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别

 _南无阿弥陀佛 2016-04-29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别

刘余莉教授主讲 

  
  在中国历史上,人权问题根本不成为问题,没有提出人权思想的必要。“圣贤政治”就是讲“爱民如子,视民如伤”,我们的领导者、我们的企业家对老百姓、对员工关爱备至,不仅仅关心到他们的物质生活,还要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甚至关心到他们的家庭是不是和睦,在这样好的领导之下,我们的人权还有问题吗?


  我们去参观过很多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管理的企业,到年终的时候他们也会出现问题。他们出现的问题,不是说你给我的钱太少了,苛扣我的工资了。他们出现的问题,反而是员工觉得老板给他们的奖金太多了,说:“你能不能不把这么多的奖金发给我们,我们把钱用于弘扬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企业更多地发展。”你想一想,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还需要拿着“人权”去和老板讲条件吗?所以,中国历史上看似缺乏的东西,恰恰是因为它有更加高明的东西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再比如说,现在很多人批评中国人,说中国人不讲究心理问题,没有心理咨询医生,不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没有提出心理问题,没有心理咨询这一个职业呢?中国的四书五经都在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叫“修身”呢?就是让你的身心和谐啊!这就是你治家治国的基础。每一个人都按着这个标准去修养身心,谁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呢?所以,我们看似缺少的东西,
其实恰恰是因为它有更深刻的内容,因此没有必要提出这些东西。


  而西方人为什么对心理问题这样重视呢?这也是和西方人的价值观紧密连系在一起的。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获得自我利益的满足,就要和别人竞争,好像不竞争就达不到自己利益的满足。但是,竞争向上提升就变成了斗争,这个阶段,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问题就出现了。那么斗争再向上提升就是战争,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如果有一方不理智用了原子武器,导致的就是世界末日。所以,依靠竞争的方式获得自我利益满足的价值观,没有把人带上一个光明的前程,而是把人引向了穷途末路。


  而我们怎么样呢?长期以来学到的就是这样一种以竞争的方式获得自我利益满足的价值观,所以我们的社会才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有一个孩子回家来向她的妹妹说:“今天有一个朋友问我一道数学题,虽然我知道这个题怎么做,但是我就是没有告诉他。因为我如果告诉他他就会了,以后他的成绩可能就比我高了。”妹妹听了就笑了,她说:“姐姐,如果换了是我,我就会告诉他。”姐姐一听就觉得很惭愧。为什么呢?因为她年纪比妹妹大,但是德行还不如妹妹好。没料到姐姐的惭愧心才刚刚提起,她的妹妹脱口而出说:“我会把错误的答案告诉他。”这就是一个中学生的思想境界!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文人相轻”,这句话实际上也有待商榷。为什么文人相轻啊?“文人”一定是没有力行《弟子规》,而只是学了一些名词术语,把儒家学问当成理论去研究的人。因为《弟子规》上说:“见人善,即思齐。”《论语》上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别人有好的地方要向人学习,要欢喜赞叹。


  我们从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身上,确实看到了这样一种互相赞叹、互相学习的品格。比如说,二○一二年的年初,我们在房山开了一个《群书治要》的研讨会,请了一些年轻的老师来分享学习的体会。有一位八○后的老师非常年轻,上去之后,把《群书治要》结合历史,讲得头头是道,讲得非常好。蔡老师听后,他非常欢喜地说:“这个年轻人真难得!有这么好的年轻人,我们《群书治要》的弘扬有希望了。”他那种不由自主表现出来的对人家成绩的欢喜赞叹,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学儒,什么叫有德行。所以,真正力行了《弟子规》的人,他一定是没有嫉妒之心,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

 

  儒家文化之所以在这个时代没落,就是因为学圣贤书的人没有身体力行圣贤的教诲,让人一看,学儒的人都是伪君子,他们所学的儒学也一定是伪道学,这样才会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攻击,才会导致传统文化的没落。

 

  我们今天要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想复兴传统文化,从哪里做起呢?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圣贤教诲。“见人善,即思齐”,见到人家有好的地方,向人学习,欢喜赞叹,到处去传扬,见到人家不善的不说,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告诉我们有哪方面的缺点的,他们都是来教导我们的,不要看人家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如果我们没有这个问题的话,
这些人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了。所以,人人是老师,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


  我们崇尚西方价值观,好像不和人家竞争自己的利益就满足不了,人们学会的是损人利己。其实,损人根本利益不到自己。即使能够利益到自己,也是很短暂的,有如昙花一现。真正来讲,帮助别人才是帮助自己。


  西方人正是因为奉行这样一种“竞争”的价值观,所以他们的人生就有很多的压力。西方人,童年是天堂,无忧无虑,要什么父母满足什么。到了中年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就要去和别人竞争。商场如战场,当一个人有竞争观念的时候,你想做什么事都会很有压力。为什么呢?只要和别人竞争,压力就会自然地产生。到老年的时候,西方人没有中国的孝悌观念,老的时候就被送进养老院,过着坐吃等死、与电视为伍的生活,就像生活在坟墓之中。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之下,人们都是孤零零的原子性的个体,遇到了问题没有人可以求助。即使在养老院物质生活很好,一应俱全,但是精神非常贫乏,他怎么会没有压力呢?他的心灵感觉到很空虚,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需要有心理医生给以咨询。这都是源于他们的价值观。


  中国人的价值观恰恰相反,是以“仁爱”为核心的。孔老夫子讲:“仁者爱人。”这个仁爱之心,必须从对父母的孝心和对兄弟的友悌之心这个“根”培养出来。我们把对父母的孝、对兄长的悌推而广之,也就是向上提升,就达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互爱,互相关爱。仅有互爱还不够,当人们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以帮助,那么互爱向上提升,就是互助,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互助、互爱之心再向上提升,就是大同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


  我们发现,老一辈的人对家庭特别地依恋,对于老家都是念念不忘,希望叶落归根。为什么呢?在中国古代,不像我们现在是小家庭,那时全都是大家族,家族之中有很多人,兄弟姐妹之间有贫穷的,也有富贵的。贫穷的人生活在大家族之中,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上不起学,自己老了没有人奉养,家族统一给这个孩子以教育、给老人以奉养。每一个人都为家庭奉献,家庭是每一个人的依靠。“一人有难,八方支持”,所以他觉得生活在这样的大家族很安全。而现在社会的人,除了钱之外谁都不相信了,所以赚了再多的钱仍然没有安全感。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压力很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这也是有原因的。


  那么,在这样一种价值观之下,中国古人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童年是惜福、积福。孩子要勤俭持家,虽然家庭很富裕,但是一定要让他从事劳动。因为“习劳知感恩”,如果他不从事家庭的劳动,就会对父母的付出生不起感恩之心,反而认为父母给自己的条件是父母应该创造的。中年,是用自己的所学所能来造福于社会、回馈人民。当一个人有这种观念的时候,即使承担了很多的工作,都不会有压力,反而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能让众多的人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生活的改变。所以他做得很有味道,也很有价值感。到老年的时候,把儿女都教育好了,儿女在身边,享受的是天伦之乐。


  中国人都有尊老、敬老的意识。以前的中国人,一家之中谁最受尊敬呢?那就是老人,所以,老人是最享福的。人到老年的时候享福,那才是真正的福分。这样一种好的人生轨迹,人的一生都非常喜悦,活得也不空虚,怎么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呢?所以,我们说不要盲目地向西方学习一些看起来先进的东西,实际上禁不起推敲。


  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自己的文化树立起信心,能够恢复优秀的中华传统圣贤教育,这对于解决社会的问题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bk/lyljs160428.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群书治要十讲 刘余莉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