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想做第一名,将来,我也不会要求我的孩子做到

 昵称535749 2016-05-01
发表于2016-04-26 19:10:41

文:雨天晴知己主义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导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可是追求特别、成就和第一名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表现可能是自恋也可能是自卑,但都会影响我们的成绩。我们对卓越的追求真的能带来卓越吗?无论是自卑还是自信,我们能够活出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吗?

我们都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长大,小升初、初升高、一直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为了和其他的竞争者区分开来,我们都在追逐成为“最好的”或者“最特别的”,每一个人在追逐的过程中都扛着自己的压力。

不仅是是我们在追逐成为最好,我们的父母也一样,他们希望自己什么都是最好的,包括自己的孩子。有研究表明,越是有抱负有追求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感到更多的焦虑和紧张,这种焦虑和紧张也影响着孩子的表现。

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越多,孩子的焦虑和自我怀疑就会越多,但是父母是意识不到这点的。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孩子会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一旦让父母失望就意味着他们是不值得被爱的。有研究表明自杀的年轻人当中70%都有着高要求、高期待的父母。

这并不意味着只要鼓励或者表扬孩子就可以了,被过度表扬和溺爱的孩子会变得很自恋,也会有不安全感,并且做事情的动力会减少。如果父母经常称赞孩子多聪明、多特别、多优秀,孩子会担心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进入大学以后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为他们失去了靠自己力量去行动的能力。

无论哪一种情况,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把自己的自我价值建立在了别人的认可上。

父母看到的不是我们本身,而是我们够不够聪明、够不够优秀、够不够有天分这些外在的光环,这是有条件的爱,让我们感觉没有被看到没有被爱。长大之后的我们也会做一样的事情,看不到自己本身的样子,而是通过拼命的努力去换取别人的关注和欣赏。

对于父母而言,去欣赏孩子本身的样子,称赞他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他们得到的结果,鼓励他们去做她们喜欢做的事,教会他们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负责。我们也可以为自己做一样的事情,成为自己的父母,鼓励自己去追求那些我们真正怀有热情的事情,为了目标而努力。

没有父母是完美的,不安全感和自我认识是每一个人都要用一生去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的年龄和经历之后,我们都会迈进一步去克服障碍我们的恐惧,成为更好的自己。

雨天晴知己主义观点:

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所有的事情上做到最好,好在真正幸福的生活也与此无关,而是在于我们是否能认清并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并追求那些我们真正喜欢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不断地超越自己。这就是我们给自己估值的最佳方式,也是我们能够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

——THE END——

原题:我不想做第一名,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名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号:知己主义(公众号:zhijizy)

责任编辑:晨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