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K-MB大于CK的原因你可能知道,但是怎么办?

 茂林之家 2016-04-22

在临床检测中,有时会出现CKMB检测结果比CK还要高的情况,会给临床医生造成一定的困扰。首先介绍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的原理:应用单克隆抗体与CK中的M 亚基结合进而抑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 以及CK-MB中的M 亚基的活性后,再通过速率法测定B亚基,结果乘以2即为CK-MB活性。这种情况需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 


1、试剂因素,主要表现为试剂污染或使用已过有效期的试剂。一般医院的CK-MB检测标本量较小,因此一盒试剂往往长期、多次使用,从而有可能导致试剂污染。此外有极少数单位因为标本量太小,对已过有效期的试剂舍不得弃之,因而存在使用过期试剂的现象。


2、仪器因素,主要表现为对仪器使用熟练程度不够,参数设置有误。CK与CK-MB不同,CK校准品和质控品在大多数的复合校准品或质控品血清中均提供有其参考值,而CK-MB则由于其本身的不稳定性,市面上CK-MB的校准品或质控品较少见,而且其价格也较其他酶类校准品高得多。因此,一般医院都未使用CK-MB校准品和质控品,而是采用厂家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提供的理论因素,在理论因素设置时,不同仪器略有差异。大多仪器理论因素设置与测定结果的小数位数无关,因而可随便设置,而有些仪器则不然,如日立生化分析仪,其结果的小数位数与因素直接相关,存在10n(n为整数)倍数关系。因此,在该类仪器上凡是使用理论因素的检测项目其结果保留的小数位应与理论因素保持一致,否则将会出现检测结果缩小或放大10n倍。 


3、标本因素或方法学因素。从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原理中不难分析出当血清中存在多量可检测CK-BB或巨CK1、巨CK2(巨CK1、巨CK2其活性不受抗CK-M单体的抗体抑制)时,其B亚基活性同CK-MB中B亚基一起被检测后乘2,检测活性结果自然明显高于真实值,甚至出现CK-MB活性大于CK总活性的可能。 


4、 患者血液中含有巨CK

5、 CKBB的干扰:部分脑部疾患、前列腺等组织肿瘤患者组织中CK-BB释放入外周血,导致血液中CK-BB含量增加,CKMB结果增高。


6、 溶血的干扰:红细胞中的AK可直接参与CK-MB检测的第二步反应,对CK-MB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7、当血液中CK含量很高时,试剂中抗体的量相对不足,导致抗体抑制作用不完全,使检测结果比实际结果高。


8、恶性肿瘤刺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作为底物或辅酶参与CK-MB试剂反应,也可能是CK-MB检测值大于CK的原因。


随着CK-MB测定频率增加,许多同行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CK-MB高于总酶活力的情况,产生疑惑,人为的把CK-MB结果降低或是CK总活力升高。目前常用CK-MB是采用免疫抑制法,在试剂中加有抗CK-M和CK-MM亚基的多克隆抗体,间接计算出CK-MB值。在病理情况下常会出现CK-BB的升高,他不同于CK-MB,没有M亚基被抑制,测得结果实际是全酶活性,也就是CK-BB,而不是CK-B,结果不应乘2,而我们无形把CK-BB的结果扩大了一倍,出现了上述CK-MB高于CK值的情况。     

怎么办?


 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时,如出现CK-MB高于总CK的现象时,就要怀疑有巨CK的存在。多见于一些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进一步进行鉴定方法有:


多见于一些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进一步进行鉴定方法有:

①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疑血清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荧光染色扫描分析,发现巨CK1位于CK-MM与CK-MB之间,巨CK2位于CK-MM的阴极侧。


②热失活法。将可疑血清置45℃20min测定CK 活性,发现CK-BB和CK-MB几乎完全失活,而CK不受影响。


③免疫学结合电泳法。将可疑血清先与抗人IgG或IgA的抗血清进行混合,置4℃过夜,离心取上清液进行CK同工酶电泳。观察与Ig反应前后电泳区带的变化。巨CK2无任何变化,但巨CK1则不同。只要与相应的抗IgG或IgA抗血清发生反应后,原有的异常带减弱或消失,则提示巨CK1的存在,其形成与该免疫球蛋白有关。


④免疫学测定。用FEIA或CLIA等技术直接测定CK-MB质量,观察有无非CK-MB存在。目前建议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建议用肌钙蛋白如cTnI/cTnT,如用CK-MB则建议测定CK-MB质量(CK-MBmass),不要用免疫抑制法进行测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