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配音

 风虎神韵114 2016-04-26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配音
发布时间:2014-9-22 

    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不同于报纸,在编码与传播过程中只有视觉符号,也不同于广播,只有听觉符号,它具有视听两种符号并举的特点与优势,具有可视性和可听性。
    从理论上讲,电视在所有传播媒介中是使用符号数量最多的媒介。瑞士语言学家佳·索绪尔说:“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结合的产物。'’(所谓“能指”是指语言符号中的语音部分,“所指”是指语言符号中的语义部分。)这种关系也可以借用到电视中来。索绪尔还说:“符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人通过对它无限的组合,传达和表示无限的意思。”符号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电视中“多种符号的协同作用,产生了其他传播媒介无法相比的大信息量的效果。”同时,“电视符号传播的多维性也使符号接受者易于准确还原信息。”电视纪录片的编导者就是利用各种视听符号将自己的创作整合于一体,以求得欣赏主体的同构。在电视纪录片中,视听符号主要源于这几个元素:画面图像、解说、音乐、音响、同期声和字幕。
    1.画面图像
    画面图像,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基础。电视画面有其自身的语言,它除了一幅幅单个画面符号具有本身的作用外,“重要的是按一定的组合规律,经过一定的组接技巧来表现更为丰富的思想。“画面图像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能诉诸观众事物发展、变化、运动的视觉形象。
    画面图像是视觉语言之一,与其他创作元素相比,它是电视韵第一语言。正如人们所知,电视若离开听觉元素尚可视(如早期的默片电影),若没有视觉的画面图像,仅保留语言声音,那就只能是广播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片子的创作,其他几个要素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画面图像,它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
    那么,画面图像中都有什么呢?它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元素:
    (1)形象元素,它含有人物、景物、场面等。
    (2)构图元素,它含有位置、面积、角度等。    .
    (3)运动元素,它含有镜头运动方式的推、拉、摇、移、跟、升、降及航拍。
    (4)角度元素,它含有拍摄的平、仰、俯拍方式。
    (5)景别元素,它含有镜头空间的远、中、近景和特写。
    (6)色彩元素,它含有基调、重点、对比、和谐等。
    (7)光影元素,它含有光线的高、中、低调和软、硬、平淡调及其光影对比等。
    从以上的简介中,我f『]可以看到画面图像具有物理属性,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不同组合,可以刺激人的生理感官,表现或形成一定的心理感觉。因此,它还具有心理和生理属性,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将无形的概念变为有形的形象。画面图像是联结、沟通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心灵的主要元素。它既有形式,也有内容。
    2.解说
    解说,大多是为了图像而产生,一般而言。它对画面有一种依附性。但解说不是对画面图像的简单重复或直白,它是根据特定的情景和情节,它对画面图像进行高度补充、丰富、渲染、点题以增加画面图像的内涵和意义,与画面配合,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在电视纪录片多样的创作中,有时,解说会成为主导,牵引画面随其而行。
    解说词的体裁特征是散化、不完整、不连贯。有的有句无段,有的有段无章(少量政论片相对成章)。与画面语言相比,解说的有声语言也有其优势,它可以表现片中抽象性内容,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过去时的某些内容等。解说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不仅可以深化主题,突出画面,扩大画面容量,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倾向,而且可以弥补片
子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加强观众、画面、创作者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的解说在配合画面的形象塑造、意境渲染、情感抒发、知识介绍、信息传递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音乐
    音乐,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多表现为背景音乐,‘它是为配合图像和解说而存在的。它要受画面图像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的双重制约。既不能和图像情绪矛盾。破坏声画统一,也不能与解说声音比例失调,干扰片子内容的阐述,它大多在“躲躲闪闪”中发挥着作用,但却有着不可低估的陪衬、烘托作用,它可以写意,更善于抒情,有时,根据不同片种、不同需
要,音乐的地位可以提高。
    音乐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又一个重要元素。音乐在一部片子中,是编导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它有时取代解说,与画面共同营造一种氛围,或与画面形象相伴,或为画面连接、过渡以其自身素质道出画面运动的更奇妙的艺术效果。音乐是最具催动人情绪的因素之一,因而,它往往被加入到画面语言与解说语言之中,以期增强感染力:或共同揭示不同时代、不
同国家、民族、区域的情调、风格;或表现片子的不同内容、不同情绪。音乐以它的旋律、节奏等来体现一种意境、一种情绪。音乐与片中的画面和解说有机、完美结合,会给片子增色很多。
    4.音响效果
    音响效果,是人为制造的自然声响。它的主要作用是营造真实的空间,使人加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并有渲染画面气氛的作用。它是表现真实的一种手段。
    具体讲,音响效果之所以在一部片子中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与它的功用有很大关系?音响效果也有表意性和表情性,更重要的是写实性。音响中各种声音都具有传达一定涵义的功用,都蓄含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力,它不仅可以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也可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或情绪气氛,以至作为人物内心状态的折射,增强艺术感染力。所以,音响不仅限于简单地传达空间信息,它还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和象征性,并可独立于视觉画面以外,显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因而,音响效果具有独立性、联想性和相对于有形、有限画面的无限、不具体的扩展性。同时,音响效果还可以给人带来时代感、空间感、速度感、重量感、透视感和层次感。它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不可忽视的创作要素之一。
    5.同期声
    同期声,它包括与拍摄画面同时而来的人物语言(即现场采访、不同场景的讲话)和现场自然声响。同期声的运用,集中表现了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纪实、真实的本质,并为表现片子的主题、内容服务。
    最具写实性的声音,无疑是同期声。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使用同期声,能增强其真实感与现场感。对于同期声的理解,目前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认识与我们的定义相同,即认为同期声应当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拍摄现场与画面图像同时收录下来的现场人声,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语言,不包括周围的无意人声。二是与拍摄现场同时拍摄的画面图像和收录的现场人声相伴的周围环境的自然声响。另一种认识以为同期声特指拍摄现场中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现场人声,不包括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倘若从新闻消息片的角度看,第二种认识也可以,因为,它所关心的更多地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的语言内容和意义。如若以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角度着眼,则第一种认识更有实际意义。首先,从物理属性看,拍摄中的现场人声与现场自然声响同步存在,密不可分。其次,现场声响在片子创作中具有很大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效应。
    6.字幕
    字幕,是对画面语言、现场语言的补充(甚至代替解说语言),起提示说明、补充、强调作用。
    字幕可以用来介绍人物身份、同期声讲话内容、片中情节进展情况与结果等,由于它的高度概括性、明晰性和独立性,成为迅速兴起的具有独立表意功能的创作元素。字幕的作用十分广泛,而且使用灵活、多样。它既可以与画面相伴,说明画面上的人物、事件的时间、地点;也能用精炼的语句对片中内容进行画龙点睛;还可以提供画面语言或解说语言所涉及不到的信
息;或为片中人物的非普通话正音,为外国人讲话“当翻译”。
    字幕出现的形式也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字幕,有时伴随画面内容、人物语言在屏幕下方由一头向另一头移动;有时在屏幕的左或右上方出现;有时叠在全屏画面上,与画面形象形成层次;有时又适当地补在画面的空疏处,发挥作用,使画面和谐,有艺术性。字幕也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视觉要素。
    通过以上对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要素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到,这些要素分别隶属视觉、听觉两个符号系统,在片子的创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解说,仅占诸创作要素之一的位置。
    有人认为,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几个视听元素关系,语言侧重表意,音乐侧重表情,音响效果侧重表真,这种区分只是相对而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