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叩齿(叩天钟)

 宛平2008 2016-05-01

叩齿(叩天钟)

  叩齿

叩齿,是指将门齿相对,轻轻做上下有节律的叩击。古代养生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49次。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所以叩齿能够激发和固护肾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化生命功能。

所谓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说的就是叩天钟。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它器官也有很好的锻炼。

叩齿(叩天钟)图片1

叩齿的方法

叩齿的方法主要有三即轻叩、重叩、轻重交替叩。一般来说,牙齿好者重叩,牙齿不好者宜轻叩或轻重交替叩。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什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轻闭,心神合一,眼平视前方或微闭,舌尖轻顶上腭部,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早晚各1次。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叩齿后,口腔内的唾液应慢慢咽下,以强肾固齿。

 
图片2

叩齿动作

   1先将下颌骨向前方稍推移,上下门牙的咬合面能靠接,使上下牙列相互扣击,力度自定以舒适为度,击动上下门牙20100次。

   2再使下颌骨后缩,上下臼齿的咬合面能靠接,使臼齿部互相击动20100次。

 叩齿(叩天钟)

图片3

叩齿后跟着吞津

叩齿后跟着做吞津,所谓,就是口腔活动后所产生的唾液。唾液能维持口腔的清洁,帮助浸湿、软化食物以利吞咽,其中含有淀粉酶,对食物有消化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强免疫机能。

在叩齿过程中,口腔唾液增多,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红炉点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叩齿(叩天钟)
图片4

    叩齿咽津的做法
    1.预备式姿势采用静坐、静卧、静站均可。宁心静气,调匀呼吸,鼻息口呼,轻吐三口气。
    2
.叩齿口唇轻闭,首先,上下门牙齿叩击9次,然后左侧上下牙齿叩击9次,右侧上下齿叩击9次,最后上下门齿再叩击9次。
    3
.搅舌即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来回搅动,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左右各18次,古代养生家称之为赤龙搅海
    4
.漱津搅舌后口中津液渐多,口含唾液,用两腮做漱口动作36次。
    5
.咽津 漱津后,将津液分3次缓缓咽下,在吞咽时,要注意守丹田,好像把唾液送到丹田一样。
    
叩齿咽津是一种非常容易掌握的自我保健方法。一般可于每天早晨及晚间睡眠前练习,也可以在午间休息、上班休息时间择时而习,或于上班乘车途中,排队办事之时偷闲而习。这一健身方法简便易行,不占用专门的时间,也不用任何器械。每天坚持下来,便能达到一定效果。

 叩齿(叩天钟)图片5

叩齿作用

   1 震动牙齿加固牙根:叩击牙齿,必通过牙的咬合面震动牙根、上下颌骨及在牙根和颌骨中穿行的血管、神经,能增强牙根生长发育,有固齿壮齿等作用。

   2 改善颌关节:由于叩齿动作颌关节必需在不同位置上活动,并同时受叩击力震动,因此有防治颌关节炎、颌关节挛缩等造成颌关节肿痛僵硬,影响咀嚼无法大张口等,影响面颊美感的现象出现。

   3 纠正颌骨位置不正:如下颌骨太前即兜齿,应使上下臼齿,即大牙互相接触,上牙特别门牙力争空悬在下齿列门牙的前方,再上下叩动臼齿,迫使下颌后缩,其它颌颊肌肉韧带必需适应下颌回缩状况,这样经常互叩臼齿,就可逐渐纠正兜齿。如下颌偏小偏后、应多使上下门牙互叩,迫使下颌骨向前推进,可纠正下颌后缩即天包地或下颌过小。

   4 疏通耳咽管:下颌骨在前后窜动中运动,也必推动深部的耳咽管,在不同的位置中跟随被动运动,有利耳咽管的舒张通顺,不仅可减少耳部疾患的可能,并可协助治疗耳病。

 叩齿(叩天钟)图片6

叩齿好处

中医认为,肾生骨髓,肾气实则齿更发长。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每天叩齿60下,固齿强肾皱纹少。

健齿、固齿,减少疾病发生

可以健齿健肾,预防老年痴呆症。

牙齿保健方法,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

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陆地仙经》记载说: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永无虫牙之患

叩齿,真气可流通于周身百节,能去心火,治牙痛。《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中讲:叩齿之法,左相扣,名曰:打天钟;右相叩,名曰:捶天磬叩齿三十六遍为佳。《长生秘旨》讲:叩齿行功时必要舌抵上腭,则舌下玄膺穴矣。”“此窍开,真气可流通于周身百节。

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促进牙齿周围组织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故能强壮牙齿,从而减少龋齿等牙病的发生。若坚持经常叩齿,面颊部还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齿也不易松动、脱落。叩齿时对大脑也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一定作用。

在大小便时叩齿,还对排泄功能有所裨益,因此时叩齿会使注意力转移,降低了肠道和肛门括约肌的紧张度,使其功能更自然和通畅。另外还有一种紧齿法,即在小便时闭目屏息,上下牙紧紧咬合,这也叫闭天门,能使牙齿紧固,还有助于尿液的顺利排出。

叩齿(叩天钟)图片7

叩齿主要目的

是健齿、固齿,属于保健性质;咀嚼主要目的是利用牙齿将食物研碎,属于生理功能。如果不正确使用牙齿和使用过大力量,就会造成牙齿损伤,如咬瓶盖、咬筷子等。

 叩齿(叩天钟)图片8

叩齿与咀嚼的区别

1力量叩齿是轻微的力量,叩齿震动牙根周围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牙根抵抗疾病的能力。咀嚼力量可大可小与咀嚼的食物种类、软硬度有关;

2作用效果叩齿效果是健齿、固齿,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预防效果。咀嚼不具有叩齿效果,如果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可产生牙合创伤。

 叩齿(叩天钟)
图片9

不宜叩齿情况,但可咬齿

有些医家认为,叩齿法对已患牙病者可能不合适,主要原因是叩齿力大,恐有损伤牙齿如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介绍了他亲自实践的护齿、健齿经验:古有晨昏叩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但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又凡欲小解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故余年逾姑息,而齿无一损,亦大得此二方之力。张氏提出的咬齿,可视为叩齿法的一个轻量级的改变方法,是用力刺激的程度不同而异。叩齿与咬齿,都属于牙齿的自我按摩运动。他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提出牙齿保健经验,值得重视。

 叩齿(叩天钟)图片10

叩齿西医原理

现代食物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使牙齿的咀嚼功能相对减弱 ,经常叩齿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欧美发达国家,牙医是最吃香的行业,那里人的牙齿都干净健康 ,而国人走出国门 ,牙齿外观丑陋肮脏、口腔异味及牙病丛生成为了一大标志。所以,在普及护牙和治牙的同时 ,经常叩齿,做好牙齿的自我保健也不可忽视。人们一般都认为 ,牙痛不是病 ,而世界卫生组织则把引起牙痛的龋齿和牙周病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口腔健康是关系到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大问题。现代医学证实,口腔疾病可引发多种疾病 ,如心脏病和胃病就与牙周炎有关。

从现代医学对牙齿功能研究的认识来看,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等组织构成的牙髓,是牙的营养通道。牙所需要的营养在血液里,叩齿产生的生理性刺激,可以振动牙髓及牙床,巩固牙齿和牙周组织,兴奋牙神经、细胞和血管,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和再生能力,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类似咀嚼运动形成的刺激,提高牙体本身的抵抗力,使牙齿变的坚硬稳固、整齐洁白,有益于口腔健康。经常叩齿,还可以使咬肌及牙齿的咬肌部保持和增强机能,并维持其一定体积的充盈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因年老机体萎缩造成的凹脸瘪肋状。已经有牙病的患者,经常叩齿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叩齿时,嘴、舌充分活动,血液循环加快,这对延缓面部皮肤衰老大有裨益。

 叩齿(叩天钟)
图片11

叩齿吞津养生

叩齿吞津所发挥的的养生作用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

1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东坦《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叩齿能健脾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叩齿能健齿。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减轻,从而养胃;二是脾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轻清稀的部分,具有帮助食物消化的功能。叩齿催生唾液,咽之有助于胃腐熟水分 (饮食物 )”和脾的运化、升清”(把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将之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减轻脾胃的负担,达到健脾胃的目的。

2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齿健肾的机理有二:一是齿者,肾之标”(《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牙齿健否是肾健否的标志之一,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二是肾在液为唾,唾为口津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叩齿催生唾液,是谓金津,又称玉液通于,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故可健肾。

3强骨益脑: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叩齿能健肾,充盈肾精,利及骨骼,持恒进行,能致骨坚,故可健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而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失养。叩齿能健肾,使肾中精气得充,故可健脑。

4聪耳明目:《灵柩·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耳聪;肾中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耳鸣甚或耳聋。又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灵柩·大惑论》),精气充盈则目能辨五色。叩齿能充盈肾精,故可聪耳明目。

5美颜荣发:叩齿可活动面肌,加强面部血液循环,改善面肤的营养,进而美颜。发的生长赖于精血,精血充盈,则发长而光泽;精血虚衰,则发白而脱落。肾藏精,其华在发,叩齿可使肾精充盈而荣发。

 叩齿(叩天钟)图片12

叩齿注意事项

撞击的地方主要是后面的槽牙,不要让前面的牙先叩。

在练习叩齿咽津保健法时,最好选择在早起刷牙前进行,能够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叩齿的频率不能太快,应舒缓而有节奏。

叩齿的强度一定要适中。尤其是老年人,在叩齿当中一定要把握好其叩齿用力的度,否则叩齿养齿不成,反而因用力过大损伤了牙齿。

不要在饭后马上叩齿,应将口腔的残食清除之后,再开始叩齿为好。因为残食在口腔中会产生酸性很强的腐蚀作用,对牙齿会起到很强的侵蚀作用,此时进行叩齿,会加强对牙齿的磨损作用,应特别注意。

患有口舌糜烂和口腔炎时不宜叩齿。如在此过程中口腔有炎症,可暂停数日,待炎症愈后再进行叩齿锻炼。

 

2016-01-15泽红于烟台,泽红养生保健系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