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来频添 新书香

 昵称W0z9V 2016-05-02
年来频添 新书香 

□ 黄孝纪

“孝纪,今天又收到两张稿费单,是《郴州日报》寄来的,一张210元,一张260元。”前几天,妻子从永兴县城家中打来电话告诉我。就在这个月,我也刚刚收到一笔汇入我银行卡的征文大赛二等奖奖金。这几年,买书,学习,写作,经常收到发表我散文作品的报刊杂志和稿费单,是我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常态。

2011年初,我辞去《郴州新报》记者工作后,来到浙江从事一种全新的职业。那时候,妻子没有工作,女儿即将高考,儿子上小学,生活压力非常大。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我暂时放弃了自己文学方面的爱好,在工作之余,一心一意攻读工程技术类专业书籍,谋求考取多种工程技术类执业资格。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到2015年,我一共考取了包括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在内的八个技术类资格。按照现行国家政策,这些执业资格证书,足够保障我在65岁之前能有一份待遇较好的工作,也让我有了继续文学写作之梦的经济后盾。

不再进行技术资格考试,我的业余时间显得富余。在放松身心一段时间后,我感到,不看书的日子,还真有点不适应。这样,我很自然地又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从网上购买文学类书籍来阅读和学习。一个人似乎只有远在异乡,才能更清楚地回望过去的人生,尤其是自己在农村的那段童年和少年时代。已逝的岁月勾起我难以抑制的写作冲动,终于在2011年底的一天,我又拿起了荒疏近一年的笔,写出了第一篇在我自己看来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散文。这个时候,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思,我要以我的家乡八公分村为我文学创作的根据地,写出一系列,甚至几部以八公分为原型的散文集来。有了这个想法,我购买文学书籍学习时也有了侧重点,主要选择从古至今的散文名家著作,每买来一本书,都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

成绩的取得,往往不是靠一个聪明的头脑,而是靠长年累月地坚持。2013年3月中旬,我试着将一篇乡土人物散文《杏才爷》传给了《郴州日报》,几天后,这篇散文就在《郴州日报》文学版发表了。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虽然我之前在报社做过多年记者,写过多年新闻通讯,但新闻通讯与乡土散文的写作毕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篇作品开启了我乡土散文系列作品发表的闸门,这一年我一共在《郴州日报》发表7篇散文,其中《老井》获得当年《郴州日报》文学版征文一等奖。

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无论阅读、写作和发表,于我而言,都可以说是有不小收获。

2014年,我一共购买了40多部文学类书籍,看完了《红楼梦》等文学著作近40本,写出了44篇散文作品,在包括《郴州日报》在内的省内外市级以上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散文38篇(次)。

2015年,我的阅读主要围绕现当代中国优秀散文作家的作品集,每月都要购买阅读四五本书。与此同时,我的散文作品写作质量和发表平台也有了重大突破,先后在《福建文学》、《湖南文学》、《时代文学》等国内知名纯文学杂志发表散文数万字。2015年5月,我的散文集《八公分记忆》结集出版,并荣获当年永兴县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我又投入了散文集《时光的味道》的构思和写作。

这几年,我几乎每个月都要从浙江回永兴一趟。每次回家,我的旅行包里都会放几本文学书籍,一则在火车上消磨时间,再则把这些已经看完的书带回家去。我家有五个书柜,在三间房子里占了整整两面半墙。在家里,不仅我是一个买书花钱毫不含糊的人,我上大学的女儿和如今上中学的儿子,买起书来,都很是慷慨。有时妻子抱怨说:“别买书了,装都装不到了。”但家里的书还是一摞一摞地不断增多。

新的一年,对于我们家来说,又是幸运的一年。我的散文集《时光的味道》入选2016年度湖南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年内将完成这部散文作品的写作并出版。今年下学期,我的女儿将读研究生,我的儿子也将升一个年级。我又有了新的购书、阅读和写作计划,我家的新书将会更多。

我喜欢这种年来频添新书香的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