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肇论略注:不真空论(上)

 by支离益 2016-04-23


魏晋时期佛教初传中国,由于经典翻译不备等原因,形成了般若的六家七宗。这些宗派各有所执、各有所主,因为对“道”或“涅槃”等关键语义的用法及内涵理解不同,便有各不相同的提倡。此后,僧肇大师(384-414)总结各路思想与各家所长,进行分析与料简,著《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四论,破六家七宗之非,非常清净地将中观正见树立在了中华大地上。这四部论被后人合称为《肇论》,它确定了中国式的中观见。

天台、贤首、唯识宗,包括禅宗,其思想的真实依靠始终来自《肇论》破六家七宗后所立的“中道观”。若没有清理六家七宗的思想,佛教的主流思路中便会掺杂玄学的理解与修行模式。中国人本好简约,若再不加以梳理,此后便很难形成正式、有规模的佛教宗派主流。在六家七宗盛行时,《肇论》将受中国诸子百家思想影响的“老庄文化”进行了一番整理,使其归入般若法海,功德无人能比。在《肇论》之前,佛教是偏于玄学的;在《肇论》之后,佛教是偏于般若的。《肇论》的辉煌,在中国思想史上独一无二,不可能被超越。

《肇论略注》卷二



此论真空不空,以为所观真谛之境也。不真有二义:一有为之法,缘生故假,假而不实,其体本空。此俗谛不真、故空,名不真空。真性缘起,成一切法,体非断灭,不是实实的空,名不真空。有是假有、为妙有,空非断空、为妙空。此则非有非空,为中道第一义谛。以妙空,破心无论、本无论二宗;以妙有,破即色游玄论一宗。即命题一语,曲尽真谛之妙,妙契中道之旨,非玄鉴幽灵,何以至此?

 

夫至虚无生者(指中道第一义谛,非思量分别境界)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般若实智照理,故曰玄鉴。中道为实智所归,故曰妙趣。此则空而不空。有物以中道为宗极,故有而不有、非空非有,妙尽中道。此标宗立体,下依宗辨相)。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上言所观之境,此言能观之人。中道妙理,唯圣乃证,故曰自非圣明有独达之智,何能契悟于二而不二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此释上不滞二边之所以也。神心,谓实智内照、即玄鉴。无穷,谓中道、即妙趣。穷不能滞,谓不堕断空。此释上半句谓不滞空。下释次半句不滞有。“极耳”下,谓权智外应,耳目声色乃有物。极,谓宗极。由权智外应,而不动本际,故处有而不为所制。圣能如此者,岂不以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真累其神明哉。由万物自体本虚,故即有以观空,故物物皆真,与智冥一,故不能累其神明也。

 

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此承上不滞二边以明妙契中道之所以也。理,调也。圣人乘一真之心而调顺万物,则物物皆真,无一法可当情,故无滞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审,犹处也。一气,犹一真。化,谓万法。以审处一真之心以观万法,则法法皆真,万物皆己,故所遇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湻。(混,谓混融。杂,谓异类。湻,谓一真。由法法皆真,故众生如也。众生本如,故能混融异类。则终日度生不见生之可度,平等寂灭,故一一湻真)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以所遇皆真,故触事而真,故物物归一)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此结显一源,良由心境一如,故万法皆如,故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由心境不异,则万法皆空,故象非真象。诸相寂灭,则无法当情,故虽象而非象矣)然则物我同根(物,谓境。我,谓心。同根,谓心境一如。释上观智俱泯,心境两忘)是非一气(是,谓真谛。非,谓俗谛。一气,谓真俗不二。妙契中道)潜微幽隐(如此境智俱忘,真俗绝待。长为深潜微密幽隐之境界,唯圣能证能知)(殊也)非群情之所尽(如上所云,殊非浅智劣解者所能尽也)故顷尔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

 

此下叙异见皆在所破,以申作论之怀也。虚宗,即下所引三宗。各立异见,故每有不同。大凡立论,盖为显理。今以不同之见,以适大同之理,有何法而可同哉!由各骋己见,竞论虚宗,所见不一,故论旨不同。要归至理,则毕竟难同。故得不已,造此论以破之。

 

何则?(征起众论)心无者(先叙破晋道恒心无宗),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叙异计也。言心无者,谓但无心趋附于万物,未达物虚故,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此出得失也。以心不附物,则不被外境摇动,故得在于神静。以不了万物缘生性空,故失在于物虚。以心空境有,非中道也。

 

即色者(次破晋道林造《即色游玄论》,为即色宗)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此叙计也。谓青黄等色,不自为色,但因人名之为色。心若不计,则虽色而非色矣)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此叙破也。夫凡言色者,但当在色本就是色,岂待人名彼青黄然后为色哉?“此直”下,言得失。此但言色不自色而已,未了色体本空也。以唯知依他起名假,不知圆成体真,故非正论。

 

本无者(此破晋竺法汰本无宗)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此叙计也。此以情好尚于“无”,故触事发言,皆宾伏于“无”。故言“非有”,则计“有亦无”也;及言“非无”,则计“无亦无”也。有无俱无,将谓虚玄。不知堕于断见,未明正理。故非正论)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此出正理也。详夫圣人立言之本意,但以“非有”者,显“物非实有”;言“非无”者,显“无非绝无”也)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

 

“何必”下,斥异见也。然“非有非无”,但是“有非实有、无非实无”,又何必执计“非有”为“绝无此‘有’”,“非无”谓“绝无彼‘无’”哉?然虽有无俱无,似为玄妙,此直好“无”之谈,未达正理,岂是顺通事物之实性,以达即物明真之旨哉!上叙破计,下叙立论正义。


北大禅学

微信号:pkuzen



公众平台声明
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