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老刘tdrhg 2016-04-24

                        参观郑国渠

   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秦始皇能够战胜六国,统一中国,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兴修水利,使农业稳产,国力雄厚。秦国当年兴修的水利工程,现在还在继续发挥作用的有: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陕西郑国渠。前两项水利工程我已经参观过了,唯郑国渠还没有到过。原先还以为“郑国渠”一定是在郑国的地方修的渠道。然而,在地图上看却在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昭陵”的旁边。后来,看了介绍才知道郑国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韩国的水利专家。

  《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记载:秦始皇帝元年(公元前246年)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关中由是益富饶。司马光这段记载是说,韩国怕秦国前去攻打,于是想消耗秦国国力,使它无力发兵东征。便派遣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去做间谍,让秦国从仲山起,开凿一条引泾水沿北山向东注入洛河的灌溉渠。工程正进行中,韩国的意图被秦国察觉了,为此要杀郑国。于是,郑国说:“我的确是韩国派来的,只不过是为韩国延长几年寿命而已。但这条灌溉渠修成后,秦国可享万世之利啊。”秦王于是命令他完成了这项工程。这条水渠引污浊而有肥效的泾水灌溉四万多顷土地,每亩的收成高达六斛四斗,关中一带因此更加富裕。

  我们从昭陵出来,走了一段107省道,便转入了去郑国渠的小路。沿路我们看到,公路左侧一条深沟里流淌着混浊的水,估计这就是郑国渠了。走了大约五、六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公里,便见路边一座建筑,旁边立有一块石碑,“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首暨历代引泾工程遗址”。走近房屋时,只见大门紧闭,屋内空无一人,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很是扫兴,只得隔着铁栅栏拍了几张照片。回过身来站在沟渠边看着汩汩流过的渠水和紧贴渠道的泾河,感叹古人在山崖上开凿渠道的不易。接着沿着渠道向渠道上游走去。走了一段,看到路边立有不少古代的石碑,仔细看时,是秦以后历朝修凿郑国渠时立的碑记。为了省得返回时再步行,云彬兄便回头去把汽车开下来。继续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向前走,终于看到了郑国渠的石驳渠道和过水闸门,还有专为游客设计的观景走道等。停好车,沿着渠道继续向前走。只见大部分渠道是凿山而建的,似贴在山崖之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上。泾河在渠道的下面,河里的水很浅,露出了嶙峋怪石和柔软的沙滩。而郑国渠里的水却在汩汩的流淌,说明在渠首已经把泾河水拦截过来了。再向前,路不大好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走了,且有点危险,我们只得站在渠边照相。看介绍,郑国渠首位于北仲山西麓的瓠口,渠道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渭南、蒲城入洛河,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270万亩农田。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
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

  郑国本是一名韩国派往秦国的间谍,但他按自然规律认真的修筑了一条引水渠道,利用泾河西高东低的地理条件,将泾河上游的水引到下游平原灌溉农田,造福子孙。其规模虽不及四川的都江堰,但其科学原理相仿,功能相似。让郑国没有想到的是,秦国居然以一个间谍的名字“郑国”命名此渠,使其流芳百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