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 示张仲友宣教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5-02

 

73 示张仲友宣教

 

  要探赜此个大因缘,惟利根上智终较省力,然须用作一段紧要事----“常时净却己见”,使胸中脱然,回光觑捕,内外虚寂湛然,凝照到一念不生处,彻透渊源,翛然自得,体若虚空,莫穷边量,亘古亘今万象笼罗不住,凡圣拘碍不得,净裸裸,赤洒洒,谓之“本来面目”、“本地风光”,一得永得,尽未来际,更有甚生死可为滞碍?至于小小得失是非、荣枯寂乱,直下截断,把得住,作得主,长养将去,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只是切忌起见作承当,便落彼我,必生爱憎,不能脱洒也。此个“无心境界”、“无念真宗”,要猛利人方能着实。

 

  祖师西来,只是“直指人心”,令人见性成佛。既明信入此心,信得及,万缘放下,常令胸次空劳劳地,此长养圣胎、入真正修行也。

 

  若确实未有个谛当处,时中逢境遇缘,即纷纷扰扰,易得随一切物转,长堕在生死缠缚中。应须快着精彩,但念无常,以生死为大事,向逐日日用之中,行时行时看取,坐时坐时看取,着衣时着衣时看取,吃饭时吃饭时看取,直下脚跟有个发明处,深信此大事因缘从空劫那边以至父母未生前,合下圆明朗照,只如即今日用之中,又何曾亏欠?一处透得,千处百处无遗,所谓“处处真,处处真,尘尘尽是本来人,真实说时声不现,正体堂堂没却身”,则一尘才举,大地全收,遍法界都卢是个自己,更向何处着眼耳鼻舌身意?轩知无二无别,如水入水,如金博金,真如如实际大解脱也。

 

  昔于頔相公、裴休相国、本朝杨亿内翰、李遵明大尉皆禀利根种智,长与方外老宿办心参究,悉有契证,不失为贤达,盖根性非于一世熏炙也。于公见紫玉,问:“佛?”紫玉呼,渠应诺。玉云:“只这是。”裴公问黄檗:“高僧?”檗云:“更莫别求。”杨大年参透广慧老,有颂云:“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狮子唤作狗,拟欲翻身北斗藏,应须合掌南辰后。”李都尉见石门,大悟有颂:“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四公所谓岂有异耶?但发明心地,直透本根,既尔谛实,随所作用,无别道理也。

 

  五祖老师常问:“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既不可得,毕竟心在什么处?”山僧常时示参众,庞居士问马大师:“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马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若体究得毕竟心落处,即领略得“一口吸尽西江水”。才生异见,起一念疑心,即没交涉也。要须放下诸缘、杂知杂解,令净尽到无计较处,蓦尔得入,即打开自己库藏,运出自己家财也。

 

  (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