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美文·小城风物3】静静的东河

 中王 2016-04-24



每天为您推送陆丰第一手新闻,爆料,奇人奇事等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爱的钢琴曲一 门纪宇 - 爱的钢琴曲

【建议开启音乐阅读本文】

  (欢迎关注“私记录”公众号,除特别说明外,本公众号所发均为原创作品。)

将小城分成新旧城区的,是静静的东河。可惜,东河并非是小城的母亲河。如果你把小城饮用水源的螺河,当成小城的母亲,那么,只能把东河当成小城的佣人了。

在小城的钢铁水泥森林里穿梭这么久,我听过很多小城原住民的叹息——东河的两边原是榕竹柳相间,河水清可见底,可捕鱼虾蚌螺,是小城人的“天然游泳池”,更是小城人的“手动洗衣机”。或是清晨、或是傍晚的竹柳下,晃动丰盈身躯的洗衣少女妇人们,讨论着柴米贵油盐贱、交流着张家俊李家丑,为小城增添了绮丽而暧昧的色彩。这种记忆,于我而言,却是完全空白的。我记忆中的东河,从一开始,便是有了南北两堤,堤岸两边是铺着还算整齐的水泥砖人行道,再往外,才是马路。而河水,却是一开始就已浑浊不堪了,偶尔能看到一两只小机船落寞地在河里网鱼、捞蚬。

东河从何处来,我不大清楚,但她往何处去,却是无需了解便可知道。河水蜿蜿蜒蜒,流经小城时,一步三回眸,似贪恋人间红尘的小仙女,不愿再回到冷落清秋的天宫,于是用最无奈的抗争方式——静静地向南海流去。

东河上有一岛,后改建为玉照公园,用一个岛改成一个公园,用心甚巧。至今,小城仍只有这一座公园,从周末、节日公园里人满为患便可以看出,相对于小城的人口来说,一个公园显然捉襟见肘。

东河上的龙山桥、迎仙桥、金钗桥、人民桥、神冲桥等几座桥,支撑起了小城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河上一座乘凉小亭,叫怡心亭,平日都是老人们消耗余生的地方。几年前,那里曾发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青年因父亲要拆散他与恋人,最后在怡心亭跳水自杀。为情自杀,令人吁嘘。看来他来这世上一遭,也只是为情而生。怡心亭,对于情人来说,从此应该改为伤心亭才是。

东河上有几处下水台阶,除了南堤龙山脚下的“码头”外,基本都一样。龙山脚下的那处台阶,之所以被称之为“码头”,是因为这一块水泥平台伸向了东河,有近两三百平方。暑天这里有排档小炒,是精力充沛的小青年们喝酒消暑的好地方。多年前,我也曾是这里的常客,与现在玄武山下听晨钟暮鼓卖电动车的练填、去广州当起媒体民工的绵钦三人在这里喝过的酒、聊过的话题、发过的愿,只有东河的鱼虾才知多少了。在月亮高悬天际的时刻,月下三人喝得直冲东河呕吐的一幕,在某些夜深人静、音乐响起的时刻,还是值得怀念的。他们已飞远了,各自散落一方。而我,有时路过码头,总会忍不住往那里多望几眼。可惜的是,那里除了一些水泥缝里长出来的野草,还有就是多了几堆狗粪——码头,已成了附近一些养狗的人溜狗大小便的好去处了,这样的情景难免让人伤感。

随着小城人口日益增加,城市规划已远远跟不上小城的需求,于是,东河便有了另一个作用,成了小城的下水道。东河默默的承受这一切,就像佣人一样,默默的接受主人施加在她身上的重担,没有任何不平。

东河,过去如同明牙皓齿的少女,静静的;现在如同苍老的妇人,疲惫不堪,仍是静静的;将来有一天,或许很快到来,或许永远不会到来——她将会静静的死去。作为一个匆匆的过客,我能做的,便是用文字轻轻地将她祭奠!

2014年1月26日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