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对联讽刺科考作弊

 江山携手 2016-04-25

  古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

以对联揭露科场舞弊,这绝对是中国特色。

清代,凡是未考中秀才的人,不管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雍正年间, 有一位老童生颇有才华,但由于没有后台,加上性情耿直,不肯送礼给考官,因而连考十二次都落第。他仍不灰心,继续应考。才官看到他的名字很不高兴,随手将他的考卷丢在一边,还吟了半联来讽刺: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语气尖酸刻薄,老童生知道后感慨盈怀。他想,自己之所以“考到老”,就是因为考官徇私舞弊,于是一气之下吟出半联来回敬考官:

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

将考官的贪赃枉法,凭人情来录取秀才的恶行展现出来了。考官听罢,气得半晌也就不出话来。

尽管考官和老童生的立场截然不同,所写的内容也不一样,但都是用拆字的方法来写:“老”和“考”区别于最后的那一钩是向上或是向下;“天”是“二”和“人”组成,“大”是“一”和“人”组成。此联的构思很巧妙。

 

    雍正年间,工部侍郎顾祖镇和翰林学士戴瀚受命为金陵乡试正、副主考,秀才许某以人情、贿赂打通关节,得中第一。当时,一位楹联高手撰写一联予以嘲讽。

    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

   戴学士,戴关节未戴眼镜。

   批:斯文扫地

    此联运用“鹤顶”格,上联三嵌“顾”,下联三嵌“戴”, 巧妙地利用了两位主考的姓氏,名词与动词之间转换自然,讽刺鄙夷之意全以诙谐幽默之语呈现。辛辣鞭挞,入木三分。

 

 康熙三十八年(1699),是科正主考为翰林院修撰李蟠,他是康熙三十六年的状元,夺魁时年方30岁;副主考为翰林院编修姜宸英,他是李蟠同榜的探花,中鼎甲时已年逾古稀。由于该科取中举人内有不少朝官子弟,因而激起落第者的愤怒。发榜之后,先是有人写揭贴加以抨击:顺天大主考李蟠、姜宸英等灭绝天理,全昧人心,上不思特简之恩,下不念寒士之苦,白镪薰心,炎威炫目。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接着有好事者撰对联进行揭露,联云:

老姜全无辣味;

小李大有甜头。

 这副对联乍一看全是口语白话,风格俚俗,没用任何典故,然却对杖工稳,谐音双关,耐人寻味。上联巧妙地反用姜是老的辣这一俗语,且谐音(按今二字通用),意指姜宸英年纪老大,为人迂阔,自己虽未敢徇私舞弊,但对主考的行为亦不稍加劝阻,故云全无辣味

 

    康熙五十年的江南乡试,九月初九日发榜以后,除部分苏州举子考中外,榜上也赫然出现许多扬州盐商子弟的名字,他们平日不学无术,全靠财神开道,买通某些考官,结果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举子挤出榜外。一时间激怒了苏州府的生员们,于是便在玄妙观门前集会,众人抬着财神的像一路来到府学门外,先将财神像锁入明伦堂,然后又用纸糊改府学大门外的匾额,将贡院二字改为“卖完”(按繁体的“貢”字改成繁体的“賣”字,略添数笔即可)。还有人挂出一副醒目的对联:
  左丘明两目无珠;
  赵子龙一身是胆。
     这又是一副妙语双关的对联。相传左丘明是春秋时代一位双目失明的学者,《左传》即其所著。上联用来借指正主考左必蕃,一是因为他也姓左,二是借以讽刺挖苦他有眼无珠,衡文不辨优劣,将狗屁不通的文章也取中了。这其中或许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指左必蕃作为正主考,对赵晋等人的不法行为失于明察。不过据《归田琐记》卷五说,左也曾检举房考王曰俞、方名所荐吴泌、程光奎不通文理,看来骂他“两目无珠”是有点冤。下联则说这个赵晋公然受贿,胆大包天。想当年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赢得了“子龙一身都是胆”的赞誉,而把这个典故挪用到赵晋的贪财受贿、无所顾忌上,就显得无比辛辣,义愤填膺了。

    

     乾隆年间,有个名叫吴省钦的人做直隶学政,握权受贿,士人恨之入骨。有一年,金陵举行乡试,他被任命为主考。有一贫寒秀才,自知无钱贿赂,获中无望。于是,他愤然在试场大门上题写一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安敢望功名?

    横批:口天欺天

    此联巧妙地把“吴省钦”三个字拆开:“少目”为省,“欠金”为钦,“口天”为吴。他把“吴省钦”分析成句,切人切事,自然妥帖,一时在南京市井广为流传。

 

    嘉庆二十三年(1818)戊寅恩科的浙江乡试,学政刘凤诰代理监临职务,因没有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以及有其他违规行为,闱后引发舆论,也出现了讽刺对联:
      监临打监军,小题大做; 
     文宗代文字,矮屋长枪。
 
     文宗即指学政,寻绎下联语义,似乎是指刘凤诰有捉刀代笔、充当枪手之嫌疑。后浙江巡抚阮元将对联上报,朝廷派人按问,刘凤诰获罪免职,阮元也受到连带处分。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收载一联,曰: 
  殷礼不足征,业已如聩如聋,那有文章操玉尺; 
  周任有言曰,难得恩科恩榜,全凭交易度金针。
 
     这是光绪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浙江乡试后出现的一副对联。正主考叫殷如璋,副主考名周锡恩,上下联分别将两人的姓名拆嵌入内。上联说殷如璋学问有限,且又老迈昏聩,哪有水平来评阅考卷;下联说周锡恩收取贿赂,以关节滥取中试,却借恩科为自己开脱。此联不仅对仗工稳,拆字巧妙,两联开头的“殷礼”、“周任”也颇具匠心。殷、周相对,既是朝代名,又切主考姓,这两句还都出自《论语》,前者见《八佾篇》,后者见《季氏篇》。看来这个落第举子确实有些才学。

  清代末年,太史徐花农被派到广州府当考官。有个姓方的大财主为了让儿子考上,在考试前千方百计打通关系,携着厚礼带儿子去拜见徐太史。徐太史要方公子即席写字来看看,方公子就提笔写了“一品当朝”。这是极大的恭维,徐太史自然十分高兴,加上已接受贿赂,所以就录取了他。
  方公子的容貌漂亮但胸无半点墨,所以发榜后众论哗然。那些受了十年寒窗之苦却榜上无名的考生更是愤愤不平,因此有人在试榜的旁边贴了一副对联来抒发感叹:
  不嫌文丑,
惟爱颜良。
  文丑和颜良,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作者借这两个名字的字面意思来进行讽刺:“文丑”就是文章丑陋,“颜良”就是容颜美丽,尖锐地揭发了考官作弊的事实。


  清代规定,每年对秀才考查一次,称为“岁试”,根据成绩分为六等。
  某秀才水平很低,连某些常用字也糊混不清,此人之所以能当上秀才,是由于他的父亲是当朝的京官。次年岁试,考官换了人,而这个秀才却毫无长进,在考卷中竟将“豺狼”写成“才郎”,“权也”写成“犬也”。结果,不知其背景的考官将他评为六等,还将他狠狠地训斥一顿。消息传出,成了人们的笑谈,秀才的妻子羞愧得无地自容,上吊自杀了。后来考官知道这个秀才的父亲是一名京官,于是匆忙将其成绩改为一等。为此,有人在秀才的家门口贴上了这副对联:
  权门生犬子,烈女嫁豺狼。
  横批是:“六一居士”。
  这副对联,将秀才的权贵出身,妻子的“英烈”行为和他所写的错别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讽刺得入木三分。“六一居士”意即从六等跃升为一等,也很幽默。

945×639

清代顺天贡院模型(资料图)

 

古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

 

闻名世界的江南十大美景

 

 

博文中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