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十年教师招考出题规律与命题趋势!

 棒小丫 2016-04-28


一、命题趋向


纵观历年来招教考试的命题情况,招教考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兼顾考生多元化  

由于是社会化考试,命题兼顾师范和非师范、应届生和往届生,考虑到在校生的教学要求,鼓励社会人员参加考试。

(二)考试内容综合化  

考试内容除了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外,还要考察时事政治、法律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等。

(三)纯记忆性内容少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体现当前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四)指向教育教学实践  

招教考试这一特定的考试形式和目的决定了考试最突出的特征是指向教育教学实践,指向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

(五)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察的内容是教育科学体系中最基础也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

(六)重点考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的问题  

这是我国社会及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对教师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因为教师担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

二、命题规律


教育理论知识作为招录教师的必考内容,在命题规律上具有导向性、普遍性等共同的特征,又有其特色所在。

(一)基础性  

育理论作为作为教师的必修课程,与政治、英语等其他学科相比较,有其独特的学术性特色,即理论性较强。理论之所以为理论,就在于其真理性。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抽象性,这就决定了教育理论的命题过程中要着眼于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学科架构。因此在历年的命题中,对于教育理论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如“教育与社会生产、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心理过程的一些基本特性”,始终是命题的重点。诸如“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征”、“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等等。

(二)实践性  

然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抽象性,但是关注现实是理论的生命力所在。如果脱离教育的具体实践,教育理论就会成为毫无生机的死知识。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能运用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备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与知识,分析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及社会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心理学依据与策略,具备分析与处理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者必须关注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这也是考试的基本指导方向,如“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

(三)继承性  

习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教学实践。因此,在历年的考题中,那些重要的、与实际教学关系密切的知识点是经常性的考点。对于同样的知识点,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出现;而这些内容又是和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比如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几乎是年年都应关注的热点。诸如“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如何热爱学生”、“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修养”,等等。

(四)时事性  

代教育的热点问题往往会以某种形式在试卷中反映出来,这也是实践性的要求。因此,要关注重要的、有全局影响的教育政策或措施。诸如:关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是创新教育的反映;论述“在当前国内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选择其中一个趋势简述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是关于课程改革方面的。

(五)稳定性  

 2016年考题相比往年有变化,但无论是考试的题目类型还是考试的长度、难度以及分值比例等,都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重点必然由对知识的识记向对知识的运用转变。考查纯记忆性知识为主的填空题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且难度会进一步降低。


综上,2016年命题与往年相比,变化不会太大,但是对于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会继续加强。对于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的目的与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素质、德育、校内外教育的整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影响学习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仍是重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