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经营楼中店的店主千万不能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保守思想,要主动出击,通过发达的互联网,与顾客做好互动,从而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更及时地掌握消费动态,更迅捷地把店铺的商品信息传达给目标顾客。在这种双向互动中,努力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赢得顾客的好感,赢得顾客的忠诚。总之,只要用心做好“人和”文章,楼中开小店,也有大作为。营销是关键。很多楼中店是网店的实体店,所以店主对于网络营销运用比较纯熟。为了和顾客保持密切联系,店主们要为店里配台电脑,在论坛、贴吧、微博,微信里发布广告信息;申请专用的QQ,微信公众号,把老顾客都加入到QQ联系单上,与顾客在网上直接进行交流沟通,一有新货就马上发出通知。 货品要新奇独特。楼中店的消费群体是都市白领一族,在货源上一定要求新、求独特。南京经营服装的楼中店,多选择了外贸原单服装进行经营,并加快服装的更新速度,让顾客能够第一时间挑选到独此一件的服装,进而吸引他们再次上门。 店铺要有特色。,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到与众不同的体验。要充分满足顾客的猎奇心理,为顾客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他们记住自己。服务要贴心。楼中店购物氛围一定要安静雅致,让顾客感觉轻松自在,减轻顾客的压抑情绪,满足现代社会顾客的心理需求。通过贴心的服务,赢得他们的青睐。 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乍看起来,与沿街商铺相比,楼中店栖身于大楼小区之中毫无地利可言。然而,单看店址选择,对多数楼中店而言,其存活与发展的根基就在于地利。店址选得对,事半而功倍;店址选不对,事倍而功半。楼中店对商圈经济的补充作用已经显现,但目前的管理比较无序,对其自身的信用度和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市场的筛选,楼中店的整体素质会有提升。 那么在中国,有哪些地方的楼中店比较有名,老汪带你们去领略一下。 武汉已经形成了几大成熟的楼中店分布带:武广商圈的武广写字楼、中山广场,武昌中南商圈的中商广场写字楼、水果湖广场,汉口江汉路商圈的宝丽金、中百写字楼以及街道口的鹏程国际。 银川市兴庆区和金凤区各商圈写字楼和附近住宅楼,白领和商业较集中的新华商圈、万达商圈的楼中店规模较为集中。 广州市越秀区丽晶大厦上有很多楼中店,由于店租便宜,丽晶的外贸货品跟街边店铺的相比便宜了很多。一件贴大版标的POLO衫在街上的外贸铺要卖三四百元,在丽晶只要50元就可以买到。 个性也是楼中店的一个主打卖点。天河南一路沿街的楼中店多在二楼,钻进六运小区里可以发现,几乎每栋住宅楼的二楼、三楼都散落着一些店铺,其中以服饰店、美容店、摄影坊居多。天河南一路的商业氛围一直以“小资味”浓而著称,实际上这一带的楼中店确实颇有个性,很多店铺里的装修设计都相当考究、精致,迎合年轻潮人、文艺青年的口味。 这里的楼中店在进去之前,都要先在楼下按门铃,进门也要敲门,进去之后可以安逸地躺在沙发上挑衣服、跟店主聊天、喝咖啡,整个消费过程充满人情味。这一带的楼上时装店除了外贸服装外,还有不少服装是由店主设计或本土设计师设计的。有一家店的礼服都是店主亲自设计、全手工缝制,虽然也是“定制服装”,不过小店价格公道,每件从三四百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在广州,有持续经营十几年的楼上旺铺,但更多的楼中店换手率很高,究其原因,是未能找到合适的定位。有经营多年的店铺老板向有意在楼上开店的创业者支招说,在楼上开店,最主要的是要把顾客吸引上来,这就需要店主找准卖点、形成广泛的口碑效应。比如,广州有名的Izzi Film电影生活馆,主打的是电影及相关文化产品,独树一帜,颇受欢迎。在这里既可以购买碟片回家看,也可以现场欣赏电影,还可以买到代购的港台书刊以及港澳台歌星、影星的原装大碟与珍贵的签名品。 老汪总结一下楼中店的特点: 大多开在写字楼内,如果不是熟客带着去,很难找到地方。不同的经营类型,目标客源却是相同的,以熟人或朋友为基础,采取人托人的办法,树立良好的口碑是经营成功的关键,高性价比、良好的宣传手段和服务态度,是楼中店制胜的法宝。 租金相对较低,既做展厅,又做店面,还能当仓库,一举多得。 经营内容独特时尚,装修富有特色。 随机顾客少,主要靠口碑宣传,一般形成固定顾客群后,才能赢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