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大部分都认识它!

 网文网事 2016-04-28

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大部分都认识它!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特别不喜欢做饭,但是喜欢看大人们做饭,喜欢闻地锅里飘出来的袅袅饭香,喜欢吃柴火蒸熟的馍馍米饭。这么说是不是非常欠揍,简直是好吃懒做的典型代表。但是,如果你了解以前农村妇女都是怎么做饭的,那你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从前的农村,应该是没人喜欢在厨房做饭的,被熏得满屋油烟满屋黑的墙壁、堆在灶台旁边的从泥地里捡来的各种柴火、无论怎样都收拾不干净的案板、各种不成风格的大小破旧餐具、一开火便被烟灰迷眼呛喉的做饭环境、以及因长时间油熏雾蒸,屋里唯一的电灯泡外的玻璃罩总是那么黯淡无光,像电量将尽的手电筒,让人看着心烦。这就是昔日农村的厨房,一个男人不愿意进,女人头痛,小孩子就知道来这里瞄食儿的地方。

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大部分都认识它!

关于农村厨房,最必要的一个元素,便是各家各户都少不了的地锅(方言,用砖垒成的锅台):用砖垒成四四方方的台子,中间是空心炉膛,上面糊口大铁锅,下面开一个小门,上下两层,中间支个铁篦子漏灰火。为了增强密封性、隔热性,锅台外围都会敷一层胶泥,这样看起来也会更干净整齐些,只是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们都喜欢偷偷用碳灰在上面胡写乱画,经常把锅台搞得脏乱差。

锅台一侧还有一个手摇鼓风箱,长方形的,出风口通向炉腔,烧火的时候,一边拉鼓风箱,一边往里面添柴火,这样才能把灶火烧得呼呼的,不会满屋漫青烟。经常有眼瞎的老鼠钻到里面找食儿,没想到四面透风没处躲,有句歇后语叫“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出处来源就是这里。

为了减少厨房的烟灰量,很多有讲究的人家还会垒上一道通向房顶的烟囱,把炉腔里的热烟灰雾顺着烟囱排向空中。每到饭点,炊烟次第,谁家开始做饭了,一看厨房房顶凸起的黑烟囱口便晓得了。这就类似于现在的油烟机,不过烟囱只能排炉腔内的热烟灰,炒菜做饭时冒出的油烟雾气还是肆无忌惮地爬满了梁间厨壁。

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大部分都认识它!

用地锅做饭可比不上现在的燃气灶那么方便,尤其是刷锅的时候不好刷,因为铁锅是固定在上面的,没法把刷锅水直接倒出来,只能用水瓢或者瓷碗一点一点把脏水舀出来,剩下舀不出来的再用把子(方言,用空高粱穗绑成的灶帚)往外扫出去。所以要想把地锅刷干净,需要一系列繁琐的动作,这个过程很烦人,效率很低,不像现在,直接拿着锅去水龙头下一冲就OK了。

还有比刷锅更麻烦的就是用地锅炒菜,两个人配合着做还好,一个人在下面烧火,另一个人在上面炒菜。要是一个人做饭,那可真够费劲的,一会儿在下面鼓风烧火,一会还得起来去翻几下锅里的饭菜,起来站去,起来站去,两头顾不来,真的不是一般的麻烦。这个时候,忙不过来的大人们,经常喊来孩子们搭把手,炒菜时帮烧会儿锅,不过熊孩子们特别捣蛋,烧锅也不老实,把火烧得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把上面正忙活的大人们急得直跳脚。

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大部分都认识它!

尽管用地锅做饭很麻烦,但是,用地锅做出来的饭菜特别香特别香,不仅味道醇厚,而且养口养胃养心。尤其是用地锅蒸出来的白馒头,又白有软,入口时那道又香又醇的麦芽甜能渗进骨髓里去。刚出锅的白馒头蘸蒜汁,小孩子一次就能吃下两个大卷子(方言,方形的馒头叫卷子)。

最喜欢趁大人烧火做饭时,在炉膛里烤馍烤红薯吃,地锅里烤出的馍馍外表金黄,里面软香,饭菜还没做好时,先烤个馍蘸油炸的黄豆酱吃,打发打发咕咕乱叫的肠胃,小孩儿就知道吃。地锅里烤红薯更好吃了,比现在大街上专门卖的烤红薯好吃得多,地锅里烤的红薯外皮黑焦,香得流油,吃过的都知道,大冬天烤块儿红薯吃,其中味道之美妙享受,无法用文字形容。

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大部分都认识它!

地锅做的饭的确很香,可我想,农村的家庭主妇们应该并不怎么喜欢用它做饭,因为不方便、因为脏、因为笨重不灵巧、因为效率低……飘满烟尘的柴火磨糙了女人们曾经纤巧的双手、碳灰涂鸦的灶台消磨掉了她们光彩亮丽的青春、烟熏的厨房炎夏的灶膛带给她们太多的辛苦劳难,如果有机会告别黢黑的地锅灶台,相信她们一定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

如今,黑洞洞的锅底成了过往,热腾腾的地锅饭香飘向时光远方,曾经满膛火热的地锅灶台变得冰冷泛凉,它们再也没有力气去和青春洋溢的燃气较量争先。那些昔日围着它们转的女人们已皱纹满面鬓发如霜,嬉笑涂鸦的孩子也踏入了成年人的忧郁感伤。

一座座的地锅台,没了饭香,它们有的被拆除,有的被静置厨房一角,任随周遭世界与之渐行渐远。(河南说河南产品内容部/张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