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阳殷墟

 老刘tdrhg 2016-04-24

                        参观殷墟遗址

  安阳殷墟
   发源于太行山东麓的洹河,是我国北方的一条小型小系,多少个世纪以来,它静静地流淌在豫北平原。偎依在洹河怀抱的豫北重镇安阳,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商王朝的都邑。公元前1046年,当西周王朝的战车碾过豫北大地的时候,殷商成为过去,都邑沦为废墟。

  原本我想3000多年前的都邑废墟,只有考古学家才会有兴趣,对于我们普通游客而言,有什么东西可游览呢?9月3日上午,我们从袁林出来,向西顺着洹河走了三、四公里,便见到路边一块岩石上刻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几个大字,公路两边都是木栅栏围起来的园林。沿着木栅栏向北走了几百米,便看到一块大草坪上立有一块精致的纪念碑,走近看时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碑”,碑的背面刻安阳殷墟
《殷墟大事记》,记录了从1899年王懿荣发现第一块甲骨文,到2006年7月被联合国审遗大会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百多年来殷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从纪念碑再向北几百米,才是“殷墟遗址公园”入口。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片草坪,大得几乎看不到边。看介绍,殷商宫殿遗址位于洹水的西南侧。1928年正安阳殷墟
式开始发掘,到现在共发现了50余座建筑基址。依其用途可分为宗庙、宫殿和祭坛等。在基址周围有窑穴、水沟和墓葬。同时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和陶器。宫殿区的北部、东部是洹河,其西部、南部有一条与洹河相连的防卫沟。相当于殷商王城周围有一条环通的护城河。我们首先看的是一座“凹字形”宫殿基址。考古专家于1989年发掘。夯土基址有北、西、南三面各一排,三排基址连成一体,整体成凹字形,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专家推测其用途为宫殿宗庙性建筑。我们看到的地上部分是一块略高出地平的、呈凹字形的台地,表面铺满砂子和草坪。考古专家为了使普通游客能看懂这座宫殿基址,在原建筑立柱位置竖立了一根根短木桩。安阳殷墟
看过这些基址,游客可以想象出当年殷商宫殿规模之浩大,筑城之艰难。

  再向前走,我们看到草坪上有块岩石上刻有“殷商甲骨文发现地”几个字。殷墟安阳殷墟
这座商代都邑,能被世人发现,起源于几块骨片。在半埋在地下的一座“
殷墟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甲骨文的实物和详细的图文介绍。作为商王朝的都邑,殷墟的安阳殷墟
核心价值,在于甲骨文。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前身。殷墟出土的十余万片甲骨卜辞,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各方面,是研究殷代社会的珍贵资料。人类历史长河中,包括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在内的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汉字的形式延续至今。不仅今天中国的十几亿人在使用汉字,汉字还对日、韩等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甲骨文的发现却纯属偶然。清末以来,小屯村的农民常常在耕作中挖到一些碎骨。开始时并不在意。后来有人传说这些碎骨就是“龙骨”,可以入药治病。于是有人将这些骨片收集起来卖给中药铺。1899年,官居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校长)的王懿荣偶患疾病,医生给他配了几贴药。购回的药中有一味是“龙骨”。王懿荣发现所谓“龙骨”其实是龟甲或兽骨的碎片。使他吃惊的是,一些碎骨片上竞刻有符号。王是金石学家,他的古文字知识使他意识到这些“符号”的重要性。他一面差人前往药店购回更多的“龙骨”,一面开始研究这些“符号”。结果他认定这些符号是商代的安阳殷墟
文字。由此,王懿荣成为甲骨文的第一位发现者。发现商代甲骨文的消息传开后,学术界为之振奋,许多中外学者加入到收藏甲骨的行列中来。“龙骨”一时身价百倍。由于贩卖甲骨有暴利可图,古董商便把甲骨的出土地点隐藏起来。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派人细心查访,始知甲骨出土于“
滨洹之小屯”。甲骨文发现初期,虽然人们初步判断其为商朝文字,但却读不通契刻在甲骨片上的句子。1903年,《老残游记》的作家刘鹗将其收藏的甲骨编印出版,希望有人对甲骨文加以考释,读懂这些古老的“天书”。1917年,著名学者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的考释,成功识读了商王朝历代商王及先公的庙号。他将这些庙号按称谓的先后排列起来,安阳殷墟
从而得到一份商王世系表。令人称奇的是,这份世系表与《史记·殷本纪》中有关记载惊人地相似。上世纪20年代末,学术界对发掘殷墟的呼声越来越高。1928年10月,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委派董作宾至安阳小屯考察,拉开了发掘殷墟的序幕。1929年,时任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组长、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博士李济到达安阳,主持殷墟的发掘工作。1930年,梁启超的次子留学美国受过专门考古发掘训练的梁思永也加盟殷墟发掘,至1937年因日本入侵华北而告一段落。10年间前后对殷墟进行了1 5次发掘,找到了商王朝的宫殿区和王陵区,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陶器、青铜器、石器、玉器、骨器、角牙蚌器,获得甲骨24918片。其中1936年发现的大型甲骨埋藏坑,一次就出土刻辞甲16000余片,简直就是一座商代安阳殷墟
的藏书楼!已发现的约5000个甲骨单字中,约有1500个已为学术界识读;另有大约500字已有学者做过考释,不过释读结果尚未达成共识。据说,现在的学术界,能够解释出一个甲骨字,即可获得博士学位。

  “殷墟博物馆”里还陈列有大量的出土陶器、玉器和青铜器。没有看陈列,真不安阳殷墟
会相信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器物。尤其是一只叫“
司母戊鼎安阳殷墟
的大鼎,举世闻名,曾被写进中学的历史课本。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公斤。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个立面的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框外,其余各处皆有精美纹饰。这只大鼎,曾经历过一段曲折的故事。1939年,安阳正处在日军的占领之下。安阳武官村农民吴培文在殷墟西北冈掘得此鼎,随后掩埋藏匿。1946年该鼎为当地政府收缴,后送往国民党驻军。同年,驻军长官将大鼎送往南京作为蒋介石生日贺礼。蒋曾与经国、纬国,在马衡先生的陪同下亲往参观,随后指示交送当时新设立的中央博物院保管。1948年,国民安阳殷墟
政府将中央博物院的文物从南京运往台湾,“司母戊鼎”被意外地留在了大陆,个中原因至今不明。1959年,该鼎被送至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将它作为特别展出的文物亮相。司母戊鼎是商王室重器,其腹部“司母戊”三字,有学者译为“后母戊”(意思是伟大崇高的母亲戊)。从器形和纹饰判断,该鼎可推测为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殷墟博物馆中看到的最触目惊心的场面要数商代人的祭祀活动和葬礼。商族人笃信鬼神,常常为了满足死者或神灵的“意志”而残杀生灵。被杀戮的有人,也有牛、马、羊、犬、鸡等各种动物。这些被杀戮的生命被称为“牺牲”。以人为“牺安阳殷墟
牲”通常发生在殉葬或祭祀两种不同场合,称为“人殉”或“人祭”。殉人数量与墓葬等级相关,墓主人身份越高,殉人数量就越多。高级贵族墓葬通常用数十名殉人,王陵中的殉人数有百名以上甚至数百名,中小型贵族墓以1-2名殉人较多见,平民墓葬一般没有殉人。发掘过的一座殷墟王陵仅墓道中即发现被砍下的人头73个、无头人骨架59具,这还不是殉葬人的全部。墓室打开时,又在大墓的椁顶周围发现11个殉人。这是被杀祭在大墓的墓穴或者墓道内的。更多的人祭遗存在王陵区的东部和南部,那里形成了一个大型公共祭祀场,祭坑总数超过2500个,已发掘1483个。最残忍的是杀死儿童用来祭祀。殷墟遗址中多次发掘出的所谓“瓮棺葬”,就是用儿童殉葬的。这些瓮棺葬通常是夯砸在建筑基址中。其分布规律往往是沿墙或者在门的附近,是专为建房进行祭祀时留下的遗迹。最恐怖的可能还是烹蒸人牲。商人战胜敌对部族后,会将敌方首领的人头放在青铜容器中蒸煮,以此来安阳殷墟
祭奠先人。在博物馆中,我们看到出土的两只青铜器内都装有一个头盖骨,真是惨不忍睹。

  公元前1046年,殷商王朝的历史被悄然翻过。周武王灭商后,为安抚民心,最初曾将纣王之子武庚就地而封。又因放心不下,指派了自己的三个兄弟到殷地分兵监守。周武王辞世后,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派去监管殷商的三个兄弟竟然会在殷人的串通下举戈反叛。当时的周成王年幼,幸得周公姬旦相辅,再次出兵殷商,平定了叛乱。为绝后患,便将殷人迁出商代旧都。因而殷邑人口锐减,曾经万方辐辏的殷邑,逐渐沦为埋葬亡魂的墓地,昔日豪华宫室沦为一片废墟。

  我们站在绿绒绒的草坪上看着隐隐约约的遗址柱桩、祭祀坑遗址不断地思索,人类的现代文明难道一定是在这种血淋淋的残杀场面中走过来的吗?原本用于问卜求卦,祭祀天地鬼神的甲骨文,竟然进化为现代文明的文化载体汉字,这是创造甲骨文的人所能想到的吗?可见,野蛮与文明,对与错,好与坏,爱与恨都是在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相互演变中发展、消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