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疾病治法梗要——徐景藩

 369蓝田书院 2016-04-29

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第1卷第3期第34-37页



脾胃疾病治法梗要

徐 景 藩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脾胃疾病常见有噎膈、胃脘痛、呕吐、嘈杂、痞胀、泄泻等等。其治法甚多但归纳起来以升降、润燥、消补、清化等八字为要。既各具特点也互有联系运用是否得宜直接影响疗效。现就个人体会简述于下:

一、升降——相辅相成

升清、降浊是脾胃疾病治疗学上的重要理论与大法。升与降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以降为基础降是前提没有降就无所谓升。

降是下行、通降之意。水谷——外界营养物质自口经食管至胃、肠都属于降的过程。降也是胃肠道正常蠕动的功能。如若降的功能有所异常则可能引起水谷在胃肠中滞留、甚至阻塞导致“不通”。但是引起“不通”的病理因素较广包括食积、湿阻、气滞、血淤、虫积等而其中以气滞因素最为普遍、常见。胃气郁滞不解可以导致胃气上逆。“不通”的症状表现主要如胃脘、腹部痛、胀、痞、满、或大便秘结。胃气上逆者轻则噫嗳、呃逆、恶心重者引起呕吐反胃。

降法的内涵降法主要有降气与通腑两类而以降气为基础。

降胃气亦即和胃降气针对胃中气滞或气滞而兼上逆者。由于肝主疏泄胃中气机调畅与否常与肝气之疏泄密切相关治气降气常兼疏肝理气。凡因气郁经久而化火气火上亢者降气亦兼降火。

降气、理气的药物一般能增强食管、胃、肠的蠕动使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提高并通过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改善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对于胆汁返流性胃炎或返流性食管炎等疾患也能通过“降”的过程使返流得到纠正或改善。此外和胃降逆的药物具有止吐、改善食物返流促进胃肠道气体的吸收而使嗳气频多、痞胀不适等症状得以缓解。

降法的具体运用用于消化道的降气药一般属理气药。按个人经验枳壳或枳实)、陈皮、檀香或降香、佛手片等较为常用。降胃气之上逆者,常配以煅赭石、旋覆花、法半夏、刀豆壳、柿蒂、公丁香等。如兼胃中气虚或阴虚者配以益气、养阴而防伤气、滋腻之弊。降盯气之亢逆失疏者常用炙柴胡、香附、郁金、八月扎、青皮等。临床上肝胃气滞常同时存在故上述药物往往据证而配合选用。

腑气不畅大便秘结固然有虚有实但肠腑气滞也常是重要的病理因素降气、理气药物也常在辨证选方中参用之。

升主要是指吸收、运化使水谷之精微行及全身通过血脉以供生理活动之需。

升法的内涌改善吸收功能制止过多的分泌。使过快的蠕动得以减缓肠管),改善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使其兴奋性有所增强包括提肛肌兴奋性的增强。

升法的具体运用包括补气升阳、敛液、举陷。由于清阳少升或不升脾气虚弱脾虚生湿内湿),所以祛风胜湿一法基本上也属于升法范畴。临床上凡是大便溏薄而次多腹部鸣响食少神倦甚至泻利滑泄肛门脱出凡此种种均属脾气不升或清阳不升当用升法。

升与降法虽不同但两者又有相辅相成之功。如胃降而脾得以升阳升而胃体得充胃用有源胃始得以营正常的通降功能。升降还具有调节动态平衡疏导三焦气机的功用。因此有时必须将升降两法恰当地并用升中寓降降中有升两者相伍增强功效。

例如脾胃气虚又兼气滞之证用药以参、芪主升而补气配以枳壳、木香主降而理气。中虚气陷而兼气滞者加入升麻沉香以调升降或配荷叶、茯苓亦是一升一降。又如消化道气滞血淤证常用的血府逐淤汤方中桔梗、牛膝即是一升一降使行气活血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又如胃阴不足之证也常兼有气滞于滋养胃阴方中加入调升降之品则奏效尤良。如木蝴蝶配佛手片杏仁配青皮、竹茹配瓜萎、代代花配刀豆壳等等均为理气调升降而不致辛燥耗阴之品。临床上不少消化道疑难病证能在升降治法中认真推敲相伍配用常可提高疗效。

二、润燥——各得其宜

东垣详于治脾药以甘温居多叶桂重视养胃补前人之不足各有所长。人体禀赋有阴阳偏胜饮食起居与情志劳逸亦有不同致病之因不一证候表现有异故不能片面地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按》为常法应根据病情施润投燥各得其宜。

润是滋涵濡养之意。润泽消化道的药物一般多数能滋养脾胃之阴。脾胃之阴液充则胃纳脾运健旺。润剂能改善并纠正脾胃阴液耗伤而呈现燥热的病理。

润法的内涵保护食管、胃、肠道粘膜促进消化管腺体分泌功能修复炎症、溃疡等病理变化并使排便畅通。

润法的具体运用润法适用于消化道疾患的干燥证候。如吞咽食物有干涩感胸骨后灼痛不适胃脘灼热嘈杂胀痛口干口疮便秘舌质干红等症均适用本法。润养胃经之品有沙参、麦冬、石斛、玉竹、芦根等润养脾经药物如怀山药、扁豆、建莲肉、火麻仁等。白芍、蜂蜜则胃脾均润。食管失濡可加藕汤、藕粉、梨汁、蔗汁。阴血不足者可加地黄、枸杞子夹淤者配以桃红、归须胃阴不足而兼郁热者可酌配知母、天花粉、玄参等。乌梅与白芍相伍酸以敛阴又生胃津。

补脾胃之气温中焦之阳化脾胃湿浊包括痰饮之品均属消化道的燥剂。燥剂可改善脾胃气虚、阳虚、运化无权、水反为湿、湿浊或痰饮内留的病理变化。

燥法的内涵使过快的胃肠蠕动得以减慢而复正常减少胃肠液的过度分泌纠正有余的液体病理促使胃肠道对水分及消化液的吸收。

燥法的具体运用

1. 燥脾湿脾病多湿。如泄泻不论久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湿故治泻每多酌用燥药。根据暴泻的病因分别用祛风、散寒、消滞、分利等法与化湿燥剂配合。久泻脾必虚脾虚必有湿尽管有兼肝气侮中肾火不足等证然终以脾虚为基础常需应用燥剂一是补气健脾甘温之品如党参、白术之属二是运用祛风燥剂风以胜湿如羌活、防风等药三是一般温中化湿如陈皮、半夏、炮姜、木香等品。

2.燥胃湿胃病有湿湿阻气滞脘痞不饥苔腻不渴有适用平胃散或不换金正气散之证者临床并不少见。经过燥剂祛湿苔腻渐化诸症随减。一般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佼多见也有少数胃窦部萎缩性炎症或浅表兼萎缩性胃炎症部分腺体萎缩亦可表现上述证候总以辨证为要切勿拘于“萎缩”云云而一概投以滋剂。

又如胃中有痰饮症状表现可为脘腹痞胀、漉漉有声、泛涎或多酸、或呕吐大量未消化食物及痰涎头眩神倦舌苔薄白舌质偏淡或淡红。一般轻则胃中潴留液较多排空功能较差见于胃位置低下垂)、胃张力低者较多。重者胃窦炎症严重或溃疡、炎病引起幽门不完全梗阻经常呕吐甚至类似反胃之朝食暮吐。温中化饮和胃降逆苓桂术甘与姜夏之类均为常用的燥剂温药。

胃酸过多分泌有余即是湿。湿在胃为危广故临床上欲求制酸有时需从化湿药中考虑希其燥以胜湿。

上述用润用燥各有适应但有时对同一患者需要润燥并顾。如较常见的脾胃阴虚夹湿证候滋养之品与化湿药相配润中有燥。既要润其阴又要燥其湿却又不可过燥伤阴。或取权宜之计先化其湿湿去而专护其阴。又如脾胃气虚而兼阴虚之证补气偏温滋阴属凉属润应以证为依据兼顾并用。常用的怀山药微温而不燥轻补而不滋甘以养阴一药而兼补气阴。黄连、半夏消痞和胃燥湿泄热配以瓜萎之润常用以治疗胃炎仿小陷胸之意而去胃中痰浊亦属润燥兼顾之例。

三、消补——常需兼施

胃主纳胃既有病而仍需纳谷易成食滞理宜消滞。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当据证而补气或补阴由于补药易滞气故投补以治脾胃病必须佐以行气之品。消滞必兼行气气行则滞得消故消补兼施又是脾胃病之治法特点。

消指消除食滞增强脾胃磨谷的功能亦即去其胃中宿食助其消化。

消法的内涵消滞之品多数能直接作用于胃粘膜腺体增加胃液分泌。有的药物能通过胃泌素的增加而间接促进胃液分泌。其次消滞之品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使胃中食糜排入小肠。配用导滞药物促进排便以使食滞下泄。此外从广义而言行气活血之品亦属消法。

消法的具体运用此法用药已为医家熟知,毋庸详述。如乳制品所伤引起脾胃病发作,脘痞胀痛便溏或泄宜用山楂、藿香,舌苔白腻加炒苍术。瓜果冷饮所伤常用丁香、肉桂。豆制品所伤宜用莱菔子或莱菔汁。根据所伤饮食内容而选用药物是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之一。

虚则补之。消化道疾病中脾胃气虚、阳虚或阴虚者需相应地给予补气、补阳、滋阴乏法。上述润法升法已包含有“补”的内容。

补的内涵对胃肠道粘膜病变有修复作用。提高免疫机制改善消化道内分泌、运动等功能,有时常表现双相作用如蠕动过缓者可使之适当增快蠕动过快可以适当减慢。

补法的具体运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中虚证候者黄芪内服可使溃疡愈合。胃部尤以胃窦部慢性萎缩性炎症者补气、补阴药均有改善病灶使之逆转为浅表性炎症或正常胃粘膜的可能与此同时使肠皮化生不典型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得以改善。气虚者常用炙黄芪、炒党参、炒山药、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白术用量宜适中一般每日610通常可以多用山药少用党参。胃阴虚者每以麦冬、白芍为主药佐用适量白芨以和络护膜增强其效。怀山药气阴俱补故胃阴虚者也可配用。

消化道疾患伴有肾阳不足心肝血虚肺失肃降等证或脾胃本病由肾、肝所及或病及肾、肝互为影响者分别配以温肾、治肝或肃肺、养心等法兹不一一列述。

四、清化——相机而投

水谷不归正化即是湿消化道病易见湿证。湿浊亦可化热。食积、气滞、素体阴虚、嗜食酒辛等等因素均可生热。上述湿、热病理因素可见于食管、胃、肠等病。胰腺属脾脏系脾所包含的“散膏半斤”《难经·42难》)。胰腺疾患的主要病理因素同样也不外乎湿、热。

湿、热的症状表现是比较明确的但两者往往错杂并见故清与化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随证而相机用药。

清热包括清胃、肠和肝经之热。

清热法的作用一是调整胃肠的异常蠕动二是抑制植物神经功能的亢进三是作用于消化道病原体细菌和病毒),四是有利于消炎并促进溃疡、糜烂的修复、愈合促进消化道的凝血机制。

清法的具体运用清胃热一般如黄芩、蒲公英、石见穿、生甘草等。兼行气止痛者如青木香、白残花。兼养胃阴者如知母、芦根。清热解毒者如黄连、白花蛇舌草、菝葜、银花等。清肝经郁热如丹皮、黑山栀、贝母(《本草正》“入足阳明、厥阴”)、黄芩。肝阴不足者可用白芍、枸杞子、生地、穞豆衣、百合。上述肝、胃之热常兼而有之用药当互相参合。

肠中热宜清肠黄芩、黄连、秦皮、白头翁、黄柏、马齿苋等为常用之品。菖蒲石菖蒲或水菖蒲根善清肠热。大黄酒制亦清肠热兼能导淤。

如胃肠热损血络吐、衄、下血则宜及时运用清热宁络之剂。如芩连泻心之类清胃止血。地榆、侧柏、仙鹤草等亦善止血不论吐血、便血均可参用。

黄连、黄芩为消化道较广泛适用的清热药不论食管、胃、肠的热证均可在辨证方中酌量参用惟其性味苦寒贵在用量与配伍恰当、适时而投。

化指化湿适用于消化道湿浊内盛之证。由于脾恶湿脾病多湿。胃的下部胃窦部湿易停聚。故化湿是脾胃病颇为常用而较重要之治法。又因消化道与肝胆密切相关脾胃之湿与肝胆之湿互为影响。外邪湿浊为患伤脾胃之阳者占多湿邪在肝胆每易与热相合成为湿热互结。湿为阴邪胃中有湿不同程度影响胃腐熟水谷之功能。为此消化道湿浊有病理上的特殊意义。

化湿法的内涵一是消除有余的胃液、潴留液抑制胃、肠道的异常分泌。二是减缓胃肠道的蠕动。三是促进胃肠吸收功能。四是消除消化道的病原体细菌和病毒及其毒素)。

化湿法的具体运用常用者如苦温化湿以祛脾胃之湿浊苍术、厚朴与陈皮、半夏相伍。湿盛及表胃中不和藿朴夏苓汤不换金正气散亦常选用。偏于胃湿湿碍胃阳.胃气呆滞,脘痞胸闷不畅者佩兰、砂仁、蔻仁亦常配用。湿遏中阳者参以温通之桂枝走泄之附片。湿蕴经久机窍不运者菖蒲、薤白亦不失为良药。

治湿浊宜取其下泄之机故茯苓、泽泻、车前子、薏仁等分利之品亦常参用之。

清热勿过滋以防生湿。化湿勿过温以防伤阴、助热胃中湿热常与食滞互为影响宜在清化法中参以消滞。湿热在胃久而不祛气机窒滞易致血淤故有湿热而兼血淤者三棱、云南白药均可参用。阴虚而兼湿热者宜兼顾用药有时须先投润剂如沙参、麦冬、石斛、芦根之属先润其液然后化湿或润燥参合用之湿才可化。若阴虚湿热久恋不去舌质红而苔腻逐渐加厚投药效果不佳选方遣药顾此失彼者其予后常较不良从临证体会有些病例趋向恶性病变在诊断上先见于舌此亦消化道疾患的特点之一。

收稿日期19865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