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吉:足阳明胃经经脉辨证及针灸论治

 wyfx100 2021-03-07

专家简介

张吉(19295.22—2011.1.13),著名中医药学家、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创建人。首研“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特色诊技。从事医药临床,教育工作六十余年。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妻子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经方大师聂惠民。张吉治学严谨,一生著书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他的著作《〈内经〉病证辨析》,出版于1988年,是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的一部临床病因病证学理论专著,针对《黄帝内经》中述及的180种病证进行了原文解读、选注,并结合临床的应用进行解析和拓展,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先后主编了《针灸学》(二版)、《针灸医籍选》《针灸医经选》《各家针灸医籍》(针灸学专业)等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统编教材,堪称精品。深谙《黄帝内经》,精研《灵枢》针法,用他独特的视角呈现其精妙之处,他著书立说,呼吁世人不要丢掉了“针刺之神”。


足阳明胃经经脉辨证及针灸论治

图片

(1)内属脏腑病候辨证
①食不下、胃脘痛
虚证者其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绵绵,得温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多溏,舌淡,脉沉细。多由于胃阴不足或胃气虚弱,气阴两虚,致胃纳不佳,食饮不下,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胃气虚弱,则消化食物无力,出现食物停滞,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或灸。
取穴:胃俞、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上巨虚。经络腧穴查询表
实证者多腹痛拒按,不思饮食,腹胀,或两胁疼痛,嗳气频作,易怒,口干,苔厚腻,脉滑或沉实。由于多饮暴食,食积胃脘而胀痛,食不下。或忧郁恼怒,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犯于胃,胃失和降,气机不畅而胃脘胀痛,肠鸣。治疗应消食化积、疏肝和胃。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中脘、梁门、天枢、足三里、期门、太冲、内关、公孙。经络腧穴查询表
寒证者胃中虚寒则出现胃痛绵绵,腹胀,或呕吐清水,畏寒喜温,口不渴,舌苔薄白,脉弦紧。此为寒邪袭肌表经脉,内犯于胃,或过食生冷,胃气失和所致。治疗应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以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用温针灸,或热敷。
取穴:冲阳、足三里、中脘、梁门、建里、脾俞、胃俞、气海。经络腧穴查询表
热证者多见胃脘急迫而痛,或灼热疼痛,脘腹满闷,嘈杂,吐酸,心烦口渴,口苦或口黏,舌红苔黄,脉数。此为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或偏食辛辣肥甘食物,湿热内郁,胃腑受累,胃浊不降所致。治疗应清胃泻火、和胃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上脘、承满、梁门、行间、内庭、合谷、曲池。
②呕吐
虚证者多反复呕吐,迁延日久,胃脘嘈杂,不欲饮食,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多由于胃气虚弱,不能纳谷,虚气上逆而呕吐,或胃阴亏虚,胃失润泽而气逆,或劳倦太过耗伤中气,中阳不振,寒浊中阻所致。治疗应温中健脾、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以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或灸。
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公孙、关元、三阴交。
实证者多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厌食,舌苔腐厚,脉滑实。由于食滞胃脘,阻塞不通,胃气上逆而致。《灵枢·四时气》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治疗应降逆止呕、消食化滞、通降胃浊。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上脘、璇玑、天枢、腹结、上巨虚、足三里、内关。
寒证者呕吐量较多,呕吐物多清稀而有食物残渣,胸脘胀满。可兼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脉浮紧。此多为
胀满。可兼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脉浮紧。此多为感受外寒或进寒冷饮食过多,内扰胃腑之气而使其上逆所致。治疗应温胃散寒、和胃止呕。以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温针灸或灸。
取穴:曲池、合谷、风池、上脘、中脘、内关、足三里。
热证者呕吐频作,食后即吐或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苔白腻或见薄黄腻苔,脉浮滑或弦滑。此为感受时热邪气,或肝郁化热内扰于胃,胃气不降所致。治疗应清肝泻火、和胃止呕。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及督脉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合谷、曲池、上脘、中脘、阳陵泉、太冲、梁丘。
③消谷善饥
此类病症多表现为食消化虽快,但吸收不良,水谷不能化生精微以营养肌肤,多食易瘦,口干欲饮,腹胀,大便燥,而小便频数。此皆因足阳明经有郁热,内传于胃腑,胃中热盛所致。治疗应清胃泻火、养阴调中。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平补平泻法。
取穴:脾俞、胃俞、胃脘下俞、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内庭。
④癫狂
阴证为精神苦闷,神情呆滞,或喜怒无常,终日不语,喜静多睡,不思饮食,舌苔白腻;阳证为狂躁好动,高声叫骂,举止无常,终日不眠,甚则毁物打人,不避亲疏,舌苔黄腻,脉弦滑。足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充盛,其经别“上贯心”,其络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在大椎穴处与诸阳经气相交,上交于头。若其经气变动,热盛上扰,上冲心与元神之府,神志错乱,则为癫狂。治疗应清胃泻火,或滋阴定志,镇静安神。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治疗。
阳证用强刺激,阴证可用平补平泻法。
取穴:水沟、足三里、丰隆、上巨虚、三阴交、大钟、神门、少冲、隐白。
(2)外循形体肌表病候辨证
①口眼㖞斜
一般初起多实证,久病多虚证。因面部为手足阳明经所循行处,若经气变动或受寒或受热,皆可出现面部肌肉麻木,口眼㖞斜之症。口㖞可有寒热之分,受寒则筋急,受热则筋缓,弛缓不收。治疗应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治疗。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寒盛可加灸。
取穴:四白、颊车、地仓、合谷、翳风、风池。
②喉痹
虚证者病程较久,咽喉疼痛较轻,微见红肿。若见阴虚火旺则可出现口干舌燥或两颧发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为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治疗应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取穴:商阳、扶突、合谷、水突、太溪、照海。
实证者咽喉肿胀明显,甚至可出现腹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此为邪火内犯于阳明之经,传至阳明之腑,胃热灼津成痰上扰于咽喉而致。治疗应清胃泻火、活络解郁、消肿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可配合放血法。
取穴:内庭、天突、人迎、天鼎、丰隆、少商、曲池。
③面部抽搐
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一般以单侧为主,或以目周围肌肉抽搐为主,或以口角抽动为主。因面部阳明经脉或络脉拘挛所致。《素问·诊要经终论》曰:“阳明终者,口目动作。”
虚证者多有面瘫病史,肌肉僵直抽搐,可有一定程度的萎缩,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应疏风养血活络。以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治疗。
灸法或针用补法。
取穴:足三里(灸)、头维(灸)、四白(灸)、地仓(灸)、颊车、合谷。
实证者多感受风寒或风热,邪中经络,拘急而抽搐,可因精神紧张而加剧,舌苔白腻,脉弦滑。治疗应宣散风邪、镇静止痉。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合谷、偏历、手三里、足三里、四白、地仓、颊车、鱼腰、夹承浆。
④鼻部病症
鼻塞又称鼻窒。足阳明之脉循鼻旁,交鼻根,风寒之邪侵袭鼻部,寒性收引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所致。治疗应祛风散寒、宣肺开窍。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可加灸。
取穴:尺泽、合谷、列缺、上迎香、风池、印堂、足三里。
鼻出血因风热之邪侵袭于鼻,或嗜食辛辣肥甘之品,内犯阳明络脉,热邪迫血妄行,则为衄,《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循鼻旁,交鼻根……主血所生病者……鼽、衄。”治疗应清肺胃热、凉血止血。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可配合放血。
取穴:合谷、迎香、内庭、风池、孔最、膈俞。
⑤足阳明经气厥
若经气厥逆上扰神明可为癫疾,见妄言及腹中胀满不适等症状。因足阳明之脉络于心,阳明热盛所致。治疗应疏通经络、理气降逆。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平补平泻法。
取穴:合谷、足三里、曲池、温溜、梁丘。
经气终绝者出现口、眼周围肌肉抽搐的口目异常动作,头部及足胕经脉动,不安而抽动,甚则不知痛痒,神志昏迷或精神躁动不安,是足阳明经气绝之症,其预后险恶。治疗应回阳救逆、醒神开窍。以任脉、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加灸。
取穴:水沟、承浆、百会、合谷、太冲、神阙(灸)、足三里(灸)。
⑥循经疼痛
其表现为循膺、乳、气街、股、伏兔、胫外廉、足跗、中趾疼痛。虚证者血气不足,不能濡养肌肉,甚则肌肉萎缩,不荣则痛;实证者由于风寒湿邪内犯,阻塞于经脉,不通则痛。治疗时应分清虚实,虚证应扶正固本,温经散寒止痛;实证宜祛邪散瘀,通络止痛。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循经取穴配以局部取穴。
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取穴:膺乳部取中府、库房、屋翳;髀部、气街部取居髎、髀关、气冲、伏兔;膝关节部、胫骨外廉取梁丘、犊鼻、条口、足三里;踝部、足跗部取解溪、内庭、丘墟、昆仑。若下肢痿弱,可补益气血,濡养筋骨,取足三里、梁丘、髀关、阳陵泉、三阴交、悬钟等穴。
(3)相关脏腑组织器官病候辨证
①咳喘
虚证者少气懒言,面色不华,咳嗽气喘。此为中焦气虚,水谷精微不能化血濡养于肺,致肺气虚,呼吸不利。治疗应补脾和胃、化痰降气。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法。
取穴:肺俞、脾俞、太渊、膏俞、太白、定喘、足三里。
实证者咳喘,胸满,胃痛腹痛,恶食饱闷,大便或结或溏,上气喘逆喘呕,其有明显的胃气不和症状。由于风寒犯胃,胃气不降,循经上扰于肺,肺失宣降而咳喘。治疗应健脾和胃、降逆止咳、化痰平喘。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列缺、尺泽、太渊、脾俞、天枢、天突、膻中、章门、丰隆、定喘。
②宗气受累(心搏异常)
表现为虚里跳动异常,或为心跳范围扩大而频数,或为频数之中而有停歇,若停止跳动则为死征。足阳明脉通于心,其气与心相通,所以足阳明胃经病多见其大络病症。胃之大络名为虚里。若虚里搏动异常,均为胃之大络疾病所致。《灵枢·经别》曰:“足阳明之正,上至脾,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治疗应和胃养心、益气平喘。以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阴肺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或灸。
取穴:内关、通里、极泉、心俞、大巨、厥阴俞、腋中、足三里、肺俞、太渊。
③大肠、小肠病
《灵枢·本输》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大小便失常,或为泻痢或为便秘,小便频数或赤涩,皆与胃有关。胃气虚者腐熟水谷不利,胃浊下于肠,则小肠之泌别清浊及大肠之传导糟粕功能失调,而致泄泻,小便频数。《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虚则泄。”《洁古家珍·杂方》曰:“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泄泻者应健脾和胃、利湿止泻。以足阳明胃经及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中脘、水分、天枢、上巨虚、脾俞、胃俞、足三里、章门。
小便不利者应补益膀胱、通利小便。以任脉及俞募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关元、命门、肾俞。
实证者胃中有热,热邪循经移热于大肠、小肠,灼炼津液则大便秘结,小便赤少。《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便秘者应清热通腑利便。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合谷、上巨虚、天枢、腹结、支沟、承扶。
小便短赤者应清热利湿通小便。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中极、膀胱俞、胞肓、阴陵泉、地机、前谷。
(4)经筋与络脉病候辨证
①经筋病候
从足中趾(或作三趾)起始,结于足背,斜行向外,到外腓骨,结聚于膝的外侧,直上结于髀枢,上沿胁肋,入属脊柱。它直行的一支,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与足少阳经筋相合;另外分出的一支,从伏兔部向上,结于股前,与足三阴之筋聚于阴器,上行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夹口,会合于鼻旁,下边结于鼻,上边与足太阳经筋相合为上睑,阳明为目下睑。另一条分支,从面颊部分出,结于耳前。
若经筋气血虚少,则经筋屈伸无力,沿经筋所过之处,肌肉松弛,支撑无力,软弱不舒。如足中趾、胫骨部不舒,
运动不利,举足困难;若头面经筋气虚,则口角偏,睁眼困难。治疗应益气养血、荣筋润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气海、膈俞、地仓、颊车、牵正。
若外邪痹阻,经筋拘紧,甚至僵直,如脚部活动受限,僵硬不舒,胫骨前部拘紧疼痛,或髀髋活动受限。若寒滞经筋于外阴两侧则出现疝气,腹部肌肉也可出现拘紧。若面颊部受邪,出现口,眼不能闭,口角斜,或眼睑不能开,睁眼困难。治疗应祛风散寒、温通经脉、活血舒筋。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后期可加灸。
取穴:足部拘急者可取申脉、照海、解溪等穴;胫骨、髀、髋部可取阳陵泉、环跳、足三里等穴;口眼斜可用四白、地仓、颊车、合谷、足三里等穴。
②络脉病候
足阳明之络脉,从外踝上8寸分出,其穴为丰隆穴,与足太阴脾经相通,其支脉沿胫骨外侧,向上联络于头至巅顶,与各经脉气相合,向下又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虚证者经气虚不能濡养肌肉,肌肉无力,甚则肌肉萎缩不收。治疗应益气活血、养筋荣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足三里、梁丘、悬钟、三阴交、阳陵泉。
实证者络脉痹阻,上犯于头顶则狂癫,侵于咽喉则咽喉肿痛,突然声音嘶哑。治疗应平冲降逆、通经活络、醒神开窍。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百会、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大陵、内庭、曲池。

注:本摘自

注:本摘自《针药济世---张吉》,作者:郭长青、张宁,由培医教育整理,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