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监测血糖需掌握5大技能

 牛头牛 2016-04-26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五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帮助糖友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及时发现高血糖与低血糖,指导饮食、运动及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便于与医生沟通病情。然而很多糖友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凭自我感觉和症状来判断病情,没有不适感觉时就不监测血糖了;能够做到自我监测的糖友也常常因为方法、时间和频率不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正确和有效地自我监测血糖,糖友需掌握以下5步技能:
第一步:选择靠谱的家用血糖仪
目前市售的家用血糖仪种类繁多,糖友在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准确性:选购时要查看血糖仪说明书上的评估报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有较强的抗内外干扰能力。
2、便捷性:操作是否简单易学,是否需要调码,数值显示是否清晰,电池更换是否方便,是否有记忆存储功能等。
3、售后服务:认准正规厂家,既能保证试纸的长期供应,又能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方便对血糖仪进行校正(每次启用新试纸、更换电池后以及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都需要进行校正)。
第二步:掌握正确的血糖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直接影响结果准确性,糖友自我监测血糖应注意以下细节:
1、采血方法正确:采血前可先用温水洗手、擦干,使用酒精(不能用含碘消毒液)消毒手指待干,让采血部位手臂自然下垂片刻,用采血笔在指端两侧部分采血(手指两侧的神经末梢分布少,痛感较轻)。
2、血糖仪操作无误:将试纸插入血糖仪,勿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和吸血区,显示屏出现滴血符号闪烁时,将试纸条吸血处与血滴轻触,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
3、试纸保存得当:试纸应存放在干燥清洁处,密封保存,勿在空气中暴露过久,注意试纸的有效期。
第三步: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时间
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意义不同,糖友应根据病情选择:
1、空腹血糖
指早晨6-7点,8-10小时未进食的过夜血糖。空腹血糖反映胰岛素基础分泌状况,还可以反映前一天晚间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晨,空腹血糖作为一天中血糖变化的起点,对餐后血糖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2、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量,还可以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水平较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需测三餐前血糖。
3、餐后2h血糖
指第一口进食开始计算时间的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2小时血糖。主要反映胰岛素餐时分泌状况,评价药物治疗效果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应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
4、睡前血糖
指晚上睡觉前所测血糖。用于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及是否需要加餐,预防低血糖发生,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第四步:选择恰当的血糖监测方案
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糖友可对号入座选择以下监测方案:
1、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
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在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5~7次,建议涵盖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2~3点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主要涵盖空腹、睡前血糖,必要时测餐后血糖。
2、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监测方案
短期强化血糖监测适用于:有频发低血糖症状;感染等应激状态;调整治疗方案等情况。监测方案为每周3天,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包括餐前、餐后及睡前,在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可以减少到交替血糖监测方案。
3、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方案
餐时配对方案建议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第五步:做好血糖监测记录
良好的血糖监测记录可以帮助糖友管理血糖,携带爱奥乐血糖仪监测记录就诊,可以更方便交流病情,提供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记录内容应包括:血糖监测的时间、血糖值、饮食摄取量及进食时间、运动量及运动时间、用药量与时间、胰岛素量与注射时间、一些特别事件的记录,如腹泻、发烧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