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僧肇:鸠摩罗什门下第一,玄佛合流的代表

 潘海露 2023-03-24 发布于江苏

#历史开讲#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乔达摩(约公元前 623年~约公元前 543年)在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创建佛教,创教后被尊称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又被尊称为“佛”或“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佛教大约经历了原始、部派、小乘、大乘、密教等发展时期,基本思想是世间无常、人生是苦、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教义总纲是“苦、集、灭、道”,号召人们只要按照佛教的指引,用“戒定慧”来克服自己的“贪嗔痴”,彻底洞察现实世界的虚幻性,就能得到“解脱”,跳出“苦海”,进入“涅槃”。

东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在当时,它被视为一种方术,与汉代流传的谶纬神学、黄老道家学说共存。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初,中国第一流的思想家大多是佛学家。在经过漫长的中国化之后,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并立为三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这其中,佛典的翻译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建立在中国化的“佛教”的基础之上,佛教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社会之中。

文章图片1

魏晋时期,由于动荡和混战的社会大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佛教便借此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把人们的目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上,佛教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迎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调和与儒、道思想矛盾,结合当时出现的玄学思潮,将佛教义学发展为般若学说,称为“玄佛合流”。代表人物有道安﹑支遁﹑僧肇等。

僧肇(384年~414年)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他俗家姓张,陕西西安人,小时候生活艰苦,经常帮人抄写书稿来补贴家用,所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有一次,他接触到了佛教的《维摩诘经》,大受震撼,于是立志出家为僧。

僧肇出家之后,对佛经进行了深入辟理的研究,他才华横溢,名震关中。当时,著名高僧鸠摩罗什(343年413年)在甘肃传播佛法,僧肇慕名前往,被鸠摩罗什收为门下第一位弟子,之后便开始参与佛经的繁杂翻译工作。

《般若经》本是印度佛教中的一部大丛书,其基本意义是证明客观世界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僧肇在追随鸠摩罗什的十多年里,因参与翻译大乘中观的经典,对于大乘般若性空的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魏晋以来流行的各家般若学说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全面而又系统地讨论了般若性空的观念,罗什评价他是“法中龙象”,被称为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人亦称为“中华解空第一”。

后秦弘始十六年(公元414年),僧肇英年早逝,年仅31岁。关于僧肇的死亡,西藏地区的史料中透露出一些信息。据说当时后秦皇帝姚兴的一个宠妃仰慕僧肇的才学,倾心于他,可是僧肇不为所动。这个妃子就将自己的发簪藏在僧肇的床榻之下,然后去向姚兴告状,说僧肇调戏她。姚兴大怒,下令将僧肇处死。关于这个传言究竟是否可靠,还有争议。

僧肇被后世尊为三论宗祖师之一。“三论”是指鸠摩罗什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它们的流行是魏晋以来般若学的延伸。僧肇的《肇论》被推为中国三论学的经典,僧肇以“非有非无”的哲学思辨,比较完整而准确地阐发了般若性空学说,不仅克服了六家七宗时代般若学解空的种种局限性,而且在融会中外思想的基础上围绕着般若空义构建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体系,把般若学说在中土的发展推到了顶峰,为佛学结束对传统思想的依附而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隋唐时期,吉藏正是在继承罗什、僧肇之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

著作与名言

僧肇的《肇论》包括四篇文章,分别是《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

《不真空论》阐述了佛教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因缘合和而成,所以虽无而有,虽有而无,非有非无,称之为“空”。

《物不迁论》主要发挥般若性空思想,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论证世界万物看似变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发生变化,变化着的只是事物的假相。

《般若无知论》着重论述佛教的般若智慧无知无相,却又无所不知,洞照万物。

《涅槃无名论》论述了佛教的最高精神——“涅槃”境界的无生无灭,绝言忘相。

代表性思想

苦集灭道

四圣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苦谛指的是人世间所有的苦,如病痛之苦、得不到之苦等;集谛指的是产生痛苦的原因,如贪婪、报复等,灭谛又叫做苦灭圣谛,指的是生一切苦被消除、解脱后的状态,即涅槃的状态,道谛指的是达到灭谛的方法,即证悟佛法、达到涅槃的方法,在四圣谛中,集谛是因,苦谛是果,道谛是因,灭谛是果,不过苦谛、集谛是世间法的因果,而道谛、灭谛是涅槃解脱的因果。

八正道是达到涅槃的八种方法。正见,坚持佛教四圣谛的真理;正思维,思四谛理,离诸杂念;正语,诚实可靠,不妄语、恶口等;正业,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正精进,消除烦恼习气;正念,学会觉知自己,认识你自己;正定,禅定,静坐和止观等。

动静观

僧肇的名著《物不迁论》是解释“动静观”的典范,他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大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无去来,无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无“来”,亦无“去”,表面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

僧肇将时间划分为“昔”(过去)、“今”(现在)、“往”(将来)三个阶段。他认为,“昔物不至今”,就是说,过去的事物只能存在于过去的时间,无法存在于现在的时间,昨日之花就是昨日的,与今天的花并不是一回事。事物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中,我们不能够打破时间的界限来妄谈来去。这就叫“不来亦不出”。

不真空论

“诸法虚假,故曰不真。虚假不真,所以是空。”不真空论主要针对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中谈“空”时的各家说法而作的论述。“心无”宗只是无心于万物,至于万物是否为空,可以不管,实是对“有”的下定;“即色”宗只是以万物没有自体为空,而并不否认万物本身的存在。这是对“空”、“有”都做相对的理解;“本无”宗以无为本,主张万物和精神都是绝对的空。

僧肇破斥了诸家的观点,认为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有与无的关系上理解空的意义。说有并不是指有真实的物体存在,万物都赖因缘条件产生,本身无自性,故只是“假名”而已;说无也不是指绝对虚无,一无所有,就好像幻化变现出来的人,并非这个人不存在,只是它不是真的人罢了。所以,他认为“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并非离开具体的事物而另有一个无、一个空,然后凭借这个无、空去否定万物。而是要领悟到“立处即真”,凡有物的地方就有空,空存在于万物之中,与物相即而不相离,这才是般若学中的空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