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招法与劲力的关系(之二)

 静心尽意来 2016-05-02

太极拳招法与劲力的关系(之二)

太极拳劲力

中华武术杂志 · 2016-01-20 15:09

太极拳招法与劲力的关系(之二)





曾乃梁:招法劲力紧密相连,不可分离 

  太极拳的招法就是太极拳的技术和动作,也就是技法。太极劲就是劲道、内劲。我认为,劲力,或者说是太极劲,是离不开招法的,而招法也离不开劲力,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招法是有形的,是有技术规格的;劲力、劲道是无形的,内在的。招法和劲力是内外关系,它们要内外相合,不可分离。

  太极拳是大众普及性非常好的运动,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它在传播中就不能离开科学原理,我们要科学地练习太极拳,也要用科学来解释太极拳。我认为,太极拳的招法和劲力的关系是“劲力存在于招法中间,招法通过劲力来体现”。如果没有招法,劲力就失去了载体;如果没有劲力,招法就失去了灵魂,软绵绵的,还不如体操动作。因此,太极拳的练习应该是劲儿不离招,招不离劲儿,或者是劲儿不离法,法不离劲儿。

  太极拳的拳势动作虽然很多,但是技术上主要有八法:捋、挤、按、采、、肘、靠。实际上,太极拳还应该包括踢、打、摔、拿。武术中的所有技击方法,太极拳都有,除此之外,太极拳还多了八法,这是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另外,太极拳的技术还有步法是进退,眼法是顾盼,身法是中定。这就是太极拳的十三势,也是太极拳的基本技术方法。这个太极十三势在拳势套路中都有表现,拳势动作虽然多彩多样,但是,都离不开八法、五步这个十三势。太极拳的流派也很多,尽管动作不一样,但是在八法、五步上是一致的。这就是“和而不同”。这太极十三势就是太极拳的招法。

  太极拳的劲儿,就是劲力、劲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力量。太极劲是离不开肌肉的力量的,但是,传统上都叫劲儿,认为劲儿比力要灵活、灵巧。练太极拳不能放松到没有劲,这就是懈了;但是,也不能僵硬紧张。要松而不懈,柔而不软,刚而不僵。我认为,太极拳所说的劲儿,就是一种整力、灵巧的力量,而不是拙力、僵力、局部的力。

  太极拳的招法和劲力是紧密相连的,劲不离招,招不离劲。招是有形的,劲是内在的。有形和内在高度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内外合一。这就是太极拳的内外合一。如果没有外形招法动作,劲力也就无从体现,那种意念打人、隔空打人的说法是玄虚的,不可信的,也不利于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我们研究太极拳,不能神秘化,要科学地阐明招法与劲力的关系,这样才能学好太极拳。

那么,如何练好太极拳的招法和劲力呢?我认为要做到四点。

  一、招与劲相辅相成,劲力藏于招法之中。太极劲力是通过招法来练习的,也通过招法来体现。《太极拳论》中说:“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讲述了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太极拳的练习有四个阶段。一是招法练习要做到形正,就是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做到立身中正。形正了,神意才能舒展。因此,形正,是太极拳练习的基础,是太极拳劲力的外在表现。二是招熟,就是动作熟练。动作经过千锤百炼,熟练了,才能体现出内里的劲力,也就是俗话说的“拳打千遍其理自现”。熟练了以后,才能达到懂劲。三是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达到懂劲,也就是懂得合理地使用劲力。用现代生理学来解释,就是该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该用力的肌肉放松,这就是巧劲。四是神明阶段,所谓的神明,就是融会贯通的意思,融会贯通以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无论什么样的动作都合乎规矩。这样在推手实战中就能出奇而制胜。

  二、阴阳相济,合理用劲。《太极拳论》中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阴阳在太极拳动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虚实。太极拳的动作离不开虚实、刚柔、进退、含展、开合等等,要在动作开合、虚实上体会太极拳的拳势动作,然后进一步体悟动作中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的阴阳相济的太极拳劲力。武禹襄讲“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劲力“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讲的就是太极拳合理用劲的方法,这样才能发出整劲。太极拳的劲儿,一个是巧,一个是整。所谓巧,就是能够引进落空,蓄而后发。所谓整力,就是周身能发出整体力量。要练出整力和巧劲,要由松入柔,由柔入沉。初学太极拳,容易出现的毛病一个是软塌无力,没有劲;另一个就是僵硬拙力,以为自己在体现太极拳的劲。这两种情况都是没能正确地使用太极拳的劲力。

  三、狠抓基本功训练。现在,很多人没能练出太极劲,甚至说练的是太极操、太极舞,我认为这是由于没有练好基本功。如何练出太极劲呢?就是在外形动作规范正确的基础上,练习基本功法,比如桩功、步法、平衡、弹抖发劲等等。太极拳不仅仅是柔的、慢的,它是练时慢,用时快;有的太极拳,比如陈式太极拳,是有很多发力的动作的。因此,练习太极拳也要练习力量,要加强肌肉的力量。比如武术专业运动员,都有力量训练的内容,专门训练身体的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动作中的劲力。太极拳的下肢负重比较重,长期练习能够增强功力,上肢运动量不够,就要进行一些辅助功法的训练,以提高上肢力量。民间的太极拳训练,也应该适当增加一些身体素质的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功力。传统武术中有许多练习基本功的方法,有练习腿功的踢腿、摆腿、压腿、耗腿、溜腿,也有练习腰功、臂功等,我们都可以采用。

  四、多推手,练听劲。太极拳的劲,不仅仅是蓄劲和发劲,还有听劲。听劲就是侦查对方的动态,了解对方劲力的虚实、大小和方向等等,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在推手中,要很好地体验“引进落空合即出”。只有引进落空了,才能四两拨千斤,借力打人。人的本能是遇到力量就抵抗,推手训练的是化解对方的劲力,以柔克刚。通过推手训练,学会柔化,练出活力巧劲。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柔克刚,做到这一点,就要以圆破直、随中求变、边化边发。太极拳吸收了其他拳种的优点,形成了自己以柔克刚的风格,而要实现以柔克刚,就要能够听劲,做到沾连黏随、不丢不顶。

  总之,我认为,练习太极拳做到如上四点,就能练出太极拳的功夫。太极拳功夫是劲力的体现,是通过不断练习磨练出来的。再好的训练方法,没有经过苦练,也是很难出功夫的。太极拳是劲力和招法的结合,所以它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理解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的劲力和技法。


中华武术杂志(zhwsz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