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静以致远 ——郑小珊的工笔花鸟画

 红豆居士 2015-06-22
宁静以致远
——郑小珊的工笔花鸟画

    《金棕榈》

    《觅香》

    《秋雨》

    贺万里 文

    初次见面,小珊兄热情地递给我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一幅写意荷花水鸟图,十分精致。这幅画构图简洁,笔墨灵动蕴含着一种温润之气、一股俊朗之质,一如他这人给我的印象。

    1958年生于扬州的小珊兄,早在1978年就已进入扬州国画院。现为中美协会员,扬州国画院国家二级美术师,扬州国画院创作室主任。

    小珊喜欢画荷。当我见识了他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后,就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印象。《荷塘入梦》、《花香无语》、《觅香》画的是荷叶擎天、水鸟伫语的满霞情景;《波光》、《荷塘秋意》、《秋塘印象》、《初霜》、《冬雾》等,画的是残荷落寞、寒禽听雪的景象。虽然是秋尽冬至,但画面中的赭红、朱砂为主的暖色调处理,却让一片片霞光慰藉了这孤寂落寞的寒禽。这或许就是小珊画荷的意象表达:他像那静悄悄开放的花蕾,像那秋尽霜经之季的残荷,像那冬寒将至前孑然觅食的禽鸟,不在意外界的喧嚣,不慕想夏日的繁茂,只默默地在工笔花鸟的自家田地里耕耘,而耕耘的回报,如同晚霞的温热与慰藉,又让他在工笔花鸟画领域不断探索着前进。

    古人云,知人以论世。就“风格即人”的西方哲人训语而论,还真是那么回事儿。郑小珊的工笔花鸟画虽然在色彩处理和肌理制作上表现出一些浓重、浑厚、斑驳的效果,然而其品质上透露给我的却是一股简洁、空旷、寂寥、静谧的气息。这种气息,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静”。小珊善于把大自然的春华秋实,转换成一种静寂的存在。秋荷在默默地耷拉着焦色尘衣,与禽鸟相对无语;冬荷只有残枝如屈铁般伸出水面,与寒禽一起,对影自怜;芦花随着秋风无声地摇摆着,把残絮吹向空中;鸻鸟,在经霜的季节里涉水而立。一切动感的因素在小珊的画面中,都反而更显现出了一股静寂的力量。这种静寂的力量如同老子所说,正是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道之所在,道法自然。道,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在这种静寂的状态中,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然力量的无穷,感受到自然之本的“静”与“无”。

    如果仅仅是把自然动态转换成一种无待之待的静与无,这还只是一种经营造成的能力而已。小珊工笔绘画的可贵在于:他的每一幅画都透着一股子静气。这静气,不是画面的形象塑造,而是骨子里所透露出来的一股可贵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宋人花鸟小品中时常可以看到、我们在明四家的绘画精品中可以觅得。在清初四王皴染积墨的山水大峰中也可以悟得。

    古人绘画追求的至境就是静气。清人秦祖永《桐阴论画》有言:“画中静气最难……全要脱尽纵横习气。无半点暄热态,自有一种融和闲逸之趣,浮动丘壑间,正非可以躁心从事也。”清人高秉《指头画说》亦云:“书画至于成就必有静气、方为神品……古大家书画中,静气亦不可多得。”静气 ,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画家最难以实现的。倪瓒、弘仁之所以备受推崇,就是其画中的静气,无人可拟。而静气的获得,是画者性情气质修行的结果,其极致状态就是创作时能够去名利欲、去浮躁心,无一点烟火气,自然就会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闲雅清润、平正中和之气隐寓于笔间,这就是所谓“画到无求格自高”。然而,在今天的诸多绘画中,我们却越来越难以寻觅静气。浮躁,是21世纪艺术市场化时代最为常见的病垢。当我见到小珊作品中透溢出来的一股静气时,不由得为之称赏。

    小珊画面中的静气,令我们想起了宋画。而小珊绘画对物象的刻画与表现,也让我想起了宋画。工笔画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对物象的严谨观察与细心刻画,并且能够将这种观察与描绘,从“物象之真”的水平提升到“物象之神”,乃至“物象之韵”的高度。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机械观察与照本宣科式的描摹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画家能够从心灵深处去与大自然相晤对,从心画的高度裁剪提炼之后,才能获得自然之韵与心灵之声浑穆一体的天籁之音。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一下郑小珊的《秋野》、《淡水》、《空谷清音》等作品。我们就会看到小珊在观察物象上的细腻,提炼物象上的概括,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的那种发自心田深层的挚爱与感动。这正是一位画家应该具备的大慧大爱之心。

    当代工笔画应该具备当代的品质。小珊的工笔花鸟,就在这方面有诸多努力。小珊的许多工笔画,具有浓郁的抽象形式构成之美,像《秋塘印象》中荷茎与漂浮于水面的荷叶之间形成的线与面的对比:《觅香》中荷叶片片充满整幅画面,构成的浑然一体的背景效果,与荷叶间一只精勾细染的黑色水鸟形成了面与点的对比;还有那些画面中所营造出来的斑驳如雪花如柳絮般的肌理印痕,形成了整幅画中重要的统领要素。这些表明小珊不仅对现代形式构成有着相当的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完美地转换于中国古典审美特意的表现之中,从而形成了既有中西合璧之质,又能充分展现中国品味的郑小珊现代工笔花鸟画。

    小珊在绘画创意与造境上的探索、不仅仅是形式意味,还有他在色彩上的刻意讲究。小珊绘画,往往以朱砂、朱膘或赭石等色彩为主基调敷染,让画面中的禽鸟与花卉,笼罩在一片温暖祥和、单纯明快的色调之中。它让寒冬的霜雨变成了诗意的歌唱,深秋的冷寂变成了温馨的慰藉。由此,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默默笔耕、甘于寂寞的画家,而且感受到了画家心灵的阳光与希望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