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仰望星空的深切感叹——白居易《七夕》赏析

 江山携手 2016-04-26


                   仰望星空的深切感叹

                       ——白居易《七夕》赏析

                              川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七夕》诗。全诗的意思是:在七夕夜晚,抬头看到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和缥缈的宇宙,漫想几千年的历史,秋天七夕之夜都是一样的。那牛郎与织女无尽的欢情和离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这一个晚上

 神话故事记载,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后私自来到人间,自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乃断。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诗人仰望浩瀚的星空,想到千百年来牛郎织女只能在秋天的七夕这一夜相会,心中便充满了对牛郎织女无限同情与怜悯,暗含了对造成他们悲剧的天帝的谴责,表达了对天下有情人的良好祝愿。

  我们的先人似乎很喜欢仰望夜空,他们望着日月星辰编织着天上人间的旖旎风情。失去仰望习惯的今人们,未必再有心境叹那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于是多年以后,那遥远的故事和那遥远的爱情,读来竟有点恍若隔世。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每逢在这个时节中国人总会怀念因为当中有个感人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既忧伤又动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男女传诵千古历久常新在这美丽的七夕的夜晚,中国古老的情人节,愿天下的有情人都终成眷属,他们的爱情故事都没有阻碍,没有忧愁,没有眼泪,只有顺畅,只有欢乐,只有笑
 

  附:                  七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