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做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原来腾讯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你认为收费的主营业务,一个跨界的进来,免费,因为人家根本不靠这个赚钱,你美滋滋的活了好多年,结果到最后不知道怎么死的。 典型的案例如瑞星杀毒收费,360杀毒进来全部免费,让整个杀毒市场翻天覆地。 李彦宏指出 “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正在加速融合,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 小米,3年时间,估值100亿美金;联想,30年时间,港股市值100亿美金;诺基亚,拥有140多年历史,目前市值146亿美金。从这个意义上讲,小米应该算是一个商业奇迹。没有互联网,是不可能实现的? 互联网,你了解多少?你每天被他包围着,可是你了解他吗?无论是传统行业的守业者,还是滚滚大潮中的创业者,这世界就像是魔术师帽子里变出来的一只兔子。而我们只是匿藏在兔毛中的一只寄生虫。你难道不想爬到兔毛的顶端,看看这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看看自己的位置吗? 别再继续对着手机发呆,说的就是你!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一起来走进吧! 他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你需要具备如下的思维和遵守这样的法则 第一,用户思维 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产品、价格、品牌方面的信息,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由厂商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作用更为明显,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 得屌丝者得天下 从市场定位及目标人群选择来看,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多抓住了“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的需求,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长尾市场。 “屌丝”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屌丝群体”即人民群众,“屌丝”喜欢的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当你的产品不能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们连接在一起,你的产品必然是失败的。 兜售参与感 在品牌和产品规划层面,“屌丝群体”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提供什么,“屌丝”需要的是参与感,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参与感传递到位。让用户参与产品开发,便是C2B模式。 一种情况是按需定制,厂商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如海尔的定制化冰箱; 另一种情况是在用户的参与中去优化产品,如服装领域的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新品上市,都会把设计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丝群组里,让粉丝投票,其群组有近百个QQ群,辐射数万人,这些粉丝决定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 用户体验至上 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接触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感受。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这种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日夜不停地泡在网上研究用户的使用习惯。历史上似乎从来就没有哪一个大众消费品行业像互联网行业如此重视过用户的感受。应该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直爽”。 第二:简约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消费者的选择太多,选择时间太短,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而转移成本太低。线下一家门店出来再进入下一家,线上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转移成本几乎为零。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能够抓住他! 专注,少即是多 苹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苹果接近破产,乔帮主回归,砍掉了70%产品线,重点开发4款产品,使得苹果扭亏为盈,起死回生。2007年推出了第一款iPhone,即使到了5S,到了“土豪金”,也只有5款。 这里要说明一下,这里的专注是指为了做成一件事,必须在一定时期集中力量实现突破 第三:极致思维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没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够真正赢得消费者,赢得人心。 什么叫极致? 极致就是把命都搭上。你们看看苹果,就是乔老爷子把命都搭上了的结果。 第四:迭代思维 “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一个微创新是改变不了世界的,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微创新。 那么传统企业能不能迭代?我们总不能一个月上市一袋洗衣粉吧?怎样构建自身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沟通的迭代机制? 这里的迭代思维,对传统企业而言,更侧重在迭代的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及时乃至实时地关注消费者需求,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第五:流量思维 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 “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 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免费就是为了收费 免费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基础免费,增值收费; 第二,短期免费,长期收费。 “免费是最昂贵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选择免费策略,因产品、资源、时机而定。 第六:社会化思维 去年9月份,天猫启动了“旗舰店升级计划”,增加了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模块。同时,也发布了类似微信的产品“来往” 这也证明了 社会化商业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企业纷纷加速了布局 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 第七:大数据思维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客户所产生的庞大数据量使营销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每一个人”,而不是“目标人群”。 这个时候的营销策略和计划,就应该更精准,要针对个性化用户做精准营销。 第八:平台思维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将来的平台之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单一的平台是不具备系统性竞争力的。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围绕搜索、电商、社交各自构筑了强大的产业生态,所以后来者如360其实是很难撼动的。 从这个角度讲,和君公司就是一个生态公司,绝不仅仅是一个咨询公司那么简单。咨询、资本、商学构成了强大的生态,这也是其他咨询公司长远无法比拟的地方。 第九:跨界思维 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纯物理经济与纯虚拟经济开始融合,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经无孔不入,零售、制造、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能够参与乃至赢得跨界竞争? 答案就是:用户! 他们一方面掌握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具备用户思维,自然能够携“用户”以令诸侯。阿里巴巴、腾讯相继申办银行,小米做手机、做电视,都是这样的道理。 跨业洗牌,未来的行业竞争,一场跨界分金的盛宴正在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