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碣石婚礼精辟贺词(视频)

 中王 2016-04-24

碣石人结婚贺词



碣石婚嫁礼俗



儒家经典《礼记-昏礼》说:“夫权,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婚者,礼之本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碣石人,加上当地道,佛两教思想的熏陶形成了有碣石本地特色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
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为婚”、“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等等,碣石当地均有之,而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




碣石传统的聘娶婚姻的礼仪十分繁琐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和日、过定、下聘等婚前诸礼及安房、迎亲、拜堂、涂新娘等盛大的联婚仪式。




碣石繁杂的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彩”(媒人婆提亲)、“问名”(双方三代人的的姓名)、“纳吉”(男方叫人和生辰八字)、“纳证”(过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娶新娘)。这6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




壹.提亲-求婚
由媒人婆跟家里的亲戚带着四色礼去,也即四样礼,分别是烟、茶、酒还有猪脚。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等意蕴,是对新人的祝福。




贰.过订-叠婚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关重要的莫过于迎亲前夕的过订了。男女两家相互商定聘金(一般是一万八),聘礼(也是四色礼和四点金),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次日男方家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篮饭,铁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方家的姑嫂叔伯浩浩荡荡送往女家。
女方收到男方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碣石传统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普遍是衣服跟房内家居家具。另外女方收到的聘金普遍的会做成喜饼也就是什锦,剩下的聘金也会买成家具或者由新娘自己带过去,可见碣石人做父母的多么慷慨开明。




叁.接新娘
婚礼正式的拉开帷幕,向来崇尚民以食为天的碣石人,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展开了一场接一场的饕餮大餐,当然最隆重最正式的婚礼举办场地不是在什么星级酒店之类的,而是自家的门厚场,和厝边头尾借来的街头巷尾,所以当你看到'喜借中道'这四个大字时就能知道此地正在举办婚礼呢。




也许外地人会看不惯这样的场地安排,无需纳闷,这样的安排自有他的道理,精打细算的碣石人相信1.酒店的厨师厨艺远不及自家请来的厨师厨艺高超,而菜肴口感好坏直接影响到宾客对这场婚礼的看法,2.食材的价格酒店的肯定比自家去采购的贵很多,这样就很不划算。3.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在酒店举办的婚礼氛围很难被烘托出来,这是喜欢热闹的碣石人最不能接受的。





结婚第一天男方家里要搭置彩棚,一般都附带卡拉OK功能的,彩棚搭好家里就得张灯结彩挂满大红灯笼跟喜庆的气球,脚下的空白场地全部铺满红地毯,这样举办的婚礼场地就算成了,接下来就是置摆第二天跟第三天正餐时的酒桌了,依次排开,一般是双数的量,规格是10桌跟20桌,具体要根据亲朋好友来的人数而定。通常有一桌会设在客厅的正中处,碣石人称“母舅桌”,下来是新娘子家姐妹亲戚一桌,依次下来的有同姓的族亲等等。。。可见碣石人对宗族观念的重视程度是根深蒂固的。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迎娶新娘的这一天,晚饭是副席,男方家通知亲戚朋友门过来大吃一顿等着晚上迎接新娘的到来。说来也怪,高调的碣石人普遍都是凌晨至天光这段时间去迎娶新娘的,而去迎娶的人也是大有讲究的,俗称:好命人,生肖不能跟新娘犯冲,去的人数要刚好是单数,因为迎娶新娘回来时刚好成了双数,寓意好事成双。迎亲的一般是2-4辆轿车去,还有打着灯笼,折扇,还有伴奏用的录音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