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年的素描风景(二)

 waszcds 2016-05-02

 

 

 

 


 


 

09年的秋季自己经常到紫竹院公园去画风景,在园中一待便是一天。傍晚当自己收拾好画具踏上返程的公交车时城市的暮色已见浓郁了。每每到了这会儿自己的身体方才感到些许的困乏,内心却已盛满安稳的平静。整个人慵懒地堆靠在座位上目光漫然地瞟向窗外,任这霓虹喧嚣的都市画片一页页自恃着在眼前划,转而模糊成一片片的斑驳随即在身后。此时窗外的喧嚣自有它的忙碌我且平静地享受我的困乏,隔着一层玻璃彼此安然。车轮贴着映满霓虹的柏油路一圈又一圈地向前滚动,眼前画面在迷蒙与平静间一阵又一阵不住地交替浮现此刻心与物时而相融又时而相隔保持着舒适的距离。猛然间窗外一股逼人的宁静入了自己的视线霎时便占据了自己的身体,定格成心中即刻的惊喜。于是穿透车窗的阻隔将微缩的目光投褪去了霓虹喧嚣的深邃中贪婪地吮吸。这是怎样的一重惊喜桥下的河水浸着几点浅淡的月色缓缓地将静默递回给自己思绪的最深处,悄然与暮色的尽头融茫茫一片,感觉很遥远感觉也很真切。路灯洒下的三两盏温亮的柔光静静地暖着身旁的树影,将树影间的叶子一片片轻轻地抹亮。幽深平整的小巷摆铺着些许被柔光精心折叠后的形状看似随意却又如此恰当,安静地与这温亮彼此静静地相望。这扑面而来的宁静深深地攫住了自己令自己无法逃离。就此这车窗外的画面便再无其他了,唯有这一方宁静反复在眼前映放了。这霎时的凝竟成了自己内心无力摆脱的牵念,在日后的几天里那帧宁静便不住地在心底浮泛。为了不负那片夜色的美好,也为了抚平自己心绪的不安。2009107日晚饭过后,着暮色骑上单车奔向了令自己牵念不住的那片风景,找寻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

 


 

 


刚刚用了不少的笔墨记述了自己绘制两幅夜景的缘起,也是描述了自己发现风景的过程,文字应是有些啰嗦。对于初学风景的年轻人来说,学会发现风景是至关重要的。面对一片风景画者要发现什么?即是此刻自己内在的那份感动。是内在的这份感动来引领自己手中的画笔,慢慢地铺展画面、铺就情绪的。所以画风景终是要选择能够触碰到自己内心柔软处的景致加以描画的。既然没有被风景所感动也就不必再去勉强为之了,即便摹得了风景的外表但终是抓不住风景的魂魄的,只因此刻心并未在这片风景之间。如此重复多了便会慢慢减损心性的敏锐程度而使其变得钝滞了。画者是要悉心地呵护好自己的心性的,要免于俗世对它的污损,使其葆有纯净鲜活的质地,从而能自然随性地体味生命流变中的种种真滋味。描画感动,这是每一位画者必须练就的功夫。
 


 


 

 


这是09年10月1日自己在后海北沿绘制的一幅风景。白日自己在后海周边的胡同里画了几幅小画,但画面效果终是显得有些平淡少了点儿吸引人的气息。当自己迂回着行走到北沿时午后晴亮的天色此时已渐渐浸上了一层浅淡的昏黄。倦意的目光沿着小巷漫然地四下张望,自己的内心慢慢地露出一丝归家的念想。行至路口,待自己驻足思量再次行进的方向时,已现黯淡的目光此刻竟悄然明亮了,温馨与宁静乘着这明亮也缓缓地铺展开来。头顶上的白杨从空中投下几根柔曲的枝条叠错着前方细碎的树影连缀起空间的展望;眼前弯转的小巷被渐渐退去的围墙遮挡着让人有了对悠长的不禁猜想;天边一片信手涂抹的云点缀着幽静的秋意透着一丝安静被精巧地摆放在了暗红屋顶的上方;不远处静默伫立的路灯在自己的想见中也已慢慢地泛起了一层暖意的昏黄。这是我与秋色的又一次邂逅。

 



 

2009年10月2日,自己再次来到后海,来到这幽深曲折的小巷。此时的太阳已渐渐地西斜了,但却焕发出一天之中最深切的光芒,凝望着秋日的后海,映照着小巷尽头那幢略显低矮的老楼房。这映照暖红了褪了色的屋顶,暖黄了略现斑驳的白墙,也悄然暖出了老楼房内里的那股静美与端庄。此刻,自己站在小巷之中静默地观望,慢慢地品咂从这旧时光中流溢出的那份浅浅的暗香。渐渐的自己在心底也映照出了一份同样的静美同样的端庄。

 


 

 


在长春读书期间,在一次画展上遇见了导师的一幅静水垂钓的纸本作品,那画面渗出的逼人的宁静深深地触动到了自己,从此它便牢牢地印在自己的心底难以抹除了。09年9月30日自己来到了紫竹院公园,午后当自己漫步到这方被葱茏环抱的静水塘前,霎时便被眼前这片风景渗出的逼人的宁静给深深地触动了。多么熟悉的触动多么熟悉的风景啊,时隔数年它们竟在这秋日午后的静水塘前不期而遇了,自己的内心又一次柔软下来。于是这眼前的触动掺杂着那难以抹除的记忆交错着铺就了这幅小画,感动自己的同时已辨不清这感动的出处了。就此这幅小画权当是对自己往昔记忆的一次重温,更是向导师的由衷敬意吧。 



 

 


这是2009年9月29日自己在紫竹院公园荷塘边画的一幅小画。现在回想起来吸引自己动笔的当是眼前这片秋色中悄然流淌的那份宁静与谐美吧。在浅淡的笔墨间、在轻轻地揉搓
自己收获着一份内在的安然。

 


 

 

 


 

  •  打动自己的风景才是离心最近的风景,打动自己的画面才有可能感染他人。

  • 绘画的观看同日常的观看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绘画的观看是可以训练的,其实并不神秘。画者具备正常的视觉仅仅是个基础,要想习得准确的绘画观看能力尚须经过一番艰苦的锤炼。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视觉对所看到的物象都会产生一种校正的功能,这是人们对日常物象进行观看时感知经验在不自觉地起着主导作用,从而由大脑最终来做出对物象常规形态的一种判断想象,而不会认真理会或相信眼前所看到的真实。人们只是在借助眼睛而非依赖眼睛来对事物做出真实地判断。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好的空间感及对物象的客观认知,从而避免了生活中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出现。日常的观看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简单的将其等同于绘画的观看将会为画面不断地添加麻烦、增设困扰,使人的绘画视觉陷入一种困境。绘画的观看是以眼睛为主导的,讲求摆脱头脑中积累的有关于物象的经验对绘画视觉的支配与干扰,从而珍视眼前的所见。此时物象自身的长短、粗细等在头脑中业已成形的比例概念与绘画的观看已无任何关联。此刻应轻轻地关闭起视觉的经验之门,将视觉经验做以暂时性的遗忘,代之以以陌生新奇的眼光去专注于眼前的物象,从而开启真实有效的绘画视觉。学会仅用眼睛看,而并非是思考;相信自己的直觉,而并非是经验。这便是属于绘画的观看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