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延闿墓园

 老刘tdrhg 2016-04-24

       谭延闿之墓

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谭延闿
(1879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谭钟麟曾任陕西巡抚、陕甘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职。谭延闿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辛亥革命长沙光复后,被推举为湖南军政长和参议院议长,后三任湖南都督。于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后依附蒋介石,历任湖南省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深谙为官之道,从三任湖南总督到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位高权重,人称民国政坛不倒翁。不仅如此,谭延闿的书法名满天下,享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的美誉。1930922日,谭延闿和他的儿子、女婿到南京小营观看试马,突发脑溢血,于次日去世。随后,国民政府成立“谭故院长国葬典礼办事处”,由宋子文担任主任,负责安葬工程与安葬典礼等具体事宜。墓穴工程完工后,193194日,国民政府在第一公园设置灵堂,为谭延闿举行隆重的国葬典礼,蒋介石、宋子文、戴季陶、陈立夫、吴稚晖等国民党要人出席葬礼。国葬典礼结束后,国民政府下令兴建谭延闿墓园,自1931年动工,1933年夏落成。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等设计。谭延闿墓座落在灵谷塔的东侧,占地300亩,依山就势,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风格。

步行到谭延闿墓园时,天已经下起中雨了。我们打着雨伞从“灵谷松深”碑向北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行走在小石块铺成的石子路上。看介绍,“灵谷松深”碑原本是谭延闿墓碑,墓碑正面原阴刻有蒋介石题写的碑文:“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四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行政院长前国民政府主席谭公延闿之墓
  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敬题”。碑首上方刻有一枚红色石印“荣典之玺”,印的上方是国民党党徽,印的下方是“国葬之碑”四字。1949年南京解散后,中山陵园管理处将原碑文磨去,由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书写“灵谷深松”四字刻在碑上。

自墓碑向墓园前行约400米有一座仿古石桥,过桥是一个椭圓形广场,广场中砌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有一座圆形花坛,花坛中植有一株珍贵的挂龙松。在广场的右前方竖有一块石碑,碑上原有“功在党国”四字和谭延闿生平。解放初期被磨去。在广场的东北角,立有一座四柱三门石牌坊。牌坊柱子上原有楹联一副:“凤翙鹰扬,一代羽仪尊上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国;龙蟠虎踞,千秋陵墓傍中山。
”文革中被敲凿,现已漫漶不清。

过了石牌坊后,在墓道左右两侧可以看见一对用石料雕琢的白马,形象生动。可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惜在十年动乱中,马的嘴部及缰绳被毁。墓道的西侧山坡上竖有国民政府“国葬命
”碑一块,碑首为圆形,镌刻有国民党党徽,碑上原来刻的文字已被磨去。墓道的东侧也有石碑一块,上面的文字在“文革”期间也被磨去。在墓道左侧一、二十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米处的树林中,有—座湖南省政府捐建的待祭堂,抗战爆发时,只建好钢筋混凝土框架。抗战胜利后,没有人过问,静悄悄在那里搁置了几十年。

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沿着墓道向前走数十米,左侧建有一座仿宫殿式祭堂,坐北朝南,三开间,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覆绿色琉璃瓦,瓦当上印有篆体“谭”字。祭堂内的顶部满施彩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绘,金碧辉煌。过了祭堂,路边有一只汉白玉雕刻的牡丹花坛,据说为圆明园旧物,这是目前得到专家确认的散落在南京地区的唯一的一件圆明园文物。沿着蜿蜒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曲折的墓道前行一百多米,迎面路正中间有一个圆形水池,里面夏天种满荷花。绕过水池,便看到成对的汉白玉制作的华表、石狮和花盆。据说这些物品都是从北京的清朝大臣肃顺(被慈禧杀害的辅佐大臣)墓前移过来的。

 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沿着墓道拾级而上,便来到谭延闿墓前。墓室为圆形坟包,以钢筋混凝土、花岗岩筑成。据中山陵园管理局刘维才先生撰文回忆:“文革”期间,“红卫兵”多次要求破墓开棺。管理处负责人为形势所迫,只好让办公室同志与南京市政公司联系破墓。1967年夏,经过4昼夜的挖掘,用了24包炸药,才掀开墓包,但还未见到棺木。掘墓人员用铁镐一点一点地刨掉棺木四周夯实的细灰土,又经过一周后,终于见到红漆楠木棺盖了。棺内当时用的防腐剂较多,四周气味熏人,谭延闿的尸体完好,尚有弹性,口中镶的金牙也未变色,棺内没有任何陪葬品。开棺是晚上9点多钟,在场的都是陵园职工,经查看后,用两张芦席卷裹尸体,由4个工人抬到南面日本人侵占南京时建的一座小木炭窑内,浇上汽油点火焚化。从此以后,谭延闿墓无人问津。十年动乱之后,谭延闿的女儿要来扫墓,中山陵园管理处赶紧重修。现在见到的圆形墓包,是1981由政府拨款按历史原貌修复的。墓中葬的谭氏遗骸,是由陵园工人冯文信去旧窑捡回的骨灰。

在谭延闿墓前的正中位置,设有长方形汉白玉祭台一座,表面雕刻着西洋风格的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花卉,造型美观大方。在“文革”时被搬到中山陵园管理处石象路花房收藏。后来坟墓修复时,才将它运回原地。墓前左右两侧设有花岗石方台一对,上面各安放铜鼎一只,是
193319日谭延闿子孙敬献的,鼎文为“明德唯馨”、“世孝永享”,篆书阴刻,这对铜鼎文革期间也被收藏在中山陵园花房里,才逃过一劫。

在谭延闿墓附近,还有国民政府浙江省捐建的临瀑阁、千秋坊、水亭、心亭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和香竹亭等纪念性建筑,将谭延闿墓园装点得具有江南山水园林韵味。谭延闿墓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游南京之六谭延闿墓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