最终都一定归结为心。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变换观察对象,变化的是相,不变的是心,这是最关键的。这就像是一个有经验入定的人和没经验入定的人,就一般人实证从来没入过定,你就是在这些相上计较的,经常入定的人根本就不是在这些相上入定的,他就是心一下子相应,与那种深心,柔细心,细悬心,空洞心,这几种心的状态,它就一下子达到这个心的状态,与这种心的状态相应而一下子入定的。并不是一直在相上纠缠,而且你的纠缠还是非常僵化的,死盯盯的盯着那一点,总是盯着那一点不放。比如说观慢动作,观的过程中,你对这样一个观察对象,你经常使用这个观察对象,出现了审美疲劳。

  我们现在一定要了解,我们现在的思维状态不是没有专注,它是有专注的,作为人这种思维状态是有专注的,和鬼道的众生是不一样的,鬼道众生一直处于昏沉,你现在拥有这个身体,它就有一定的专注,他和定中的专注唯一不同的,就是你现在的专注是建立在爱好的基础上。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咱们在学校的时候老是这样谈,也就是说你的专注是建立在爱好的基础上,那么这时候你选择观察对象的时候就可以灵活的变。你经常用的观察对象,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你就不可能形成专注,那你就不要僵化的去使用原来的观察对象,就可以不断的设置调整这个观察对象,这个观察对象不行,然后再调整,观察对象可以一个一个的调整,但是不变的是心!在调整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柔软心,深心,慢慢地慢慢地调整,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始终处于那种状态,这是最关键的!

    所以实证一定要归结于心上,不能再相上这样的打转啊,不能僵化的停留在这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对实证中,你将要经历的过程要清清楚楚。没有任何实证经验的人,上来之后,他觉得他是在学禅定的,她一下就能证入禅定,所以他在选择观察对象的时候,他就暗示自己,我要通过这个观察对象入定,就一下子从散乱达到入定,这是不可能的。中间一定要经历一个静的过程,这也是初学实证的人一定要清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