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

 清河堂主人 2016-01-09

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

吴中朝1 何崇2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100700)

(2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33301,hechongbox@gmail.com)

邱茂良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他生前在长达近七十年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本文谨浅述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法方略,以管窥邱教授有关针灸学术思想之一斑。

[主题词] 消化道;疾病;针灸学;临床;@邱茂良

邱茂良教授(19132002),浙江省龙游人。少年及长,就读于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随张山雷等名医学习,深得张氏等温病学派真传。18岁即在家乡悬壶济世,求治者甚众,医名广传。弱冠之年,为改变当时中医重汤药而轻针灸现象,再转向针灸名家承淡先生学习针灸。他精通中医临床各科,对针灸学造诣尤深。在长达七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验甚丰,从而奠定了他作为澄江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学术地位。现就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法方略浅论如下。

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针灸“三宜”治略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中医称之为胃痛。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及《素问.至真要大论》等,均有胃脘痛的记载。《千金方》有九种心痛之分,心痛实指胃脘痛而言,后世医家各有阐发,对其病因、病机、治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木失条达横逆胃 肝脾胃分主次位

教授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单用针灸治疗百余例,作了较全面的观察,经过分析,认为胃脘痛(包括溃疡病。下同)病位虽在胃,而与肝脾关系密切。肝属木,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中土壅滞,木失条达而乘脾犯胃;或肝郁化火而灼胃;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等等,均可导致胃痛,故《内经》“木郁之发”和“厥阴司天风气所胜”等,皆有胃脘当心而痛之说。

肝脾胃者,各有主次。至于与脾关系,则因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之运化与转输,以上升为常,两者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劳倦内伤,饮食失节、饥饱无常,每多脾胃同病,故胃病者兼见消化运输失常症候,因此治疗胃脘痛,必须从肝、脾、胃三者分别主次,辨证论治。

教授根据上述病机,针灸立法施治。疏木扶土,肝脾同治,脾胃并调。

具体方法是:取肝经穴(太冲、行间、期门用泻法,与肝相关的穴位如肝俞、胆俞等泻多补少),脾经穴(三阴交、阴泉、公孙、章门及与脾相关的脾俞用补法),胃经穴(足三里、承满、梁门及与胃相关的胃俞、上脘、中脘、下脘等)用平补平泻法。

教授在针刺时,根据经脉相连的脏腑之特性,注意运针手法及留针方向等,具体可归纳为“三宜”论:

肝气宜条达、宜舒畅、宜柔缓,故肝经穴位及与肝相关穴位针刺时不按针孔,并在其穴处略作深刺、多向刺、动留针(动则行气),以泄邪气,不灸;

脾气宜提升、宜补益、宜温煦,故脾经穴位及与脾相关穴位针刺时多向上刺、轻浅刺、静留针(静则候气),加灸;

胃气宜降、宜和、宜润,故胃经穴位及与胃相关穴位多向下刺、半卧针、少动而留针,少加灸。

2、临床证型几多回,中气虚弱方为最

鉴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有寒有热,有虚有实等不同类型,颇不一致,其分类方法目前一般分为胃寒、胃热、气滞、血瘀、痰湿等不同类型,这是符合临床的,但在病程中又常相互转化,形成错综复杂的病机。

邱教授从较多病例的分析中,认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往往由长期的精神、饮食、劳倦因素所引起,且多反复发作,脾胃受损,因此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往往是其根本原因,故古人有胃痛多虚之说。由于中气虚弱,健运失常,气机失调,或土虚木贼而成脘宇胀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之证,气机久郁,气滞则血滞,久则留着为瘀,而见胃脘刺痛,入夜为甚,大便色黑等瘀阻之证;中气虚弱,中阳不振,阴寒内盛而成胃脘冷痛,得温则舒,口泛清涎,口淡无味,面色泛白等中寒之证;气机久郁化热,或灼伤胃阴而成为脘宇嘈杂作痛,有烧灼感,口干欲饮,大便秘结等胃热之证。故气滞、寒凝、瘀阻、胃热等均为实证。因此,治疗时必须掌握中气虚弱这个基本点,在调补脾、胃的基础上,根据证型分别论治,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顾,因证制宜。

针灸处方,邱老以脾胃为基,酌情伍穴。

即以调脾胃为基础,以各经之俞募、原合等穴为伍,主方即如胃俞、中脘、足三里、脾俞、章门、阴陵泉等穴;气滞者配期门、膻中、内关等;中虚者中脘、关元施用灸法,以温补脾土;血瘀者取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痰湿者取阴陵泉、丰隆等穴。根据病情变化,穴位适当加减,常获佳效。

上述处方中,邱老也是用三宜法:即,主方用穴宜补,配伍用穴宜泻;俞穴补,募穴宜泻或平补平泻;原穴宜补,合穴宜泻或平补平泻。

案例:高××,男,40岁,个体驾驶员,1991年6月8日初诊。

患者以胃痛反复发作三年余而来诊。据称三年前出差,因劳累太过,饮食失调而引起胃痛,因条件限制,只服极简便成药,临时减轻症状,后经医院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当前症状为胃脘痛,一般在饮食后2小时左右发作,进食后可暂时缓解,疼痛性质为胀痛或刺痛、局部拒按,嗳气泛酸,饮食减少,大便隐血检查为阳性,夜寐欠佳,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少华,脉象细弦。

根据前述资料分析,患者病情主要为正虚邪实两个方面。正虚,则是劳倦伤脾,饮食失常伤胃,脾胃受损,中运无权,气机失调,故见脘痛、嗳气、饮食减少;邪实,包括气滞与血瘀两个方面。由于中气虚惫,故得食少安;胃痛久延,气机久郁,气滞则血行失畅,引起瘀阻,伤及络脉,故见黑便,刺痛夜甚,局部拒按。病历三年,不言而喻,中气已虚,治当补中,应为常理,然现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此及瘀阻于中所致,当务之急,急则治标,先宜调和中气,活血化瘀法,乃取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用轻泻法以祛瘀宁络;继则宜取胃俞、中脘、足三里用平针法,缓缓行针,以调和中气,每日1次,连续10次,胃脘刺痛明显减轻,大便黑色已除,经复查,隐血试验阴性,可见瘀血渐化,症情缓解。刻下胃脘空腹时仍作痛,有时连及两胁,嗳气较多,泛酸仍作,大便转干,舌质淡,尖边微红,脉仍细弦,此瘀血虽化,而中气虚弱,肝气乘之,故见胁痛,嗳气等证,治宜调补中气为主,疏调肝气佐之,取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为一组,以调补脾胃。另取肝俞、期门、行间为一组,以疏调肝气。上述两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连续2周后,胃痛著减。胁痛、嗳气等症亦除肝胃之气已见调和,唯不时仍有痛,温按较舒,饮食知味,量不多,舌淡,脉细弱,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中气久虚,尚未恢复,治当调补,取脾俞、中脘、梁门、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加减出入,针用补法,背腹部各穴,针后加灸,间日1次,连续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增加,精神好转,经钡餐造影复查,龛影已消失。

从上述可以看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程中变化较多,本例初为中虚气滞,中见血瘀留着,复见肝气失调,最后则由中虚明显,法经数易,方告痊愈。

二、慢性胃炎针灸“三宜”治略

慢性胃炎一般虚多实少,教授亦提出针灸治疗的“三宜”论。

其“三宜”论的主要内容是:慢性胃炎一般针灸宜健脾温寒为要;在某些阶段针灸治疗宜疏肝理气为主;特殊类型宜清养胃阴为当。

因为本病临床分型有几类,以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以胃部饱胀痞满、嗳气或疼痛为主症,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可伴见呕吐、泛酸、消瘦无力,有时可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上腹压痛范围广泛。其病因和病机,常见者有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等不同证型。治疗当因证而异,其中萎缩性胃炎治疗更为棘手。

教授认为,古代所说的心腹痛,很多就是慢性胃炎。根据《景岳全书.心腹痛》论胃脘痛之原因“总其大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惟一二。”慢性胃脘疼痛胀满之证,大都属于虚寒之证,因饮食劳倦易伤脾胃之阳,而脾为湿土,易从寒化。证诸临床,确是事实。因此,邱老提出,对于慢性胃炎的多数病症,其针灸治疗宜多补脾胃气机,宜多温煦中阳;萎缩性胃炎,虽亦有气郁、寒滞、因痰饮、因血瘀者,而胃热伤阴最为常见,针灸治疗宜清养胃阴。

案例:洪××,女,42岁,职员,1992年10月4日初诊。

患者以胃脘部嘈杂灼痛,反复三年而来治。据称患者多年来,因夫妻关系不好,情绪欠佳,精神抑郁,饮食不香,渐至食后胃部不适,食量减少,以后渐见胃脘隐痛,饱胀,并不断加重,有时嘈杂如饥,胃脘烧灼难受,按之轻压痛,有时空呕,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心烦善怒,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曾经两次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根据病史证症分析,证属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灼伤胃阴,故见胃脘嘈杂灼热隐痛等证。肝气失宣,故见胸闷、阴虚则内热,故见心烦、口干、便结,治当清养胃阴为主,略参调理气机和胃降逆为辅,乃取肝俞、胃俞、中脘、期门俞募同用,行捻转补法,以调理肝胃,取廉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以养阴生津。泻行间、内庭两穴,以清肝胃之热,经用本方加减出入,间日1次,治疗1个月,胃痛、嘈杂与烧灼热感明显好转,但仍饮食不多,神疲少气,此胃热虽去,气阴未复,乃用黄芪注射肝、胃两俞穴,以梁门、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出入治之。连续二个月,症状完全消失,纳食增加,精神好转,经胃镜复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

三、胃下垂针灸治疗“三宜”治略

1、针刺常法治疗“三宜”论

胃下垂多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此乃无疑。然邱老认为此还不是病机的全部。本病的病机,还包括另外两个方面,即中焦气滞与水湿停留。因此,关于本病的针灸治疗,邱老提出的“三宜”论为:

胃下垂总体宜补中益气,取胃经及与相关的背俞穴,并灸百会穴;

胃下垂伴有腹胀、气滞或呃逆者,宜调理中焦气机,加厥阴经穴及任脉的“三脘穴”等;

胃下垂伴明显重坠感,或腹中漉漉有声,且随体位而重坠感位移或水声变化,影像学检查发现胃内有明显的饮食物潴留的,宜化痰利水消食,加三焦经、脾经穴等。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中气之本,主肌肉而司运化。若禀赋不足,形体瘦弱;或大病之后,失于调养;或烦劳过度,神形俱耗;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损伤脾胃,均可引起肌肉不坚,脾胃气陷、升举无力,发生胃体下垂。由于清阳不升,则头昏眩晕,少气乏力;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胃脘胀痞,生化乏源,形体消瘦等症。因此,本病属于虚证,可无疑义。但由于中气虚弱,运化无权,易导致水饮停留,痰浊内阻,水为阴邪,不仅耗伤中阳,且因重浊,长期潴留,更导致胃体下垂,形成中虚气滞,故教授认为胃下垂多虚中挟实,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必须权衡轻重缓急,或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或标本兼顾,灵活掌握,才能收到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

案例:王××,男,43岁,工人。因脘腹坠胀而痛一年余来诊。据称曾患胃病多年,饮食甚少,形体渐瘦,去年以来,感到从上腹抵下腹坠胀甚时作痛,饱食后尤甚,喜得温按,大便或干或溏,按其上腹有振水声,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细弱。据症状分析,胃病多年,中气虚弱,气虚则清阳下陷,导致胃体下垂,故作坠胀而痛;由于中气虚弱,运化无权,水饮停留,故按之漉漉有声,水为阴邪而重浊,潴留不去,不仅中阳日损,且促进胃体下垂,加重坠胀症状。据证分析,中气虚弱,为病之本,水饮停潴,为病之标,本虚标实,宜先治其标,用温中化饮法,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等,分二组交替应用,每日1次,重用灸法,连续两个疗程,腹部坠胀减轻,饮食稍增,精神较振,乃为其使用提胃法。经治疗后,腹部坠胀感消失,饮食增多,精神渐增,经X光钡餐透视,胃位置由原来胃小弯在髋嵴联线以下4CM,上升至与髂嵴联线平,症状消失,体质转强。由于临床上同样病例较多,采用先治标,后治本的方法疗效较好。

2、长针提胃“三宜”论

教授在临床上善于用长针,谓之芒针疗法,尤其是治疗胃下垂,更是别具特色。

他在临床治疗胃下垂,每于辨证施治调补脾胃的同时,应用提胃法,法有三宜。

一宜巨阙提胃法:令患者空腹平卧,调匀呼吸,放松腹部,常规消毒后,用7寸针以巨阙穴刺入,刺进皮下后,将针卧倒呈25度,沿腹肌下慢慢推进,待接近脐孔时,少停。连续搓针3-5次,使针身与腹肌固定,然后将针向上提起,持续40-50分钟,中间不松手、不脱出。此时,患者腹部有一股强烈的酸胀和收缩感,从下腹缓缓上移,最后集中在胃部,便可徐徐出针。术后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但不宜多。给予调养三天,然后缓缓起床活动。此法一般只做1-2次。

二宜梁门提胃法:取梁门一穴,消毒后,用4寸长针进针后将针卧倒,沿腹肌向下刺3.5寸,捻转得气后,双手将两针同时向上提起,此时患者腹部也有强烈的酸胀与收缩感,边提边退,约经3-5分钟出针,休息片刻即可。间日1次,可依法连续针刺10-20次。上述两法,操作不同,但均有举陷升清作用,后者操作方便,患者较乐于接受。

三宜胃周提胃法:取解剖部位胃之所在处的胃经、脾经、任脉穴位为主,每次选胃周的胃、脾、任脉三经的5-6穴,分别在约与上脘、中脘、下脘相平的部位进针,针尖先直刺,后斜刺,呈三横列,分别捻转,动而上提,适作留之,再予动提,使病人自觉胃有上提感为度。

四、泄泻针刺治疗“三宜”治略

泄泻又称腹泻,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症。泄泻的病因较多,如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小肠的受盛和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时,均可成为泄泻。其由外邪引发者,如寒湿内侵,脾阳受困;暑湿中阻,邪热下迫大肠,清浊不分等,均致泄泻。尤以湿邪,最易影响脾之运化而成泄泻,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其由饮食所致者,如饱食过量,食物中毒等,直接伤及肠胃,而致泄泻;其由情志失调所致者,如恼怒忧思,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形成泄泻;此外如久病伤正,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运化无权;或久病及肾,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等而致泄泻,则多见于慢性过程。

临床治疗一般分暴泻与久泻两类,分别论治。无论其泄泻属实、属虚,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是三个方面:湿、热、寒。因此,其邱氏针刺“三宜”论则针对此三因素而设,即:宜化湿,宜清热,宜温寒。其中,以化湿为要,清热与温寒则因证而立

在“湿”之病理因素方面,腹泻无湿不成泻,泻必因湿。

因此,针刺化湿与利湿并重。主要选取脾经、三焦经、背俞穴为主,穴位如:水分、三阴交、阴陵泉、商丘、公孙、脾俞、三焦俞等。用平补平泻。

在“热”的病理因素方面,主要对暴泻而言,因其病邪除了湿以外,就是其“热”。所以,对于暴泻,邱氏针刺用穴主要取阳明经与督脉。其主要取穴如大椎、曲池、合谷等。用泻法,不灸。

在“寒”的病理因素方面,主要对久泻而言。因其病邪除了湿以外,就是其“寒”。所以,对于久泻,邱氏针灸用穴主要取任脉、背俞穴为主,并可用灸法。其主要取穴如气海、关元、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等。寒邪较重者,并可取命门。用补法或以补为主。

暴泻:泄泻发病急,病程短,常见的有寒湿、湿热、伤食等证。寒湿证的症状,泄泻稀薄多水,或为便溏,肠鸣、腹胀、腹痛、舌质淡、舌苔白、脉濡等;湿热证的症状,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烘色黄褐而秽臭,肛门灼热,身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而数等;伤食证的症状,腹胀胀痛,拒按,泻下烘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下不畅,嗳气、舌苔垢腻,脉滑等。

治疗暴泻,多以运脾化湿为主,根据寒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运化湿与清热化湿等治法,其因食滞者,加以消导,其有表证伴见恶寒发热者,则兼以发汗解表。

常用针灸处方:天枢、气海、足三里、阴陵泉等主穴,根据症情予以加减,兼有恶寒发热体痛等表证者,加合谷、外关;湿热证身热口渴者加曲池、大椎;伤食证,腹胀痛不欲食者,加中脘、内庭。

操作方法:暴泻属实证,宜用泻法,一般宜深刺,以捻转结合提插手法,反复行针,并留针20--30分钟,腹痛泄泻甚者,可延长至1小时以上,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对于寒湿证,针后再加灸疗,艾条灸或隔姜灸均可用,对于泄泻次数过多,失水情况严重者,应给予输液。

案例:黄××,女,36岁,工人,1992年6月3日初诊。

患者于昨晚起恶寒发热,继则腹痛腹泻,质稀色黄,至今已10余次,便前腹中阵痛,泻后略减,脘宇作胀,不时恶心,小溲短赤,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检查:体温39.4℃,大便常规检查:脓球0--4,红血球0--4, 证属暑湿内扰,伤及肠胃,传化失常,拟清热化湿,运脾止泻。取穴曲池、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内庭。用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针后汗出自觉较舒,入夜热退,仍用提插泻法,第二天症状消失,惟胃纳欠佳,再针中脘、足三里两穴而愈。

久泻:久泻发病较慢,病程较长,常见的有脾虚、肾虚、肝郁等。脾虚证的症状为:泄泻反复发作,大便时溏时泻,内有不消化食物,腹胀肠鸣,兼有隐痛,纳食不香,食后脘胀,饮食不慎则腹泻加重,面色黄,舌质淡白,脉弱等;肾虚的症状:病程久延、泄泻常发作于黎明前,小腹隐痛,便泻或完谷不化,腹胀喜得温按,腰膝酸软,形寒怕冷,面色少华,舌淡脉细等;肝郁证的症状:泄泻多与情绪有关,胸脘痞闷,嗳气频作,肠鸣而痛,腹痛即泻,矢气频作,舌苔白,脉弦细等。治疗久泻以健脾为主,如属肾阳不足者,则宜温肾,肝气郁结者,兼予疏肝理气。常用针灸处方:脾俞、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为主穴。以补脾助运为主。肾阳虚者加肾俞、阴谷。肝郁者加肝俞、太冲。

操作方法:久泻属虚,宜用补法,以捻转手法为宜,刺激勿过强,宜留针,以增强疗效;对于肝郁证,太冲穴可酌行提插泻法,以平肝气之横逆。对于脾肾阳虚的久泻,可单用灸法治疗,开始时用隔姜灸,每穴5--7壮,每日1次,症状缓解后,再以麦粒大艾炷无瘢痕灸,每穴3--5壮,每日1次,连续数月,不仅可巩固疗效,而且有保健作用,可谓简便有效。

案例:陈×,男性,46岁,工人,1993年4月16日初诊。

患者腹泻反复发作已一年多,常饮食失慎而加重。大便每日5--6次,质稀,夹不消化食物,腹中隐隐作痛,肠鸣,多矢气,纳食减少,面黄少华,神疲力,腰背酸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此泄泻久延,脾肾阳虚,运化无权所致,治当健脾温肾为法。针灸取穴: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先针后灸,每日1次,治疗1周,腹痛渐止,腹泻减为每日2--3次,仍按原法出入,针灸处方:第一组:脾俞、肾俞、;第二组:天枢、关元、足三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用麦粒大小艾炷行瘢痕灸,每穴5--7壮,每日1次,连续1月,症状消失,大便每日一行,正常,胃纳转佳,精神复常。

五、胆石症针刺治疗“三宜”治略

胆石症的治疗方法,除中西药物、碎石疗法等外,各地也有较多针灸治疗的报道。教授临床治疗观察数十例,取得一定的疗效。并对此病治疗提出较有创见的“三宜”,即宜理气止痛,宜调胆胃,宜排石祛邪。

1、宜理气止痛

所有患者,都以上腹部或胁部疼痛为主症,急性发作时常绞痛难忍,拒按。慢性者,则胁肋隐痛与胀感,此主要病机为结石邪阻,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宜理气机,畅胆道,止疼痛。应用针灸,有控制或缓解作用,针刺穴位以巨阙、不容、期门、日月、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穴为主,进针后,捻转行针,要求快而有力,下肢穴位要深刺,行提插捻转泻法,反复行针后,一般疼痛可以缓解,应再留针观察,可留30-60分钟或更长。或用电针持续行疏密波,以维持针感;慢性症胁肋胀痛者,可先针太冲穴,行提插法,加强针感,反复行针,一般可以好转,如无效,再取不容、巨阙、阳陵泉等穴,针刺得法,见效较快。

2、宜调理胆胃

多数患者,急性发作时,胆胃互及,胆胃同病,多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黄疸等,临床疏调胆腑,和胃降逆。呕吐加内关,黄疸甚者加阳纲,皆用泻法,大便不整者,可加天枢。

3、宜排石祛邪

胆结石,是为有形实邪阻滞,针刺排石祛邪,决定着疗效的多少与巩固程度。在临床常规胆石排出适应症的基础上,在急性发作时,要因势利导,以提高针灸效果。

为了探求针灸作用,教授和放射科合作,选择胆囊造影病例,在注射造影剂后,分别针刺临床常用穴位,如不容、巨阙、期门、日月、阳陵泉、太冲等,针刺操作与临床相同,分别观察每个穴位对胆囊、胆管的影响,其结果观察到针刺不容、巨阙等穴时,胆总管收缩明显加强,胆管口开放,其它如期门、阳陵泉、三里等穴则稍差,针刺胆俞时,对胆囊未见明显改变,因此,治疗处方,取穴以巨阙、不容、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等为主,随症加减。举例如下。

案例:周××,男,28岁,林场工人,患者以右上腹剧痛,向肩胛放射,呕吐、黄疸、高热二天而来治疗,自称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发则扰动不宁,呕吐不食。高热,巩膜与全身黄疸,小便短赤,口干欲饮。检查,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体温39.5℃。血象,白总分高达12000,中性80%。据称二年来,均多次在医院检查,确诊为胆石症。舌红,苔黄腻。证属肝胆湿热内蕴,久则结而成石,肝胆气机郁结,故作剧痛,热邪鸱张,故见高热,胆汁外泄,故成黄疸,治当疏通肝胆气机,清湿热。目前先宜缓解剧痛,取穴为巨阙、不容、阳陵泉、太冲、曲池、合谷等穴,行提插泻法,反复行针30分钟,剧痛较为缓和,加用电针续治。连续两小时后,剧痛缓和,高热亦减。每天针治2次,次日高热成为38.8℃,剧痛转轻,不呕吐,能进流汁。续予原法针治, 第三天淘洗大便中见有黄豆大结石数块,黄疸减退,诸症渐见好转。不想第五天又出现高热、黄疸、呕吐、胁痛等症状,一如初诊。仍回原法针刺,又排黄豆大结石多枚,症状又渐减轻。如此反复发作多次,最后一次,症状更为严重,胁痛更为剧烈,高热达40.0℃, 上腹压痛。仍坚持以针刺治疗,一天3次,次日排石较多较大,腹痛顿然消失,身热黄疸等亦相继退去,饮食渐见好转。此案前后反复腹痛、呕吐、黄疸等7次,共排出结石74块,经X光摄片检查,胆囊与胆管均未见有结石,而告治愈。随访多年,未曾复发。

综上所述,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方略,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

病机的主次;症状的轻重;病情的演变;针法的要术;治疗的目的等。实践证明,他的学术思想对于消化道疾病的针灸施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