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除情绪障碍 让孩子找回天真

 tuzididie 2016-05-02

编辑动机
  孩子本该天真烂漫,可是由于学业压力过大、竞争氛围变强的因素,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遭受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据2006年本市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结果推算,本市目前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有25万人。青少年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已经由1985年的8.3%上升到2005年的15.6%。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作为家长,该如何及时发现并积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稿件统筹 邓晶龙

  现状

  情绪障碍

  困扰孩子

  天津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孙凌告诉记者,从接诊情况看,近两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由原先的行为问题困扰为主转变为情绪障碍者居多,多动症、躁动症、品行障碍的孩子少了,而抑郁、躁动、强迫等令家长担心的孩子多了。有情绪障碍的孩子多集中在初一至高三这个学龄段上,占所有发病孩子的80%左右。

  解读

  建立家长课堂  及时发现孩子心理问题

  孙主任说,孩子情绪障碍增多的现象,当然与竞争激烈的学业密切相关,来自于老师和家长们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学习的高要求、同学的不认同、家长的打骂,这些都让还未学会自我调节、认知系统尚未建立的孩子们手足无措,从而将情绪内化,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一些学生会因为考试失利而痛苦或者拿起小刀在自己身上划道道,以此发泄;还有些学生患上学校恐惧症,一到周一就低烧病恹恹,而只要家长宣布不去上学,就会立马好起来。这些情绪障碍长期积累就会演变为心理问题,需要药物配合治疗。”孙主任说。

  今年本市开展相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等能力的培训,组织安排市内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开展对口支援,消除精神卫生服务“空白”地区。市精神卫生中心今年将推进精神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工作,以市安定医院为活动地点,建立家长课堂,每周日上午向希望咨询孩子心理问题的家长开放,“家长课堂”将会对孩子各年龄阶段发育特点、儿童心理问题、儿童早期发病表现、儿童精神类常见病等问题向家长作出系统讲解。同时,对于孩子已经康复的家长,安定医院还将成立“家长沙龙”,由已经康复孩子的家长来自发组织故事会、联欢等活动,以此为孩子提供交流平台,医生只起到督导作用。

  个案

  孩子表现异常

  切莫讳疾忌医

  琼琼(化名)今年14岁了,一年前他突然间变成了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上课时他不认真听讲,回家后也不做作业,行为改变不思进取。妈妈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她觉得这或许只是因为孩子天性爱玩,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琼琼身上的问题并没有就此止住。琼琼开始变得不爱与人交流,睡不着觉,有时还会自言自语,甚至还出现了幻听幻觉的现象。虽然琼琼已经异于正常孩子的表现,但是妈妈并没有多想,她认为孩子一定是学习压力过大,才会如此。于是她给予了孩子更多的呵护,洗袜子、打漱口水、叠被子等所有的生活琐事全部大包大揽过来,不让琼琼受到一点劳累。而后来琼琼的思维却变得越来越离奇:家里的饭菜是“放了毒药”的,同学是要“整”他的,路上的行人是在“嘲笑他”的,总之在琼琼的世界里一切都变了模样,他觉得所有的人都要害他。看着孩子离奇的变化,妈妈也慌了神,她认为孩子一定是被什么东西“附了身”,于是她开始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看“大仙”……哪种方式都不能让琼琼有所改变,最后一家综合医院的医生提醒她,可能孩子得的是精神科的疾病。

  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孙凌告诉记者:“孩子得的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接诊时,离孩子发病已经有1年左右的时间了,可是由于家长难以接受,从不往这方面疾病来想,差点耽误治疗。对于孩子来说,发病的年龄越早越难以治愈,如果有家长发现孩子有异样表现,一定要尽快为孩子做检查。琼琼接受两周药物治疗后,现在病情已经基本稳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