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畸形病!原来暗藏大玄机!

 S丫Q 2016-05-02

?????

老刀注:本篇介绍草莓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一、草莓畸形原因

1、温、湿度不适宜

低温、高温或高湿的环境,都易引起畸形果的发生。在天气晴好、温度适宜时,花瓣在早晨很早就能开放,数小时后开始开药,露出花粉,在此期间进行授粉受精。而在低温条件下,花瓣不能充分张开翻转,雄蕊开药不好,不易受精。同时,当空气湿度过大(高于80%)也会影响授粉受精,对花药开裂、花粉发育都不利。覆盖黑色地膜时,温度过高可引起畸形果。

2、施肥不当

虽然草莓生长需肥量大,但基肥施用量过大或是现蕾至开花期追施尿素等氮素肥料过多,就会促使草莓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分化的花芽中壮芽少、弱势芽多,营养要素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浆果发育差,畸形果多。开花期氮肥偏多而缺硼,生长点中植物生长素含量提高,使花芽在即将分化前生长点呈带状扩大,有两朵以上的花同时分化,致使2-3枝花梗同时开花而形成鸡冠形果、双头果或多头果。

3、光照因素

草莓花粉在开花前14天内形成,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光照不足,会降低花粉的发芽率,影响受精,产生畸形果。

4、花期喷药

在草莓花期喷药,药液会阻碍花粉发芽,且伤害授粉昆虫,使畸形果比例明显增加。草莓靠昆虫传粉,有时即使在适于授粉、受精的温度范围内,由于施药不当杀死了传粉昆虫,或花朵中花蜜和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虫,都将影响授粉、受精而产生畸形果。

5、授粉不当

在开花授粉期,温度低于10℃或超过40℃,均不利于授粉,使受精不良,会产生各种畸形果。

二、几种草莓畸形果

1、草莓乱形果

【发病原因】  ①品种原因:草莓一般是雌雄同株同花,但也有的品种是雌雄异株;有的虽是雌雄同株同花的完全花,但有不同的育性;有些品种易出现雄蕊短、雌蕊长的花,且花粉粒少、发芽能力弱,不易授粉;有的第一级果序是无雄蕊的雌花,也会因受精不完全而发生畸形果。

②花朵级次。低级次花易出现雄性不稔,高级次花易出现雌性不稔,但前者只要有良好花粉就可正常坐果发育,而后者却不能坐果或坐果不良。一级序花一般正常果占90%以上,畸形果占5%左右,不坐果的很少;二级序花一般正常果占80%~90%,畸形果占5%~15%,不坐果的占5%左右;三级序花一般正常果仅占60%~70%,畸形果和不坐果的各占15%~20%。其主要防治措施为疏除易出现雌性不稔的高级次花,可明显降低草莓畸形果率,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及果实品质。

③在草莓花芽分化期遇到25℃以上或5℃以下高温或低温,则使花芽分化受阻,形成畸形花,进而发育成畸形果。

④在开花期温度低于5℃或光照不足也会使花粉稔性(具有发芽能力)降低,授粉受精不良形成畸形果。一般果实膨大期在低温时易形成长、柔软肥大的果实;在温度过高或调节剂浓度高或重复使用易形成尖顶果;植株生长势或根系受损造成养分、水分吸收受阻差形成的圆形果。

⑤开花结果期温室内相对湿度大于85%以上,花药不易开裂,子房授粉不完全,也亦使果实变形,形成畸形果。一般草莓花药开裂的最适湿度为30%~50%,柱头受精和花粉发芽的最适湿度为50%~60%,湿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花药开裂,造成不能授粉受精或授粉受精不良。

⑥不同品种间差异性较大,自花授粉能力差,育性差,易出现畸形果,35℃的低温或0℃以下的高温易使花粉发芽受阻,且高温又缺乏媒介昆虫。或喷施药剂导致花粉的发芽力降低而引生局部果面上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其四周果肉不膨大,果面凹陷成不受精畸形果或凹凸果。

⑦一般现蕾到开花期土壤干旱或浇水过多、过勤,易形成畸形果,以不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为宜;果实膨大期需要较多水分,应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而果实成熟期则需适当控水。

⑧根系吸水吸肥障碍或缺少磷、钾、钙、硼等各种营养元素,或水分和营养供求失调,导致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畸形果。

2、双身果与鸡冠果


草莓双身果

在一个果柄上长出两个相连的草霉果实,称“双身果”;一个果柄上长出三个以上的草莓果实,为鸡冠果,也称“荷包果”。

【发生原因】  ①花芽分化期遇到持续低温或光照不足,造成花芽分化异常。

②开花期缺少钙、硼等微量元素会引起草莓花器发育不正常。

③在果实膨大期土壤过干、过湿,根系吸水吸肥障碍或缺少磷、钾、钙、硼等各种营养元素,或水分和营养供求失调,导致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畸形果。

④生长期温度、光照失调,或氮肥施入过多,地上营养生长过旺,根冠比例失调,或植株生长势弱,营养物质形成少,或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草毒花芽分化异常,导致花器官细胞分裂失调形成畸形果。

⑤生长前期氮素过多或硼元素缺乏,生长点中生长素含量过高,花芽分化前生长点呈带状扩展,或花芽分化时两朵花或两朵以上花一同分化,或现蕾时伸出的相连的2~3朵花一同开放受精,就构成鸡冠果或双身果等。

3、种子浮出果面

【症状】  草莓的种子大,局部凸出浆果外表,且果形偏小。

①浆果发育进程中,遇到低温干旱,或地温低,干旱或湿度过大根系受损,生长发育受抑制,果形变小。

②从青果期或白果至着色前,由于土壤或植株缺水或连续高温干旱,浆果不能充分膨大,导致种子浮出果面。

【防治措施】  ①选择育性高的品种。目前的栽培品种,有的是雌雄异株;有的虽是雌雄同株同花的完全花,但有不同育性;有的易出现短花序花不易授粉;有的第一级果序是无雄蕊的雌花,因受精不完全而发生畸形果。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育性高的品种,提高授粉、受精率。

②科学施肥:重施有机肥,提高地温,及时补充钾、钙、硼肥,如嘉美核动力。生长实践表明,在有机肥大量施用的基础上配合钾、钙、硼肥,不但可以使草莓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外,还能明显减少甚至杜绝草莓畸形果的出现。

③环境调控:进入开花坐果期,要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和水分管理工作,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不要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浇,不要一次施肥过多,要掌握少量多次、营养均衡的原则。

④施用激素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浓度,可以有效防治畸形果的发生。

⑤在草莓生长期要喷施3-4次全营养黄腐酸肥料(如嘉美海力宝)能促进果实着色,防治营养不均诱发畸形果。


三、草莓畸形果预防措施

1、防治草莓畸形果,要以预防为主,除了选好品种,在主栽品种中混栽一些花粉量多的品种外,还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畸形果发生的几率。

2、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特别要配施适当比例的磷钾肥,及时补充钙、硼等元素,并控制土壤水分,降低植株的吸肥能力。

3、调控湿度温度。草莓在花期对温度湿度反应较敏感,相对湿度在40%左右时花药开裂和发芽率高,温度在17℃~35℃的范围内对花粉的活动和传播有利.因此,要适时打开通风口通风,控制棚内湿度不超过40%;最低温度不低于5℃,最高温度不超过30℃,白天控制在25℃~28℃。另外还要注意,开花后要做到地表不干不轻易灌水。

4、抓好相关配套措施,采取辅助授粉技术。可在大棚内放蜜蜂一箱,增加授粉几率,也可以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是花药开裂盛期,这个时段采用人工微风辅助授粉,如人在走道快速走动,或用扇子扇风等。

5、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禁花期用药。草莓开花前应彻底防除病害,开花后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及花序,以控制病害蔓延,避开花期防治病虫.如必须防治,可改用烟雾剂。

6、及时疏花疏果。应经常疏除老叶、无效腋芽,摘除形状十分异常的畸形幼果,为草莓正常生育改善光照条件,并利于养分集中供应,提高果重和果实品质。

本文章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原创,有转载者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