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驳斥:“不恰当双语启蒙...毁掉一生...”一文错在何处?

 培根阅读 2016-04-30

缘起

前一阵,一篇《不恰当的双语启蒙,可能毁掉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表达》突然火遍朋友圈。我和一些教育领域的朋友讨论之下,普遍认为这篇文章很有问题。大家希望我写一篇批判文章,我当时认为没什么必要——逻辑这么牵强的文章,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很显然我错了,我低估了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一直到最近还经常有家长向我表达对所谓“强势母语”问题的担忧——流毒至此,不批不行,遂做此文。


读过没读过原文的朋友,都不必再读,我将这篇文章的要点总结如下:


两个主要论点:

1、同时进入母语区的语言不论有多少,主导思维的语言只能有一个,即你的思维语言,我们姑且称他为强势母语;

2、对这个强势母语掌握的精深程度决定你思维的深度。


三个案例:

  • 凯的案例 (熊瞎子劈苞米般学多种语言,无强势母语)

  • 多语言者案例(强势母语基础上的流利多语)

  • 德国幼儿园案例(给多语孩子补习德语,解决问题)


基本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 内容文不对题  

简单来说,在国内进行的英语启蒙,和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况根本没有可比性。在国内启蒙英语,本身就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你根本不会在国内碰到文章中的所谓问题——汉语的强势是不可避免,作者本身也是因为这个考虑才选择回国。那么强行套用“双语启蒙”起一个危言耸听的标题,就是在挂羊头卖狗肉、牵强附会地兜售恐慌,让很多家长为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担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篇文章从一开始就没有发在中文教育圈的意义。


2. 个案危言耸听

继承标题的风格,作者一上来就扔出一个对家长来说堪比恐怖故事的极端案例——“他一句话中夹杂着各种谁都听不懂的语言,自己急得抓耳挠腮、难过到泪流满面,真的非常可怜。”,然后经由对这个案例的反思,和“中文教授”一起得出本文开头引用的两个主要论点。


要知道儿童语言发展、双语、语言障碍都是非常专业的研究领域。大批学者长期跟踪研究N个案例,都不敢说能得出多么确定的结论。两个外行,根据一个极端案例(还是作者道听途说的),就得出结论了?这是非常非常不严谨的!


而且案例本身,也存在很多疑问。凯的表现,可能根本就是另有他因,而不是作者所说的因果。举个例子:一个美国人访问中国的小学。她听说中国孩子从小就学英语,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英语问一个10岁的孩子'How is Math taught in your school?',结果会如何?——泪流满面可能不至于(心里承受力弱的也说不准),抓耳挠撒那是一定的!也许孩子用汉语完全能说明白,但对方是个外国人,孩子觉得必须要用英语,但他的英语语言能力又无法支撑Ta的表达,那么就可能英汉夹杂,急得不行。我们能因此认为这个孩子没有「强势母语」么?案例本身缺乏细节,但我推断真实情况很可能就与此类似。


极端案例的危害更在于:很多家长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辨别能力,读完文章可能别的没剩下,只剩下恐怖故事一般的感受,甚至影响教育决策——但这个案例其实跟他们根本没什么关系。


3. 基本概念错误

如果说前面两个错误都还可能解释得通,那么最后一个就非常严重了——作者在基本概念的理解上有硬伤,整个文章的立论基础是不存在的。


这里的关键,就是对「思维」的理解。


作者一直强调「思维深度」,认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其母语的强势程度正相关:母语越强势,思维能力也越强。


很遗憾,作者的这个基本出发点是错的。思维的精深,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通过语言对各种概念(事物运行规律)的理解、积累和联系,而概念的基础来源是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即使没有任何语言,我们也能天生理解各种因果关系——我们通过嘴就能理解「容器」,我们通过皮肤就能理解「摩擦」,我们通过手的操作就能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我们自出生起,先有的是对周边物理世界和人际关系的体验,随后我们将这些体验与语言对应,再继续积累其他概念,由此螺旋上升……语言是思考的工具,但不是思考的本质,一个人某种语言强势与否,和Ta思考的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为,无论一个人说多少种语言,各种语言间都是共享同一个「概念的——比如什么是「钱」,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相对论」——通过任一语言理解的概念,都会存在这个概念库中以供思考使用。不可能说我用英语学的概念,换成汉语就忘掉了,就不能用这个概念思考了对不对?


当然,能够思考和能够表达是两回事。思考是概念层面的,表达是语言层面的,而语言是高度情境化的——我们当初用哪种语言把概念放进概念库,取出(表达)时用这种语言也最痛快。比如说一个留学生看了一个电影很好,想和国内的土鳖朋友们讨论,他一直说Transformers!Transformers!可他的土鳖朋友们听不懂,他急的不要不要的,那我们能说他不理解这个剧,不能思考么?当然不能,他只是不知道Transformers在汉语中的名字《变形金刚》罢了。


我们可以用一个好玩的类比来彻底理解这个问题:一个双语者对两种语言的掌控(多语者同理),就好比他对左右两只手的掌控。我们假设他是右利手,那么他的「强势手就是右手,「弱势手」就是左手。那他对某个手的操作能力(思维),取决于什么?——取决于具体练习(语言使用)和全身运动能力(概念库)的辅助。


  • 一个人用手能做到的事的边界,取决整体身体能力,就好像我右手再强势再灵活,也不能像科比一样灌篮。同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再好,没有对概念的积累,也可能只是舌绽莲花的草包,无法深入思考。


  • 一个人的优势手,不一定比另一个人的弱势手强,就好比我右手的运球和投篮能力,肯定不如科比的左手一样。同理,一个人所谓的强势母语,也不一定强于另一个人的弱势二语;至于思维能力,更无从比较。


  • 一个人通过一只手获得的运动能力,通过练习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另一只手共享,就好比我通过右手运球获得的球感,也能一定程度上由左手共享。同理,一个人用一种语言理解的概念,也能被另一种语言应用。


所以,语言只是思维的中介,而并不是思维本身,母语是否强势和思考的深度没有必然联系,后者取决于对各种概念的理解,积累和联系。口绽莲花胸无点墨的草包和学富五车讷于言语的教授,哪个语言更强势?哪个思维能力更强呢?


文中案例的另外解释:

我无法验证案例的真伪,只能在默认为真的前提下,提供其他角度的解读。


凯的案例:

  1. 凯的案例,即使为真,只能说这个孩子的基本语言习得出了问题,和母语强势与否并无关系。而绝大多数正常孩子都能自然获得一门母语,这种极端案例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2. 如同我前文分析的那样,可能凯并无大问题,只是特定情境下的应激反应。


多语者的案例:

这个案例是不符合常识的。语言是高度情境化的,根本不必是多语的天才,很多出国留学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一个陌生的科目从头开始每个概念都用英语学的,那么在这个领域内用英语思考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要切换到汉语才费劲。这个案例根本无法支撑作者“构建思维的是她掌握的最精深的那门语言”的结论。


幼儿园案例:

还是那句话:语言是高度情境化的。多语的孩子到什么山头唱什么山歌是很自然的,国内孩子在老人和父母间可以自如切换方言和普通话,毫无压力,并不存在什么“Lili的几种语言在母语区势均力敌,没有一门强势母语构建主体思维”这种逻辑。至于反应慢的问题,很多家长应该有体会:很多小朋友在上外教课的时候甚至根本听不懂外教在说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紧紧盯住外教,非常积极主动的猜测,争抢着做游戏。所以作者的归因是有问题的。


至于干预有效的原因也可能有多种解释:

  • 孩子德语发展不足,不适应教室环境。

  • 之前被老师忽视,家长提出一个归因,园方接受并提供特殊照顾,歪打正着问题解决。(其他移民孩子没有类似问题)


无论如何,这和母语是否强势并没什么关系。


其他逻辑问题


我们批改论文时会看到不同文章,有的同学辞藻华丽、句式复杂却言之无物,或不知道他的立场、观点在哪里;有的同学句式简单却言之凿凿、条理清晰。这就与词语掌握的多少无关,而与思维力、思维深度有关了。


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和母语强势与否没啥关系。我从小到大,答政治卷子时,都是辞藻华丽句式复杂言之无物的——因为我根本就懒得背政治,都是按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原则来凑字数骗分;相反,在得意的科目上,我就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了——我真的懂就不需要骗分了。作者例子中前者,换一个科目的论文,可能就风格迥异了;后者同理。


  • 我们父母双方没有一个是以德语为母语的;

  • 我们几乎无法提供给他在强势母语上达到精深的帮助(他很快就会超越我们),一切都得靠他自己;


事实上我们绝大部分人在语言上的精深发展,都不是来自父母,而是学校和自己。70,80后这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有几个父母也受过高等教育呢?很多父母都是农民,也并没影响他们汉语的精深发展。而孩子年级越大,其实就越不鸟家长了,等进了青春期,还想提供精深帮助?人家都不一定愿意听你说话呢……


总结:

决定回国,让孩子把汉语作为母语,这是无可厚非的个人选择。可为啥要强拉“强势母语”作为理由呢?思维能力和“强势母语”根本没有作者所说的因果关系。至于用标题党和极端个案兜售恐慌,就更看不懂啦。


最后希望所有被吓到的宝宝们都能看到本文,把心放回到肚子里。


关于我

我是自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学硕士,一线教师&创业者。我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已有七年。我构建了「自然习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创立全原创公众号「自如老师」。我认为每个中国孩子都应该自然习得英语,目标不是应试的苟且,而是自如应用的星辰大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