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老刘tdrhg 2016-04-24

      衡阳石鼓书院   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中创建时间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早就瞻仰过了,这次到了衡阳则一定要看一看这座千年书院的历史风貌。

   1129日上午在衡阳游览过退省庵,驱车朝石鼓书院驶去。石鼓书院离退省庵4公里,位于衡阳市鼓山上。上午9点半到达石鼓广场,停下车来,见广场中心有组雕塑,一座孤立的山峰上塑有七个历史人物,或坐或站,形态各异。走近看,基座
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正面镶嵌着一块石碑,碑文已漫漶不清,只看得清碑题
石鼓书院七贤”。

   走过石鼓广场,是一座花岗岩长桥,平直的桥面,精致的护栏,如同行走在平地。桥下没有水,是一片平缓的江滩,发大水时可能会被洪水淹没。走过石桥,首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先看到一座重檐式方亭,正面挂着一块匾额,上书“
禹碑亭”三字。亭柱上挂有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匾联均由当代书法家史穆所书。亭中立有一通石碑,碑上刻满蝌蚪状文字。旁边有《禹碑亭简介》:禹碑相传为大禹治水功成在南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岳衡山岣嵝峰所刻,最早见于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其后史乘屡有记载。衡阳石鼓山禹碑亭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位于石鼓山西面洼地。亭中禹碑系湖广提学副使管大勋依岳麓禹碑翻刻并作跋,明清两朝石鼓山禹碑亭多有修葺,抗日战争时被日寇炸毁
。读着这段文字,便想起前年在绍兴大禹陵游览时也见过一座“禹碑亭”,说法大致相同,可见大禹治水在老百姓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旁边挂着一篇明代著名学者杨慎撰写的《禹碑释文》,读了两遍,晦涩难懂,仍不知所以。

   走过禹碑亭,一排石阶的尽头是一座粉墙黛瓦的门楼,那是书院二门。门头挂着“石鼓书院”匾额,由著名书法家沈鹏所书。门旁有付对联“修名千佛上;至味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五经中
”由宋人撰联,当代著名学者文怀沙所书。石鼓山与道教文化有颇深渊源,后建立石鼓书院,以“四书五经”为正统教材,此联是石鼓书院历史的真实写照。

   走进二门,里面是个庭院,院中地形前低后高,上下分别建有几幢房屋。庭院正中置一鼓状石刻,乍一看,很像古代大户人家门前的抱鼓石。基座正面刻有《石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鼓简介》:
石鼓山旧有石鼓,东晋罗含《湘中记》云:“扣之声闻数十里”;北魏郦道元称:“﹙鼓﹚高六尺,……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后来,卢龙推石鼓于山前深潭。现存石鼓系1965年建石鼓公园时凿制。看着这面石鼓,便想起在民俗文化村旅游时看到的少数民族铜鼓,式样相仿,功用想来也差不多,用于祭祀、驱兽、战争,以鼓声报警,靠鼓声壮胆。

   庭院下面一排平房是“书院展厅”,以精美图文讲述石鼓书院历史故事。介绍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说,石鼓山位于衡阳城北蒸、湘二水合流处,海拔68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因山势浑圆如鼓而得名。石鼓山四面凭虚,三面临水,树木葱茏,环境优美,加上神奇的传说和历代名贤遗迹,石鼓山被誉为“一郡佳处”,湖广胜地。

    我国书院之名,最早始于唐开元六年﹙718年﹚设立的丽正书院,其后一些士子将自己读书的书堂、书舍、书楼亦称为书院。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肆业之所也。”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邑人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读书,初名书堂,后改称书院。唐代诗人吕温写过一首《同恭夏日访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的诗: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

           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

           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吕温﹙771—811﹚,字和叔,山西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贞元十四年进士,因获罪宰相李吉甫,被贬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元和五年﹙810年﹚改调衡州刺史。寻真观,位于石鼓山,为道士修炼之地。寻真观始建于唐贞观初年(629年前后),该观道士,称寻真派,在县内传衍甚广。《衡州府志》载:“州城外石鼓山,自贞观初刺史宇文炫开‘东岩’、‘西谿,为眺览名地。(李)宽为山主,乃改道院为学舍,辟寻真观为读书之所”,并“立学祠先圣及招诸生,弦诵其中”。时称“李秀才书院”﹙唐代“秀才”泛指优秀人才,非科举生员﹚。唐元和五年(810年)“吕温谪刺衡州,以文学饰吏治,游宴觞咏,风雅称盛”,石鼓书院遂开始出名。唐末,有大批读书人到此求学习艺。宋至道三年(997年),李宽后裔李士真请于郡守,重建石鼓书院。景祐二年(1035年)宋仁宗应衡州知府刘沆所请,钦赐“石鼓书院”匾额,遂使石鼓书院名闻天下。北宋诗人范成大在《石鼓山记》中写道:“始,诸郡未命教时,天下有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石鼓,山名也。”这是范成大最早提出天下“四大书院”之说,石鼓书院名列其中。从此之后,各地知名学者、大儒纷至沓来,南宋理学家朱熹、张栻相继来此讲学。

    宋代以来,石鼓书院一直靠民办官助的形式存在,历次重修均有地方官员主持,所需经费亦由当地官绅捐助。日常开支则由官府划拨院田,或士绅捐款、捐田,靠收取田租维持书院开支。

“学规训义”是古代书院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结果。石鼓书院的学规训义由山长订立,名师倡导,官府颁行,无不以延续湖湘学脉为要。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朱熹撰写《石鼓书院记》,倡导以文理立学授徒,成为石鼓书院办学准则。书院内刊立许多《训义碑》,宋代有朱熹语录:“脱去凡近,以进高明。勿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志。勿为终身之谋,而有天下之虑。勿求人知,而求天知。勿求同俗,而求同理。”、“敬以直内,义以外方”;明代有邹守益所著《语石鼓诸生二十五篇》,对识性、求实、时习、笃行、慎独、戒慎、格物、致知等进行精辟阐述,成为诸生向学的至理名言。

石鼓书院是宋代至清末数百年间湖湘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石鼓山也因此而成为清代以前我国南方的一个文化学术中心。一千二百多年来,石鼓书院在我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素有“道南正脉”、“衡湘沬泗”盛誉。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二日﹙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发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的上谕,石鼓书院改为衡阳高等小学堂,浏阳人黎尚雯担任首任校长。进入民国后,石鼓书院先后改为衡阳女子职业学校、衡阳县立师范学校,由著名书画家蒋铨衡任衡阳女子职业学校校长。抗日战争时期,衡阳遭到日军屡次轰炸,1944年6月,日寇集中10万兵力进攻衡阳,石鼓书院被日寇炮火摧毁,千年书院成为一片废墟。

    走出“书院展厅”,登上十几级石阶,左右两边平台上各建有一座殿宇式建筑,右面一幢是“武侯祠”。武侯祠为纪念诸葛亮而建,诸葛亮曾封为武乡侯,故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称武侯。有介绍说,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任荆州牧,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进驻临蒸﹙今衡阳﹚,督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赋。后人在临蒸驿旁建武侯祠,以供祀享。宋代重修石鼓书院时,将武侯祠移至石鼓山,南宋理学家张栻曾作《武侯祠记》,并勒石立碑纪念。抬起头来看,“
武侯祠”三字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题书。大门两旁挂有对联“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由范鹤年所撰,李镐所书。“心远地自偏”语出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一。借喻诸葛亮当年躬耕南阳,隐居草庐,志存高远。上联说诸葛亮犹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之情;下联“江流石不转”语出杜甫五言诗《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讲述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也道出了他的遗恨。“江流石不转”以“江流”比喻个人,以江中之“石”比喻客观规律,辩证地讲述了个人努力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解决了许多人读了《三国演义》后,为诸葛亮如此奇才,而没有统一中国而产生的遗憾。下联巧妙地借用杜甫诗意来描述石鼓山地形,说武侯祠立于蒸、湘之间,目睹滚滚江水东去,芸芸众生变化,其境界高于世俗之上。走进武侯祠内,神龛内立有三尊镀金铜像,中间一尊是诸葛亮,左右为童子。壁间镶嵌一幅刻于木板上的、南宋学者张栻撰写的《武侯祠记》。

   石阶左侧,与武侯祠并列的一幢殿宇是“李忠节公祠”。有介绍说,李忠节公祠为纪念李忠节的高风亮节而建。李忠节公名李芾,字叔章,衡州人。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进犯,李芾临危受命,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率领军民抗击元军三月有余,城破,举家殉国。元代时就在衡州路总管府城南金鳌山李芾故宅建李忠节公祠,配祀李芾部将沈忠和衡阳县令穆演祖。清代移建至石鼓山,清同治年间重修石鼓书院时,时任兵部尚书的彭玉麟亲为李忠节公祠撰联:“义烈炳潭州,千秋英名垂竹帛;崇祠仍故宅,一龛清供有梅花”,赞扬李芾铁骨铮铮,为民族大义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拾级而上是一片平地,正面建一幢二层楼宇,重檐歇山,青瓦盖顶,木结构梁柱,显得古朴典雅。楼额挂着“大观楼”匾额,大观楼前立有一尊孔子雕像。孔子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长须飘然,慈眉善目,双手揖于胸前,一付智慧长者形像。 

大观楼前挂着一付对联“坐对岳云开,权将小阁重楼当他广厦;俯临湘水去,却喜渔影樯唱答我书声”,此联赞美石鼓书院优美的地理环境,俯临蒸、湘二水,极佳的读书之地。该联由清代学者李镐所撰,当代书法家林岫补书。

走进一楼大厅,首先看到一篇《大观楼简介》: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末年﹙1620年前﹚,为石鼓山巅观景建筑,楼名寓意登楼揽胜,心载天下,故谓之大观。时,邓云霄有《重修石鼓书院大观楼记》。此次重修石鼓书院只恢复书院部分建筑,故将先圣孔子和七贤像,以及书院讲堂置于大观楼一楼,二楼权充藏书楼,以完整体现古代书院讲堂、藏书、祭祀三大基本功能

一楼堂上摆着一对明式靠椅、茶几,相对关几付听讲者的桌椅,完全是书院讲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堂的布置。仔细看,两根柱上挂有一付长联:“
珠玑文字任流传,昌黎首唱,石湖继吟,霞客纪游,姜齐感旧,佳节数从头,太息前人俱往矣;锦绣江山烦指点,左挟岣嵝,右挹回雁,前连青草,后接朱陵,风光都在眼,喜看形胜更超脱”。上联“昌黎”是唐代大儒韩愈的号,韩愈过衡州,游石鼓山,写下《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二十韵;“石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号,范写过《石鼓山记》,认为石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霞客”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明崇祯十年﹙1637年﹚初,徐霞客游石鼓山,《徐霞客游记》对石鼓山、石鼓书院有详细记载。下联,岣嵝、回雁均在衡阳境内,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青草”指青草桥,现为石鼓山连接陆地之石桥。“朱陵”为石鼓山下江边的小山洞,传为衡山朱陵洞之后洞。

    一楼正面屏壁上挂着七幅线刻人物画像,每幅画的下面标有人物简介,一幅幅读来,原来是“石鼓书院七贤”,也是在石鼓广场上看到的群雕中的人物。依次是一、李宽,唐代衡州人,唐元和初年在石鼓山筑庐读书,为石鼓书院之雏形;二、韩愈,唐代大儒,永贞元年﹙805年﹚由阳山令改江陵法曹参军,途经衡州,游石鼓山,写下《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影响深远;三、李士真,北宋初衡州人,至道三年﹙997年﹚在石鼓山构建屋宇,招收学生,创建石鼓书院;四、周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开宋明理学之先河。相传周敦颐幼年依舅父居衡州读书,后人因其遗址建书院,改县学;五、朱熹,南宋理学家,在石鼓书院讲书,淳熙十四年作《石鼓书院记》,创导义理之学授徒,为石鼓书院历代山长所师承,对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六、张栻,南宋理学家,担任过岳麓书院山长,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尝作石鼓山《武侯祠记》、《风雩亭记》,亲书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并刻碑嵌于合江亭壁;七、黄干,南宋福建闽南人,师从朱熹,后来成为朱熹女婿,被认定为道统继承人,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提举湖南学政,奏请朝廷以公帑易茶陵田350亩为石鼓书院学田,给养诸生。

    走出大观楼,后面是精致的园林,树木掩映中一座重檐歇山式楼阁立于陡峭的崖壁之上,檐下挂着一块“合江亭”匾额。走近合江亭,门廊挂着一付柱联:“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鼓双江水;昌黎一号诗
”,点明了石鼓山与蒸、湘二水,及韩愈的密切关系。朝东门柱上另有一付对联:“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落款为祝澹溪所撰。上联说石鼓书院培养了大批治国安邦人才;下联说合江亭位置优越,为凭虚赏月绝佳之处。

    合江亭为方形楼阁,共建有三层,然而对着大观楼一面看上去只有二层,朝江一面则为三层。走进二层楼面,四面玻璃木格窗,室内通透明亮,正面屏壁上挂着一块绛红色木板,上刻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非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长便及沧浪,曲溪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声诚几无,事在悲岂奈。

           萧条绵岁时,契阔继慵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群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

           淹滞乐闲旷,穷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穷愁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岩石上,勿使泥尘污。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旁边挂的是清人蒋景祁撰书的《合江亭记》,读着这篇文章,洋洋洒洒,颇有气势,把石鼓山地理形胜,人文典故描述得一清二楚。旁边另有《合江亭简介》写道:
合江亭始建于唐贞元三年﹙787年﹚,为衡州刺史齐映﹙757—795﹚所建,贞元十七年﹙801年﹚衡州刺史宇文炫增其制为楼阁式建筑。历朝历代石鼓山上建筑屡经废兴,合江亭均在必建之列。唐永贞元年﹙805年﹚韩愈途经衡州,游石鼓山,登亭揽胜,留下千古绝唱《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历代步其韵而和者众,合江亭亦在诗中“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而称“绿净阁”。朝着江的一面,柱上挂着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阮元﹙苏州人﹚题写的对联:“此真净绿不可唾;我实薄才歌奈何”,巧妙地将韩愈诗句嵌入对联。步下合江亭底层,朝江一面挂着“绿净阁”匾额,柱上挂着一付对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联:“
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极言石鼓山地理之优越,影响之远大。该联为清末湖南学者王闿运所撰,当代书法家谢宏治所书。站在合江亭中望着烟波渺茫的江面,忽然发现江面上有不少小木船,每船站一人,他们一手扶桨,一手持鱼杆,不时把鱼钩抛向江中,一边抛,一边提,这种钓鱼方式还是第一次见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到。

    最后一处景点是“朱陵洞”,循着石阶走到江边,见崖壁上有处不大的裂缝,缝口用青石条做了一个门框,洞顶堆满乱石,洞旁刻有一些文字:“介崖”、“朱赴琼游之四十八: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陵后洞”、“高山流水”。有介绍说,“朱陵水帘”是南岳四绝之一,位于紫盖峰下南岳乡水帘村。传说石鼓山朱陵洞为衡山水帘洞之后洞,两洞相通。据说古代衡山有个卖豆腐者,由朱陵洞出入,来回一百多里,只需一个早晨。又说朱陵洞中刻满文人墨客的诗词,“朱陵洞内诗千首”,在三湘大地广为流传。站在洞口看,洞口不过2米多高,1米多宽,里面不过几平方米面积,石壁上已经看不清刻的诗文了。不过留此美好传说,确也能吸引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