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灿若教授针刺治疗胃系疾病

 水面回风 2012-11-08
盛灿若教授针刺治疗胃系疾病

    盛灿若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盛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博览群书,兼收并蓄,精益求精,师古训而不拘泥,尊大道而知变通,对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治疗均有其独到之处。其中对胃系疾病的针灸治疗,取穴少而精,疗效卓而著。现将盛灿若教授针刺治疗胃系疾病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以胃部饱胀痞满、嗳气或疼痛为主症,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可伴有呕吐、泛酸、消瘦无力,有时可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中医认为其与“胃脘痛”、“痞满”、“呕吐”等病症有密切的关系。《景岳全书》论胃痛的病因时指出:“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痰、因火、因血者,皆能作痛。”盛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外感于邪和饮食不节是引发胃病的重要原因,而肝脾功能的失常,是其基本病理。其病因变化,有虚有实,实者为肝气横逆犯脾胃的肝胃不和证,虚者则为脾胃虚弱,中亏不运之证,或脾胃阴伤,胃失濡养之证,因其中虚,则变生痰湿、郁热、瘀血,使证候更加复杂。虽然千头万绪,但是常见者只有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胃热伤津等病理变化类型。

    胃者,乃冲繁要道,无物不受,无物不入,故为患最易。然其又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其所主经脉,多气多血,及其得病,以针灸调之,亦可获效。盛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针灸对于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改善症状作用。治疗上应该辨证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在临床上,即要牢牢把握病机,又能选择针对性的穴位,就可以明显的改善症状。对于肝郁气滞证,治疗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常选用中脘、肝俞、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对于脾胃虚寒证,治疗宜健脾益气,温中和胃,方用脾俞、胃俞、章门、中脘、足三里为主,若见食积配天枢、中封。对于胃热伤津证,应以养阴益胃,清热润燥为法,方用胃俞、中脘、内关、三阴交、太溪、内庭,口干便结者加承山。以上证候临床常相互兼夹,治疗时需加以兼顾。一般来说,治其实,多用募穴及症状所现之腹部穴位,加相应的下合穴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的穴位;治其虚,多用俞募相配,加相应的原络穴位,甚至可以用关元、气海、命门等补益穴位。痰多用中脘、丰隆;郁热加内庭、三里;气滞配命门、支沟;血瘀用血海、血会。

    医案:患者,女,42岁。患者以胃脘部嘈杂灼痛,反复3年而来治。患者多年来因夫妻关系不好,情绪欠佳,精神抑郁,饮食不香,渐致食后胃部不适,食量减少,以后渐见胃脘隐痛,饱胀,并不断加重,有时嘈杂如饥,胃脘烧灼难受,按之轻压痛,有时空呕,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心烦善怒,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曾经2次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根据病史证候分析,证属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灼伤胃阴,故见胃脘嘈杂灼热隐痛等症。肝气失宣,故见胸闷,阴虚则内热,故见心烦、口干、便结。治当以清养胃阴为主,略参调理气机、和胃降逆为辅。取穴:肝俞、胃俞、中脘、期门俞募同用,行捻转补法,以调理肝胃;取廉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以养阴生津;泻行间、内庭两穴以清肝胃之热。经用本方加减出入,间日1次,连续1个月,胃痛嘈杂灼热感明显好转。

    
 2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临床上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嘈杂”的范围,伴出血者,则归于“血证”的范畴。从病机上说,此病发生与情志不舒和饮食所伤关系密切。病位虽然在胃,但是与肝脾关系密切。所以治疗本病,必须从肝、脾、胃三者分别主次,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有寒有热,有虚有实等不同类型,其分类方法一般分为胃寒、胃热、气滞、血瘀、痰湿等不同类型,在病程中又相互转化,形成错综复杂的病机。盛教授认为,从临床就诊的患者来看,大部分都有病程较长,全身营养状况较差,面色少华,精神欠佳,胃脘疼痛于饥饿之时,纳食可缓解等共同特点,所以认为中气虚弱是其根本原因。而脾阳虚和脾胃阴虚是其两种基本表现。由于中气虚弱,运化无权,气机失调而成为气滞证;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久则形成瘀血而形成气滞血瘀证。因此这些证的出现,都是在中虚的基础上产生的,故认为治疗方法应以调补中气为主,而行气、活血、化瘀、温中为辅,随证应用,方可中的。针灸的处方,调脾胃以各经的俞募、原合等穴位为主,如胃俞、中脘、足三里、脾俞、章门、阳陵泉等穴位;气滞者配期门、膻中、内关等;中虚者配中脘、关元施以灸法,以补火生土;血瘀者取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痰湿者取阴陵泉、丰隆等穴,根据病情,加减出入,常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医案:患者,男,40岁。患者以胃痛反复发作3年余而来诊。据称3年前出差,因劳累太过,饮食失调而引起胃痛,因条件限制,只服简便成药,临时减轻症状,后经某医院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目前症状为胃脘痛,一般在饮食后2h左右发作,进食后可缓解,疼痛性质为胀痛或刺痛,局部拒按,嗳气泛酸,饮食减少,大便隐血检查为阳性,夜寐欠佳,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少华,脉象细弦。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患者由于劳倦伤脾,饮食失常伤胃,脾胃受损,中运无权,气机失调,故见脘痛、嗳气、饮食减少;由于中气虚惫,故得食少安;胃痛久延,气机久郁,气滞则血行失畅,引起瘀阻,伤及脉络,故见黑便,刺痛夜甚,局部拒按。病者反复发作3年,中气久虚,自不待言,治当补中,亦是常理,但目前大便隐血阳性,瘀阻于中,为当务之急,急则治标,先宜调和中气,活血化瘀。取穴:膈俞、血海、三阴交,用轻泻以祛瘀宁络;取胃俞、中脘、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缓缓行针,以调和中气。每日1次,连续10次。胃脘刺痛明显减轻,大便黑色已除,经复查,隐血试验阴性,可见瘀血渐化,症情缓解。刻下胃脘空腹时仍作痛,有时连及两肋,嗳气较多。泛酸仍作,大便转干,舌质淡,尖边微红,脉仍细弦。此瘀血虽化,而中气虚弱,肝气乘之,故见肋痛、嗳气等症。治当调补中气为主,疏调肝气佐之。取穴:(1)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以调补脾胃。(2)肝俞、期门、行间,以疏调肝气。上述两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连续2周后,胃痛著减,肋痛、嗳气等症亦除,肝胃之气已见调和,唯不时仍有痛,得按较舒,饮食知味,量不多,舌淡,脉细弱,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中气久虚,尚未恢复,治当调补,取脾俞、中脘、梁门、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加减出入,针用补法,背腹部各穴,针后加灸,间日1次,连续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增加,精神好转。

    
3 胃下垂

    胃下垂临床上寻求针灸治疗者亦不少见,临床常见腹胀,其特征是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不规则胃痛,患者体型多为瘦长型。本病属于中医“胃下”、“胃缓”的范畴。盛教授认为,本病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由于中气虚弱,运化无权,易导致水饮停留,痰浊内阻,不仅耗伤中阳,且因重浊,长期潴留,更导致胃体下垂,形成虚中夹实,本虚标实之证。盛教授治疗本病,常取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每日温针法治之。同时教授临床特别重视用灸法治疗本病。取上脘、中脘、下脘、梁门、气海、足三里,用隔姜灸法,每个穴位5~7壮,每日1次,连续1~3个月,不论是改善临床症状,还是对胃的升提作用,都较为明显,而且疗效较为巩固。同时教授指出,目前对本病的针灸研究逐渐增多,治疗方法也多样,比如还有电针、芒针、水针等,手法也各异,疗效也比较肯定。但无论怎样,本病毕竟是一个以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补气举陷为本病的主要治则,但由于脾虚运化不健,又常导致气机阻滞,留湿停饮等病理变化,临床上应标本兼顾,做到寓行气导滞于补气举陷之中,寄利湿化饮于健脾益气之间,才能收到较好疗效。如胃中有振水声,加水分艾条灸,阴陵泉浅刺;伴见呕吐者,加内关;有便秘者,加支沟。在提胃治疗之前,尽可能改善胃部症状。另外,在行针手法上,应注意刺激时的角度,提针手法,若提非提,似升未升,保持病人的针感,使其强度在病人耐受范围之内,尤其是疗程较长的治疗方法,更应如此。时时顾护胃气,是本病迅速获得疗效的重要方面。

    医案:患者,男,43岁。因脘腹坠胀而痛1年余来诊。患者有胃病多年,饮食少,形体消瘦,去年以来,感到腹部坠胀,饱后更甚,喜得温按,大便或干或溏,按其上腹有振水声,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细弱。根据症状分析,胃病多年,中气虚弱,气虚则清阳下陷,导致胃体下垂,故作坠胀而痛,由于中气虚弱,运化无权,水饮停留,故按之有声,水为阴邪而重浊,潴留不去,不仅中阳日损,且促进胃体下垂,加重坠胀症状。中气虚弱,为病之本,水饮停潴,为病之标,本虚标实,宜先治其标,用温中化饮法。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等。分两组交替运用,每日1次,重用灸法,连续2个疗程,腹部坠胀减轻,饮食稍增,精神较振。其后取双侧梁门穴,用4寸长针进针后,沿腹肌向下针刺3寸许,得气后双手将两侧的针同时徐徐向上提起,边提边退,约经2~3min后退出,提针时病人同样有强烈的针感和收缩感,由下而上的集中于胃部,每日1次。治疗10次后,腹部坠胀感消失,饮食增多,精神渐增,症状消失,体质转强。

    
 4 胃系疾病常见症状的针灸治疗

    胃系疾病一般以胃痛为主要症状,还可见呃逆、呕吐、吞酸等其他症状。现把盛灿若教授治疗胃系疾病其他症状的经验介绍如下。

    4.1 呃逆 呃逆是胃气上逆引起的一种症状,肝气犯胃者,用膈俞、太冲;胃气虚寒者取内关、足三里、膈俞、中脘。另外,可取平承山穴开外,腓肠肌边缘,一侧取穴,对轻度呃逆可一次治愈。但对于久病元气虚弱后出现的呃逆,则是危候,不必拘于针灸治疗。

    4.2 呕吐 临证一见呕吐,必知胃气已上,其或为实,或为虚。取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处方:(1)手厥阴经穴,内关主治胃心胸疾病,其止呕很有效果。呕吐不止,常取劳宫、大陵、内关。(2)脾胃经俞募穴或下合穴,如中脘、足三里等。对于呕吐、泛恶,长期胃部不适者有效。止呕重在和胃,和胃之法,有邪者当去邪,胃虚者当扶正,邪去正安则胃自和。临床除进行症状治疗外,还应注意辨别病因,进行辨证治疗。

    4.3 吞酸 治疗吞酸,重在调肝气,取鸠尾、期门、内庭、太冲,以提插捻转泻法,留针15min。时间较长者用脾俞、公孙,以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因于寒者,鸠尾、期门加灸;因于热者,针用泻法;因于食积者,公孙、璇玑用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