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No.1∣作文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和春馆 2016-04-29

表达真情实感当然要以“我”为写作的中心,但又不是在认识世界上一切以“我”为标准,一切服从于“我”的意志,而是在文章中表达“我”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的感动、“我”的感恩、“我”的同情、“我”的怜悯……写出“我”的丰富生活,“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长,“我”的烦恼,“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写作课No.1∣作文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课No.1∣作文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曾看过两篇高考零分作文。一篇是2005年湖南省高考作文的答卷,一篇是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的答卷。应该说两篇作文的文字都不是很差,其中一篇的文字还应该说是上乘,而得零分的共同原因,就是思想内容。

两篇文章几乎都不加节制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又都是高度自我、十分偏激的。如果简单地从写“真实”情感的角度看似乎是不应该受到挑剔和否定的。那么是否是评分标准或评分人员的问题呢?我想如果换一个阅卷老师,虽然未必会打零分,但低分则是肯定的。

这两个案例可以从多方面给我们教训,其中有一点就是误解了“真情实感”的内涵。我想这个困惑不是个别学生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校内外有许多学生问过我:什么是真情实感?应该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看来写真情实感这样一个质朴而又得到普遍认可的理念也不是没有讨论的必要。

首先

我们认为,表达真情实感并不是原始情感的实录,它和适当的加工并不矛盾: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真也不是简单地等同生活或内心感受的原版记录,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真人真事。我和学生们说过:“完全是生活的照搬,也可能‘假’;完全是虚构,也可能‘真’。

”这似乎是文学理论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其实又不是。闻一多先生曾在诗中把祖国写成是最美丽的花,又在诗中把祖国比成“死水”,这都是美好的真情实感。因为这些诗句中,有着诗人滚烫的爱国之心。

可见

真情实感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美丽的,应该是一种负责任的表达。有两位初中学生写“童年趣事”,一位是写恶意捉弄女同学,一位是写恶意捉弄语文老师,最后还要大加议论:“这就是我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真有意思。”据了解,所写的事情都是真实的,但这能加以肯定吗?

上面提到的两篇得零分的作文同样也是如此,一篇文章写道:“我心目中的夫君,不要求什么出将入相——那只怕忽然短命或祸事来临——只要出有宝马奔驰靓车,入有别墅豪宅,就心满意足了。而这一切,要靠我们辛勤地梳妆打扮,呵护肌肤,像水一般晶莹剔透;修习礼仪,进而仪态万方,风情万种。

这才是钓到金龟婿的唯一途径。……”另一篇则写道:“最讨厌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了,每次老师讲课我都是趴在桌子上梦会周公了。说实话吧,所有的语文课我其实都很讨厌,所有模拟考、考前辅导我也懒得去,所以每次摸底考试、模拟考试我都是‘超级低分’,离零蛋不远了。

反正我是奉那位‘看不起大学’的网上牛人为老师,大学反正是上不了,索性信马由缰,写到哪里算哪里。”似乎都是真话真情,但品位不高,甚至格调低下。

有人会担心

我们是否又要引导、鼓励学生说假话、说大话。恰恰相反,和真情实感相对立的就是说大话、说套话、说违心话。文章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发自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来自外在的概念,应该是来自真诚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思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血”,他从不说一句假话。北岛说“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舒婷说“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都是真情实感,也都不是大话套话。可是我们有些同学却喜欢说那些没有人会说甚至也没人信的话。

有一次在一个学校借班上一节作文课,内容是写出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个同学写一位退休老大爷扫马路,别人问老大爷为什么退休了还要扫马路,老大爷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身体还硬朗,要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美化、亮化再做一点贡献,为把我们这座城市打扮成一座花园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这老大爷快成了新闻记者和电视台的主持了!文化至少在专科以上,思想水平至少是优秀党员,行政级别至少是副处级。不是说没有愿意为集体利益无私奉献的老大爷,而是这位同学写的“老大爷”是从概念来的。

作者简介

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中语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理事长,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学语文教学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倡导的“本色语文”和“语文共生教学”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分别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和江苏省首届教学成果特等奖。

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有专著《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享受语文课堂》《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论语读人》等。

写作课No.1∣作文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课No.1∣作文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本书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三十多年作文教学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他作文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三十多年来,黄老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作文教学应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等系统的作文教学理论,研磨累积了许多经典的作文教学课例。

全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既系统地阐述了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策略、课型等理论内容,又有“写出人物的特点”“记叙文故事情节的展开”“议论文材料的分析与立意选择” 等9个作者执教的经典教学实录,还附有20篇作者学生的优秀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实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语文老师的案头必备用书,同时也是高中学生作文的最佳指导。

长按识别左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知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