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论宗

 直尾昂述 2023-05-21 发布于广东

三论宗的源流及其传承

三论宗即龙树宗、提婆宗

是中国大乘宗派之一

以般若空义为

本宗思想根干

所以

又称为

中观宗、

空宗、

无相宗、

无相大乘宗、

无得正观宗

一、

三论宗的

思想渊源

三论宗思想

传承于

龙树菩萨的

缘起中道观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龙树菩萨

从缘起和合

的现象当中

直指“缘起”与“性空”

不是对立的

缘起就是性空

性空就是缘起

真空不碍妙有

妙有体现真空

的中道实相论

此二谛相,即中道义

藉由什公的译典宣扬

纠正了

两晋般若的学风

偏于二边的妄执

使格义之风消弭

回归般若无所得的真精神

树立三论宗思想系统上的

独特风格

龙树菩萨:

般若的

整个精神

即就在于

以“假”成“空”

由“假”显“空”

因此提出“三假”

来解释因缘生法

直显空性的奥义

从而

彰显般若

无所得的

“无得正观”

三假,是指

构成事物的

三个阶段即:

法假、受假、名假

此三者构成

一切事物的

基本因素

集体形象

集合概念

一般人对事物的认识

皆藉由三假所构成的

概念、名言加以区别

可说一切法的认识

都是依据概念而来

缘起是

无自性

无自性

故是空

所以说:

缘起与空性

不是对立的

缘起即空性

空性即缘起

《中论》: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空,是

成立世、出世间

一切诸法的法则

缘起、性空

不但并不对立

而且相成相生

如此

不偏“顽空”

不偏“有执”

即“中道实相”

中道联系“二谛”:

性空是“真谛”

假有是“俗谛”

二者

统一起来

而成中道

所以

中道并不著

名相与对待

综贯性相及空有

此二谛相

即中道义

即就是

三论宗

立宗的

根本依据

并由此开展

“言教二谛”

破除掉一切

二边的执取

两晋般若学 

六家七宗

东汉末年支娄迦谶译出

《般若道行品经》之后

般若类经籍

便即陆续

传入我国

经魏晋

至南北朝

在当时玄学

的影响之下

形成一代学风

当时

为了理解

般若思想

一方面

依据老庄的玄学之义

理解及论释般若经义

产生“格义佛教”

对般若空的思想

产生种种的分歧

其次

在阐发般若思想的方面

形成有所谓“六家七宗”

至后秦鸠摩罗什有系统地传译

龙树、提婆的中观学派学说后

三论宗即受其影响

直接沿袭

般若学的

传统

六家七宗除识含宗

的“心识为大梦主”

具有唯识思想之外

其他诸宗与三论思想

也都有着,深厚渊源

本无宗:

吉藏大师《中观论疏》:

安公明本无者:

一切诸法

本性空寂

故云本无

安公谓:

“无”在,万化之前

“空”为,众形之始

人之所滞

滞在末有

若托心,“本无”

则异想,便息

由此可知

道安大师

的般若学

重在证会

“性空”

故又名

性空宗

但他的义理

偏于“空无”

僧肇大师

所主张的

即动即静

即真即俗

不落二边的

般若真义

仍有距离

所以便成为

《肇论》

所破的对象

本无异宗:

《中观论疏》

琛法师

的话说:

本无者

未有色法

先有于无

从无出有

无在有先

有在无后

故称本无

这个是说:

未有万物

先有无

从无生有

故万物

出于无

以无解释

经论中的

非有非无说

所谓

“非有是有”即是无

“非无是无”亦为无

一切只是

所谓的无

这个就是

他的宗义

但是僧肇

评破此说

认为不符

般若思想

即色宗:

吉藏《中论疏》

谓此有二家:

一、

是关内

即色空

谓色无自性

二、

是支道林

所倡说的

即色是空

这个就是道安的

“本性空寂”之说

前者谓

即色义

所阐明的

即色是空

色法

悉依因缘

和合而生

而无自性

故称“色不自色

故虽色而非色”

不言即色

是本性空

尚未领会

因缘所生

无实体性

本来是空

而支道林的

即色游玄义

不偏于

无自性

进而谓

色本为空

不坏假名

而说实相

色自因缘而有

而非自有

当体即空

即色所空

但空自性

此个“即色空理”

是为“般若本无”

下一注解

以即色证明

本无的意旨

故一般均以

支道林

为代表

识含宗:

吉藏《中观论疏》:

三界为长夜之宅

心识为大梦之主

今之所见群有

皆于梦中所见

大梦既觉,长夜获晓

倒惑识灭,三界都空

无所从生

靡所不生

主张众生

随缘迁流

于是生起

种种妄识

使得本来

空寂三界

变现森罗万象

迷恋其间

不能超脱

迷惑的识

能不生起

那就能够

超出三界

三界幻象

也就可以

无从生起

这些主张含有

唯识思想色彩

不是般若思想的正宗

幻化宗:

幻化宗义

安澄法师:

一切诸法,皆同幻化

同幻化故,名为世谛

心神

犹真不空

是第一义

若神复空

教何所施

谁修道

谁隔凡成圣

故知神不空

故知幻化宗

但空色法,不空心法

只空俗谛,不空真谛

此宗认为:

若心神亦空

便无人修道

便无人证果

这与般若

“了知

诸法如幻

佛道如幻”

的精神

不契合

缘会宗:

吉藏大师:

缘会故有,名为世谛

缘散即无,称第一义谛

缘会故有,即是

诸法缘生的道理

缘散即无

是说缘灭

则归空无

此中缘会故有合于《中论》诸法

“因缘生”、“假名有”的世谛

但空无

不同于

“当体性空”

“无所得”的

胜义实相

所以

此宗于世谛

所说的理论

无大过失

但是对于

“胜义谛”

的说法

则差之极远

心无宗:

僧肇《不真空论》:

心无者

无心于万物

万物未尝无

心无宗主张“色”有

而虚妄的,“识”心

不于色上,起虚妄的执着

不滞于外色

以求

心灵上

的安顿

但是此说

未顾及到

一切诸法在

般若的观照下

是廓然无形

如幻如化的

这种

空心不空色的理论

与般若思想不相契

故僧肇批评曰:

得在于神静

(不滞于外色)

失在于物虚

(不解诸法

廓然无形

如幻如化

的道理)

总结七宗的主张

可将其归纳为三派

即僧肇于《肇论》

所评破的三家:

本无家:

释本体的空无者

道安以静寂而说真际

竺法琛偏于虚豁之谈

皆以般若的“本无”

契同玄学的轻有

均可并入

此派之列

即色家:主色无者

即色宗言,“色不自色”

识含宗以,“三界为大梦”

幻化宗则是主张

“世谛诸法皆空”

缘会宗说

“缘会始有为俗

缘散即无为真”

故此四宗

以“色无”

为圭臬

心无家:主心无者

唯支愍度力申

“无心于万物

万物未尝无”

所以“有心”

则滞“外色”

“无心”

自然能不为

外物所系缚

综上所述

可归纳如

下图所示:

┌──────┬───┬────┬────────────┬──────┐

│僧肇所破三家│ 六家 │ 七 宗 │     代 表 人 物   │ 共同主张  │

├──────┼───┼────┼────────────┼──────┤

│       │   │ 本 无 │  道安(性空宗义)   │       │

│本 无 家  │本 无 ├────┼────────────┤释本体的空无│

│      │    │本 无 异│竺法琛、竺法汰(竺僧敷)│       │

├──────┼───┼────┼────────────┼──────┤

│      │即 色 │ 即 色 │   支道林、郗超    │      │

│       ├───┼────┼────────────┤      │

│      │识 含 │ 识 含 │ 于法开、于法威、何默 │      │

│ 即 色 家 ├───┼────┼────────────┤ 主张色无 │

│      │幻 化 │ 幻 化 │      道壹     │      │

│       ├───┼────┼────────────┤      │

│      │缘 会 │ 缘 会 │     于道邃    │      │

├──────┼───┼────┼────────────┼──────┤

│ 心 无 家 │心 无 │ 心 无 │支愍度、竺法蕴、道桓(桓│ 主张心无  │

│       │    │     │玄、刘遗民)       │       │

└──────┴───┴────┴────────────┴──────┘

僧肇对于

性空思想

的诠释:

僧肇大师被什公誉为

“秦人解空第一者”

这个即是因为大师

对性空思想的阐发

脱离两晋的

六家七宗的

二元对立

真正表达般若

“缘起性空”的

“二谛相即”的

中道思想

故被吉藏

大师推为

“玄宗之始”

肯定

僧肇大师

对于三论

思想建构

对般若思想

开展的贡献

僧肇大师

为解释缘起性空义

而于《不真空论》

运用“不真空”来加以诠释

例如:

什么是不真

不真指假名

诸法假号不真

故知万物非真

假号久矣

什么是空:

万物从假名

看来是不真

执着假名

构画出的

诸法自性

当然是空

所以不真空即就是

“不真即空”的涵意

僧肇用,这样一个

新命题,来解释空

即是纠正

以前各家

对性空的

种种误解

僧肇为了破斥六家七宗

有、无二元对立的论法

将有无不二的

道理诠释阐发

以显,虽空,而宛然“假有”

虽宛然“假有”,而“毕竟空”

空、有无碍

的般若思想

僧肇《不真空论》:

虽有而无

虽无而有

虽有而无,所谓非有

虽无而有,所谓非无

如此

即非无物

物非真物

这个是说:

物非真物

但为

依因、待缘

而有的假物

假物无有自性

所以乃显真空

这种显假名宛然

毕竟空的

般若境界

成为三论宗

的中心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