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肌酶谱中CK-MB大于CK的困惑释疑

 开心100mm05xkw 2019-03-26

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室诊断中,心脏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仍是首选标志物,但是有些地方由于客观条件、经济因素的限制以及医生的习惯,仍然在使用生化方法检测心肌酶谱。心肌酶谱一般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生化方法检测CK、CK-MB酶活性时,常会遇到CK-MB酶活性大于总CK酶活性的样本,使临床医生产生困惑。

CK-MB属于CK同工酶的一种,本应小于CK,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倒置情况呢?是CK-MB的检测出现假阳了吗?这就需要我们了解CK的组成及CK-MB的检测方法。

 什么是肌酸激酶(CK)?

CK是由M(肌肉)型和B(脑)型两种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包括CK-MM、CK-MB、CK-BB、CK-MiMi四种,CK-MM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细胞中,CK-MB主要存在于人体心肌细胞内,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中,CK-MiMi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中。正常人血清中绝大部分为CK-MM,CK-MB占少量,而CK-BB极少故可忽略。

组织

组成

临床意义

骨骼肌

98%CK-MM

2%CK-MB

肌肉相关疾病

心肌

70-80%CK-MM

20-30%CK-MB

心肌细胞损伤

CK-BB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肿瘤

 什么是巨CK?

巨CK1:CK与免疫球蛋白(常为IgG,少数为IgA)形成复合物。

巨CK2:CK与线粒体聚合形成复合物,较罕见。

 CK-MB酶活性检测方法

目前大多实验室检测CK-MB酶活性的方法均为免疫抑制法,此方法是建立在忽略不计CK-BB的基础之上,用抗体抑制M亚基,使CK-MM完全失去活性、CK-MB失去一半活性,所测出的活性是CK-MB的一半,因此CK-MB活性应是测定结果的2倍,即测定结果乘以2为CK-MB活性结果。如果CK-BB>CK-MM,由于结果要乘以2,也就是说2CKBB+CKMB>CKBB+CKMB+CKMM,即测定得到的CK-MB活性>CK活性。

 CK-MB升高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中胸痛后4-6小时开始升高,18-24小时达峰,可持续72小时;一氧化碳中毒、肺栓塞、甲状腺功能减退、肌营养失调、挤压伤;多发性肌炎、轻度横纹肌溶解;剧烈运动。

 心肌酶谱中CK-MB大于CK的原因

  1. 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正常情况血清中活性很低,但部分脑部疾患、前列腺等组织肿瘤时,组织中的CK-BB会释放进入外周血,使CK-BB活性升高,从而影响CK-MB结果的准确性。

  2. 血清中巨CK1(常见于免疫性疾病、肌炎)、巨CK2(常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的存在,因其活性不受抗CK-M单体抗体抑制,可作为底物或辅酶参与免疫抑制法CK-MB的试剂反应,从而导致CK-MB结果偏高。遗传性天然巨B分子,也可使酶活性升高。

  3. 样本溶血,因红细胞中不含CK, 但红细胞中的腺苷酸激酶(AK)能直接参与CK 速率法的第二步反应,可直接与葡萄糖一6磷酸反应在腺苷二磷酸作用下经葡萄糖一6磷酸脱氢酶催化使NAD还原成NADH,从而引起340 nm处吸光度上升,对CK-MB的测定结果带来影响。

 下一步处理建议

  1. 当遇到CK-MB大于CK时,应积极与临床进行沟通。

  2. 建议用发光法检测CK-MB质量浓度,同时检测高敏肌钙蛋白;如阴性,提示无心肌损伤,需鉴别有无其它疾病。

  3. 电泳法进一步检测CK同工酶,判断是否有CK-BB及巨CK复合物的存在。

  4. 同时结合临床筛查、有无肿瘤、颅脑伤、免疫性疾病等。

阜外实验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