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科医生如何修炼“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最高境界

 springer009 2016-04-30



吴孟超院士在术前带病人做超声检查


对手术器械的严重依赖趋势正在对外科医生,尤其是年轻的外科医生,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有些人陷入了选择“舞刀”还是“弄剑”的泥潭;有些人忽视了对于提高自身手术技能的要求;有些人丧失了对手术本身的思考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切开、止血、结扎、缝合、分离、暴露,这些最基础的手术操作,正日益被忽视。对此,94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深感焦虑,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文章。



外科医生终日奋战在手术台,就好像这些侠客仗剑行走于江湖,刀光剑影中方显英雄本色。心胸宽广、乐观豪迈、器宇轩昂、挥斥方遒、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这些都是那些优秀的外科医生和真正的武林大侠所共通的性格特质。同样的,大概每一位年轻外科医生心中都藏着一个“绝世高手”的梦想,那么这梦想该怎样实现呢?


纵然一个武林高手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但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也就是平素佩戴的贴身兵器,只是其中一二。同样地,随着科技发展,外科医生能够选择的“战斗兵器”——手术器械也越来越多。譬如,近年来在肝脏外科领域中,对于肝实质的离断方式,我们除了可以应用最传统的钳夹指捏法外,还可以使用超声乳化吸引刀、超声刀、双极血管闭合系统等。先进医疗器械品名众多、价格不菲,这也难坏了那些丈二摸不着头脑的外科医生和医院设备采购部门……


有些人过于依赖手术器械的后果是当器械用不上、需要深部打结的关键时刻变得抖抖索索,打的线结连自己都担心是否牢靠;面对术中突发大出血时脸色煞白、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由于条件限制而只能手工缝合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应该是习武之人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手中使用什么兵器并不重要,心中无形的剑气才是具有超高杀伤力的关键。那么,对于外科医生而言,我们应该如何修炼自己内心的“剑气”呢?


刀剑之争


首先,关于“刀好”还是“剑强”之争,其实答案只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外科医生选择各种手术器械只是用来方便“战斗”的武器而已,各有优缺点,不需要过分在乎哪个器械更好,非得争个高低上下,而更重要的在于使用这些手术器械的人自身的素质水平、经验技巧。就像刚才提到的肝切除方式,尽管器械选择甚多,但我依然习惯使用钳夹指捏法——“一把钳子一根线”这种传统的手术操作,一方面是因为比较熟悉,能够得心应手,肝门阻断时间足够短;另一方面也为患者节省了一笔不小的手术器械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华山论剑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最近开展了一项与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的国际合作性研究,旨在就肝癌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进行对比。对于这两家能够代表东、西方顶尖水平的肝脏外科大中心而言,这项研究可算得上是“华山论剑”。无疑,在手术器械方面,我们医院是远比不上西奈山医院的,我院的大多数主刀外科医生采用的肝切除方式沿袭了我推崇的做法,因此在手术器械上没那么多的讲究,多是追求简单、实用、经济的理念。我们肝癌切除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不到4万人民币,而美国平均在8万~10万美金,产生这个悬殊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术中器械和耗材的费用。


这项研究最终表明,两个中心肝癌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完全具有可比性,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等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此同时,我们的平均手术时间却比西奈山医院快了近1个小时。这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我们用的器械少,病人花费少,而我们的手术却比西方顶尖的肝胆外科中心做得快,达到的效果又是相当的。这不也正是印证了使用什么样的“剑”无所谓,关键还是在于用剑的人的素质和修养这个道理吗?


何谓“剑气”


所谓“剑气”,来自于几十年如一日的修炼,并无任何捷径可走。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成长曲线,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的手术悟性是需要的,但绝无那些所谓的“手术天才”之说。一方面,专业书籍必然需要仔细研读,关于人体解剖、手术操作步骤,一定要做到了然于心;另一方面,要不断进行实践,一开始在台下多练习手术基本操作,诸如打结、切开、缝合,然后跟着老师上台拉钩时要勤于观察和思考,之后当自己独立主刀时就要胆大心细,该出手时就出手。真正优秀的外科医生,能够做到术前判断面面俱到、运筹帷幄,手术操作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手术进程行云流水、酣畅淋漓,面对术中突发状况时冷静果敢、镇定自若,处理手术并发症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能够达到如此这般的“稳、准、好”的境界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积累!


刀剑出鞘


高手在交手前会先充分了解对手,做到心中有数,不轻易出手,出手必定招招致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外科医生,也同样需要如此。以肝癌切除手术为例,外科医生需要术前仔细了解患者病史,认真阅读患者影像学资料,了解清楚肿瘤大小、位置、周围毗邻、有无癌栓或转移、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并事先拟定可能的切除范围,设想有可能会出现的术中并发症和处理对策。我本人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就是在术前一天哪怕再忙,都要亲自带病人去做超声检查,了解肿瘤和肝脏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剑胆琴心


武侠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银须飘逸、童颜鹤发的老者,功夫了得招无虚发。在我看来,外科医生上手术台不存在年龄的限制,只要体力和精力足够,可以一直奋战下去。那么,怎样才能维持外科医生长久的战斗力呢?我认为有三点可供借鉴:第一,将手术视为一种人生的执着和热爱,充满着对于手术的渴望;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戒除烟酒嗜好,早睡早起,加强身体锻炼,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第三,保留和发展一些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下棋、音乐、太极拳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长寿的外科医生比比皆是,在我看来,做手术本身也是一种保持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的“灵丹妙药”。


文/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吴孟超

整理/杨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