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华说脉】基于中医脉象理论的中风病辨证论治研究

 real寿元调养 2016-05-01


重要小贴士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简称名医分会)已经正式获批进行筹备,定于2016年5月6-8日在北京广西大厦举行成立大会。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细信息


栏目介绍
      脉诊是中医原创诊法,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山东中医药大学齐向华教授重新构架脉学理论体系,形成了“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微信号与齐向华教授团队,联合推出【向华说脉】专栏,介绍齐向华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本期为第17期。


⊙作者:齐向华

⊙编辑:小余



1脉与脉象


脉诊作为一项独特的诊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脉象是脉管内血液流动、脉搏搏动及其周围组织伴随脉动所形成的外在征象。脉象具有反映个体生理特点、了解机体顺应自然界变化和周围环境所表现出的应答反应、反映疾病状态时的各种病理信息及进行疾病预后判断等功能。


从结构上讲,脉是一个网络系统,“无器不有”,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都有脉的存在。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肺吸入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体外;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的恒定;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同时脉又具有联络和调节作用,是生物体内的联系系统,密切联系机体的各组织器官,从而使机体成为一个功能协调的统一体。与此同时,脉也成为机体这一统一体的子系统,也由此决定了脉与形骸及其功能态具有信息相通性。机体的所有信息皆统于脉中,并通过寸口脉这个基本单位的信息窗反映出来。


前期的脉学研究,我们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将传统脉学、现代脉象研究及我们的脉象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有别于传统脉学之28病脉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通过脉象要素、脉象系统对中医的病因、病机演变过程进行表征。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共有25对脉象要素,均是脉中单一的物理现象,可以直接用物理语言进行描述和定性定量的研究。


2中风病发病基础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脑血管病主要是以脑血管结构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我们认为人体是形质及其功能的复合体,任何疾病发生的基础均是形质和功能共同改变的结果,只是这二个方面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因此,与现代医学认识不同,我们认为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是其功能和结构共同改变的结果,同时脑血管又是全身血脉的组成部分,其功能状态应服从于机体血脉的整体功能状态,任何整体血脉功能的变化,都会对脑血管产生影响。


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能够引发中风。其病因病机概括为:

①脑为清灵之腑,不受邪气损害,一旦感受邪气侵袭,可导致气滞、火热、血癖、痰浊等,从而奎塞脑部发生中风。

②脑位居人体最高位,气血运行的远端,一旦气血的运行受阻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上达高巅,则导致脑部供血障碍而发为中风。

③“高颠之上,唯风可到”,气机运行失常,冲逆激荡,上击脑部,则发为中风。

④“脑为髓之海”,受精髓的充养,肾精不足,无力充养髓海,则脑髓空虚发为中风。以上病机错综复杂,互为因果,共同为患。


寸口脉是整体血脉的基本单位的信息窗。因此,通过脉象能够判断出脑血管病结构和功能病变的病因病机。


3中风病平脉辨证


3.1 与中风病发病关系密切的脉象要素


与中风病发病关系密切的脉象要素可涉及动,长、短,上、下,内、外,来、去,粗、细,浮、沉,滑、涩,强、弱,怠、驶,缓、急,敛、散,稀、稠,枯、荣,凉、热,进、退等。


3.2 中风病“脉—证—方”相应


3.2.1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症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赛或不语,或口舌歪斜,伴见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脉象要素:动、长、上、驶、急、枯、来疾去徐、寸粗尺细,寸浮尺沉、寸滑尺涩、寸强尺弱、寸热尺凉、进多退少。


分析:本证的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火痰癖旋动上逆。整体脉象的“上”、“进多退少”、“来疾去徐”表征了整体病机的气机升降衡:“驶”、“疾”、“动”表征了阳热偏亢,火热激荡气血窜动于上。寸部脉的“粗”、“热”、“动”表征了风阳动越的升多降少,左寸为主者系心火、肝火亢盛窜动;右寸为主者系肺热、胃气的上逆。寸部脉的“强”、“粗”、“滑”表征了癖血和痰浊的奎塞上焦部位:尺脉的“细”、“凉”、“弱”表征了下焦功能的不足,其中“细”且“枯”者为阴虚摄纳不利;“细”、“凉”、“弱”者为下焦相对温煦不足。综合脉象表现,体现出“上实下虚”的状态,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化风内动。这种状态包含了不同的病机层次:一是风阳动越,气机运行的升多降少,其中又包含了肝阳(气)、胃气、肺气上逆的不同;二是气机的逆上,带动血液、痰浊的升动,并壅塞阻闭于上焦头面;三是机体下焦功能的不足,其中又包含有阴虚摄纳不利、相对阳虚,温煦不足等不同病机。四是阴不制阳,阳热相对偏亢,火热炽盛,激荡气血窜动,其中又有心火、肝火、肺热等不同脏腑病机侧面.以上多重病机侧面及其多重子系统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导致了中风病肝肾阴亏,风阳上扰的病机。


证候:肝肾阴亏,风阳上扰

治法:镇肝熄风,潜阳降逆

方药及加减: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


方中怀牛膝性善下行,用以引血下行;代储石镇肝降逆,合怀牛膝以逆转气血逆上的整体气机紊乱状态。龙骨、牡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调理气机不可直升直降,必须斡旋而为之,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梳理条达气机,以遂其性.诸药合用后的配伍功效与脉象所表征出的病机及病机侧面相吻合.临床要根据各个病机侧面或其下级子系统的脉象体现,调整药味及配伍关系,如“上”、“进多退少”、“来疾去徐”突出者,则应重用龟板、生龙骨、生牡蜘,或加用夏枯草等药味;“驶”、“疾”、“动”突出者,加用黄琴、大青叶等:寸部脉“强”、“粗”、“滑”突出者,加重代赭石或加用旋复花:尺脉的“细”、“凉”、“弱”、“枯”突出者,加重川牛膝、玄参等。


3.2.2 风痰癖血,闭阻脉络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赛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脉象要素:沉、滑、稠、缓、短、粗、强、下、来缓去疾、怠、进少退多、血流内无数细线.


分析:本证多因嗜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体内而成。脉象要素之“沉”、“缓”、“血管壁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表征出饮食停滞胃肠,中气不运;“短”、“缓”表征体内气机运行受到阻碍;“稠”、“滑”、“粗”、“强”、“血流内无数细线”共同表征出痰湿交阻,停聚体内,阻滞脉道;“下”、“来缓去疾”、“怠”、“进少退多”表示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以上脉象要素综合体现出机体内有痰湿停留脏腑,外有痰浊阻闭经络的病机.


证候:风痰癖血,闭阻脉络

治法:活血化癖,化痰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及加减


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助脾运化水湿;适当配伍活血化癖如丹参,通腑泻热如大黄等药味.根据代表四个病机侧面的脉象特征表现,决定临床处方时之药味加减及用量。如“沉”、“缓”、“血管壁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突出者,加重半夏、茯苓的用量,或酌情加山植、麦芽、大黄等;“短”、“缓”突出者,加重香附或酌加积实等理气之品;“稠”、“滑”、“粗”、“强”、“血流内无数细线”突出者,加重胆南星、天竺黄等。“下”、“来缓去疾”、“怠”、“进少退多”突出者,加石菖蒲、苍术、白芷等药味。


3.2.3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赛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脉象要素:长、上、来疾去徐、粗、滑、强、驶、急、稠、热、进多退少、右尺脉粗、强。


分析:本证常见于阳热体质并饮食肥甘厚味之人,其病机涉及痰浊内阻、热邪充斥、腑实内结及风邪上扰四个病机层面。“粗”、“滑”、“强”、“稠”代表痰浊内盛,壅塞体内;“驶”、“急”、“热”代表火热蕴藉体内;“来疾去徐”、“进多退少”、“上”代表风火扰动,上窜脑部;“右尺脉粗、强”表示腑实内结,大便不通。综合以上特征,共同表征出痰热腑实结于内,风火动越于上的病机。


证候: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及加减:星萎承气汤


方中生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括萎、胆南星清热化痰;可加丹参活血通络。脉象要素“粗”、“滑”、“强”、“稠”突出者,重用括楼、胆南星,或加天竺黄、竹沥等:“驶”、“急”、“热”突出者,加山桅、黄琴;“来疾去徐”、“进多退少”、“上”突出者,加夏枯草、钩藤、生龙骨、生牡砺;右尺脉“粗”、“强”突出者,重用大黄、芒硝;左尺脉“细”、“干”突出者,加生地、麦冬、玄参。


3.2.4 气虚血癖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赛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吮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脉象要素:下、来缓去疾、沉、进少退多、弱、怠、缓、散、凉。


分析:本证为气虚运行不利,血行不利,涉及气虚运行无力、温煦不足和癖血内停病机层次。脉象要素“弱”、“沉”、“散”表示气虚无力充盈机体;“下”、“进少退多”表示气虚不升,气机陷于下部:“来缓去疾”、“怠”、“缓”表示气机推动血液运行无力,血行缓慢;“凉”表示气虚温煦机体不利。综合体现出气虚血癖的病机。


证候:气虚血癖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方药及加减:补阳还五汤


本方重用黄茂补气,配当归养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脉象要素“弱”、“沉”、“散”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以益气通络;“下”、“进少退多”明显者,加重川芍、当归、红花用量,或加葛根、升麻、桔梗等;“来缓去疾”、“怠”、“缓”明显者,加重红花、地龙用量;“凉”明显者,加桂枝、羌活等。


3.2.5 肾精不足,髓海失养证

症状:半身不遂,患肢拘挛变形,智能减退,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头晕耳鸣,懈惰思卧,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脉象要素:短,下、来缓去缓、细、沉、弱,怠、缓、散、稀、滑、进少退多、薄。


分析:本证病机为真元不足,精翻亏损,该病机之下含有元阴、元阳不足和痰浊、血瘀四个层面。脉象要素“稀”、“细”、“弱”表示精气亏虚,血液中的精微物质减少,脉道不充;“薄”、“下”、“散”、“来缓去缓”表示元阳不足,鼓动无力;“沉”、“怠”、“缓”、“进少退多”、“滑”、“短”表示痰浊瘀血内停,血液运行不利。以上脉象要素综合体现出共同表征了机体年老体衰,元阳元阴不足。


证候:肾精亏虚,髓海失养

治法:补肾益俊,填精养神

方药及加减:地黄引子


方中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从蓉、巴戟天温壮肾阳.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解、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为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药味组合。脉象要素之“稀”、“细”、“弱”突出者,重用熟地、山茱萸、肉从蓉、巴戟天等大补元精:“薄”、“下”、“散”、“来缓去缓”突出者,加重附子、肉桂用量:“沉”、“怠”、“缓”、“进少退多”、“滑”、“短”表示突出者,加重远志、附子、麦冬,石斛用量。脉“涩”象较重者,酌加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之品.


4结语


脉象是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客观外在表现,提取脉象特征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病机层次、病机的发展演化,具有可靠的辨证意义.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以脉象为切入点,具有辨证准确、明晰及层次性、针对性强的优势,因此,临床开展脉象研究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来源:《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