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抹不去的南市记忆

 旱萝卜 2016-05-02

抹不去的南市记忆

----南市回忆之“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编者按:本文作者在上一篇文字“记忆中的荣吉大街”中详细回忆了荣吉大街。而在南市,无论是时光的流逝还是建筑的消亡,抹不去的记忆已经深深地植入脑海......


除了家门口荣吉大街,南市更多的乐趣来自错综复杂的街道里巷中的一个小摊儿、一口小吃、一家小铺。


南市那么大,咱们去看看!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牵动我们共同过去,记忆它不会沉默……”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5:05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 来自天津记忆

东仁巷

这胡同太重要了,去厕所就得来。它的主干街道西起东兴大街向东南不通,中间有个分支通荣吉大街。厕所就在主干与分支的交口,厕所旁边还有垃圾桶。厕所是水冲式的,已经比旱掏式的先进多了。但不是现在这种独立结构的,各蹲位下面是通着的,一天来人放水冲一次,从一边放水,把粪便冲走,冲到女厕那边最后流到化粪井里,等专门的车来吸走。改造以前是水泥地,男女厕之间的墙上部还是通着的,鸡犬相闻……各蹲位之间也没有遮挡。改造以后冲水不用人来了,直接打开自来水冲,但是下面结构没变。男女厕之间也完全封闭隔开了,蹲位之间也有了隔板,贴了瓷砖。算是南市地区改造比较早的厕所之一。

 

厕所后面是和平环卫局第四清洁队,大伙叫它“扫道四队”,姑姑在这里当过清洁工。这里的清洁工每人一辆绿三轮车,车上放着大扫帚,负责南市地区的路面清洁工作。当时扫道的女工居多,一到上下班,环卫车几乎占满了胡同,排队等着进出,环卫工人们在车座上大声笑骂着,仿佛缓解着一天的疲劳。

 

四队旁边是新大楼,六层的居民楼,五六个楼门吧,在这周边一片平房中间鹤立鸡群。奶奶退休后就在这里的居委会工作,我记得就叫东仁巷居委会,在某个一楼,直对着楼门的单元。当时的居委会都是退休后的老太太,印象里有个姓任的奶奶,因为姓比较特殊记住了。居委会忙的时候多,各种繁琐的事情,居民、街道工作人员、警察进进出出的。隔着两个楼门早期有个幼儿园,就在楼下用铁丝网圈个地方给孩子们活动,里面有些滑梯什么的,堂弟就是在那上的幼儿园。从新大楼两边都能到东兴大街。


下图:东仁巷(摄影 张建)

 

小学的一个小伙伴住在这个楼里,从扫道四队过去第一个门,六楼顶楼。我记得当时我俩使坏,趁楼下没人从阳台拿盆往下倒水,看着水从半空中碎成水花,觉得可好玩了,算是对流体力学的启蒙吧。近几年联系上他,才知道已经是我市非著名相声演员了,在某知名相声会馆演出,还在我市电视台参演了一部相声剧。奶奶还记得他妈妈当初在永元德卖馒头。因时间关系,也没去看过他演出。有机会一定去,也祝他演艺事业顺利、家里人都好。

 

东仁巷里除了各种大杂院,与新大楼相对的是一个老木楼,在厕所一直往东走,去过次数不多。觉得就是立体的大杂院,或者叫大杂楼吧。从那边有一条特别窄的胡同可以出来,到荣吉大街的燕乐歌舞厅旁边。

 

东裕巷、东福巷、东善巷

这几条胡同是上学的必经之路,也有几个同学住在里面。从荣吉大街永元德旁边进去是东裕巷,还算挺直的胡同,一直往南通到慎益大街。进胡同右手就是永元德的后门,厨房和库房门。走到一个交口,与其相交的就是东福巷,右拐通到东兴大街。交口的地方有个水铺,一个老爷爷经营着,周围的人早先家里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时候,从这买开水,天天蒸汽缭绕的。我没买过开水,不过他家卖一种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几分钱,老爷爷打开一个铁饭盒,里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面粉里,拿一块有时候给你直接放嘴里,酸甜的,一路咂着味儿就上学去了。前面一个交口与东福巷平行的是东善巷,从路口右拐也通到东兴大街。


下图:东善巷(摄影 张建)


慎益大街、永安大街

和荣吉大街基本平行,也是有很多商家,也有很多货摊儿的一条马路。从建物大街进来,最显眼的招牌是永安旅馆,应该是在慎德里胡同口。两边店铺有银行、百货店、布店,很是热闹。


下图:永安旅馆(摄影 王泰)



南侧群英后胡同口,有一家白记饺子馆。它是后开的,那里原先是永安街回民早点部。

 

北侧东裕巷胡同口是幸福文具店,上小学时的文具都来自于此。各种文具批发市场是中学以后才开始有的。我记得是绿色的木门窗,大玻璃窗,里面卖各种铅笔、橡皮、电光纸、皱纹纸、草纸、练习本。

 

前面快到街口有一家卖皮带的,有一阵子时兴各种皮带扣。不管是大老爷们还是小孩,都得弄几个皮带扣天天换着系。到东兴大街口,南面是一家食品店,北面是前进茶叶店,把着角,很大的门面。

 

从这到玉清池,是这条街最热闹的地方,两边摆满了货摊儿。路口西北角什锦斋的大牌子最高,小时候不认识锦字,以为是棉,念做“什棉斋”,还想呢,为什么叫什棉斋呢,什棉是什么东西……往前走一家小百货店,麻雀虽小卖什么的都有。记得在这买过电池、手电、松紧带……

 

店门口有一家书摊儿,有一阵子时兴三维立体画,满大街都卖,买回来全家盯着看得头昏眼花的,同学之间还互相换着看。最开始时不会看,后来知道斗着眼就能看出来,哇塞!感觉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从此打开。旁边是我最爱的玩具摊儿,架子上一个铁网子,各种玩具包装盒就挂在上面,风一吹晃晃的,可诱人了。各种玩具枪、BB弹、变形金刚,后来的四驱车都是从这买的。这俩摊儿斜对面是卖磁带的。木架子排满了当时最流行的专辑,大录音机往外放着。只要一拐上这条街口,小虎队、郑智化、红太阳专辑等各种歌声就能感染着行人跟着唱。那些磁带估计就算留到现在也听不了了,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啊,故意不给人留下一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强烈不喜欢现在这种互联网免费下载的模式,方便了获取却扼杀了创作,对流行音乐的打击是釜底抽薪似的。而且留不下实物,也并没有提高音质。“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下图:建物大街与慎益大街交口(摄影 张建)


到玉清池斜对面连着有两家书摊儿,机器猫从开始的42卷版,到后来的大长篇版都是从那买的。印象里一路涨价,到最后也没集齐。寒暑假在家没事儿的时候就一遍一遍的看,看过无数次都爱看,到现在书页都黄了,都翻掉页了还珍藏着。那时候还跟堂弟、同学买过圣斗士、乱马什么的,包括后来的汽车相关的杂志。

 

玉清池那楼到现在还在,太不容易了。小时候家里没法洗澡,玉清池就是离得最近、最常去洗澡的地方。那时候跟着大人和堂弟,从家出来路过永园春食品店买两袋太阳锅巴,五香味的,然后到玉清池,买牌儿,进去以后自己找换衣服的床铺,床头有柜子放东西,伙计拿一老长的大铁钩子扔过来个大柳条筐,把衣服放里面,然后进去里间大池子洗。洗完以后裹着浴巾出来,坐那床上喘口气落落汗准备穿衣服,冻得哆里哆嗦的,肚子也饿了,把锅巴掏出来一吃,哎呦,幸福死了……

 

过了荣业大街,因为南面是食品街、旅馆街,就剩北面一溜门面了,反倒显得不那么热闹。印象里只有到南门外大街口,有一阵子一家卖羊肉串的特别火,大钎子串着,前面插钎子的筐插到快一人高。

 

广兴大街、建物大街

广兴大街北起南马路,这样说容易乱,那就还是从荣吉大街为基准,分别往北往南说。

 

先往北。从荣吉大街口往北,右手燕春楼后面有一家裁缝铺,走到小广兴里胡同口,是一家早点铺。小时候打豆浆、老豆腐、云吞、锅巴菜、面茶……这些天津老味儿的早点都是从这买的。跟奶铺一样,排队都从里面排到马路上。对面是京津旅馆,招牌横挂在路中间,印象深刻。


下图:广兴大街(摄影 王泰)


 

过了小广兴里胡同口,往前不远是煤厂,家里每年冬天要来这里提前订蜂窝煤,工人拉着板车给送到家。一直到南马路两边大多是住户。

 

回到荣吉大街口,往南,左手是南市照相馆,小时候这是家里照相的选择之一,记得是白色木门窗,显得很温馨。往前走是一个三角分叉,左面是大兴街,右面是窄小的西场后胡同,这块三角的地方记得好像是个泵站,栅栏围着各种管道。然后是垃圾站,几乎是南市地区最大的垃圾站了。对面有一家卖羊汤的,每次放学路过闻着香味。大兴街的这个路口才是广兴大街与建物大街真正的分界——由于路上没有明显的标志,很多人以为它俩是以荣吉大街为界。再往南就是建物大街了,那里有我的母校,建物街小学。

 

依着地势,建物街小学的校园就是一个大三角,水泥地,没有篮球架子也没有足球门。反倒有个校办工厂。一堆铁工具堆在一角,还有一个铁杆儿,一直通到二楼。有调皮的孩子能从杆上爬上二楼,跨过护栏进教室,或者从二楼直接溜下来,不过让老师逮着就是一顿臭数落。临街的是两层楼,操场对面是三层楼,成一个尖角挨在一起。操场边上有水房,可以打水热饭。


下图:建物街小学(摄影 郑志刚)


当时的班主任成老师教语文,一直带我们班到小学毕业,也是她上班当老师以后带的第一届学生。这一半年联系上了,成老师还在和平的一所知名小学教语文,竟然都到了快退休的年纪……想必这么多年也是桃李满天下。很惭愧最近才去看她,祝她工作顺利一切都好。丁老师是我的英语启蒙老师,那会儿刚开始从小学普及英语,她的教学方式非常现代西化。她让大家从家里拿来各自最喜欢的玩具,然后课堂上一个一个拿出来告诉英语怎么说,很自然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丁老师拿出我的老鼠玩具说出mouse的情景。希望能够再次联系上丁老师,我要谢谢您!我这个学生现在英语水平还可以,您对我帮助很大,而且兴趣不减当年时您教我mouse的那一刻。数学老师是上海人,脾气不好,但是非常认真,对同学的要求就像对数学一样一丝不苟。总爱说一口上海普通话“看你把这道题算得支离破碎!”,很有意思。现在还有建物街小学,但是搬到了升安大街西端。

 

下图:为了看小红花,同学留存至今的作业本。



过了建物街小学,一直到多伦道,除了中间路过的一个市场和庆有东里那独特的二层连体楼以外,因为去得少,印象不深了。

 

东兴大街

跟建物大街平行,也是最北边到南马路。为了清楚,还是以荣吉大街为界走起。

 

从荣吉大街往北都是市场,过了增兴德,先是一家卖花生果仁的,炒得特别香。然后一直有一家卖羊肉串的。他家是小串,奶奶不吃羊肉,但是有时候会特意给我买几串。然后两侧就都是市场摊位了,只记得东仁巷新大楼和小广兴里之间是卖水产的,水发海参、水发鱿鱼、玉兰片。

 

从荣吉大街往南,右手最显眼的是南市商场。也是凹进去一块,以前门口适合放自行车。没少进去过,真不记得里面都卖什么的了,就记得人多,冬天深绿色的大棉布帘子特别沉,后来关门得早,着实令人唏嘘。

 

南市商场旁边就是在很多老照片里出现的语录墙。最开始的时候被各种摊位、架子、遗弃的三轮车挡着,人们来来往往的都不会注意。南市里像这种历史文化的遗迹很多,拆迁嘛,什么也没有留下。语录墙旁边是公厕,门开在旁边胡同里,也是改造过的水冲式,比较大,位置多,东仁巷厕所人多的时候就得跑到这来。厕所旁边就是东兴街小学。


下图:东兴大街公厕(摄影 柳生云)


 

语录墙的对面是邮局,买邮票、买信封、寄信、收包裹。那会都是在家写完信折好,家里要是没有信封邮票,就去邮局现买,邮局桌子上提供浆糊,粘完用嘴吹吹用手压压,扔到大邮筒里。桌子上的浆糊、进门左手边的公共电话亭,都是这种老式邮局的符号。

 

邮局旁边,东善巷胡同口就是现在名气很大的欣乐糕点店。我记得欣乐也是后来才有的,有欣乐以前,南市居民买糕点都是去和平路桂顺斋的。开始就是一个小店,前店后厂,因为糕点新鲜、软、不齁甜、价格实惠,慢慢扩大,卖出了名气。南市拆迁后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下图:语录墙(摄影 张建)


过了东善巷胡同口,有一个货摊是卖玩具的。记得在他家买过四驱车和配件,马达、龙头凤尾。往前走到慎益大街口,右手是一家配钥匙的。过了慎益大街,左手是群英剧场。再往南走右手是原东兴街二小。东兴大街到华安街为止,是一个丁字路口。

  

大兴街

一条斜斜的马路,较短,一端是建物大街口的泵站、垃圾楼和厕所,一端是清和大街芦庄子口。过了泵站这边,左手是街道办事处,里面是有个小院的木楼,样式和设计很讲究,不知以前是什么用途。街道办旁边是北方旅馆,对面是华北旅社和大兴街小学。往前走是房管站,家里屋顶漏雨来这里反映过几次。快到清和大街口这边也是很热闹的,各种卖东西的。路口是一家副食店,门口也有卖菜的。但是对于我来说,芦庄子就是另一个能买到玩具的地方。路口一角有一家玩具摊,手枪、四驱车、砸炮、小袋的无花果、大大泡泡糖、后来新出的大大卷都是从这买的。

 

这家还卖玩具兵人及各种配件,小人各部分都能拆开,硬塑材质,主要连接都靠躯干部分,前后两块,用后背中间的螺丝固定。头和胳膊都卡在相应的位置,能活动,胯部是单独的,下面两条腿有一个金属钩,穿过胯部从腰伸出一根黑色的胶皮筋,套在躯干的螺丝位上,各关节活动自如。手部用的料比较软,可以卡住各种枪、手榴弹等武器,脚底下有两个孔,可以卡住滑板等配件。头上可以卡住帽子,身上还能背背包,胳膊腿上都可以卡配件,可谓全副武装。周边配套的产品很多,甚至还有汽艇。任何部位摔坏了都能自己换。那会儿时常玩的小人就有五六个,配件一大塑料盒,玩打仗游戏能玩一下午。搬家竟然都扔了!都扔了啊……此处省略15000个哇哇大哭的哇字……

 

现在马云家叫1:18兵人,但是结构跟以前不太一样,配件的枪什么的做工也不一样了。 哎,万能的网友谁还有以前留下的,发个照片吧……

 

和平路

这里只表从东南角到百货大楼这一段,因为这一段跟南市相连,而且现在和南市一起,几乎消失掉了。从东南角出发,左右两边一起说。

 

右边过了闸口街的小口,就是鼎章照相馆,小时候家里的一些纪念照、集体照都是在那照的。照相馆门口有一个公共汽车站,挨着一溜有药店、体育用品店、乐器店、书店。快到荣吉大街老美华口的地方是中华曲苑。这门口有一阵子开了一家日本超市,叫佐佐木,当时觉得里面卖的东西很新鲜,后来倒闭了换了别的商家。斜对面是同庆后居民楼底商,记得很多是卖工业用品的。


下图:原和平路的鼎章照相馆(摄影 王泰)


过了荣吉大街口就开始热闹起来,右手是人民剧场,在那看过《喋血双雄》,周润发演的枪战片。最后周润发两眼被打瞎的形象当时觉得够吓人的。还在那看过三大战役其中两部,另一部是在南市影院看的,都是学校组织的。

 

人民剧场旁边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橱窗里摆着各种运动服、足球。在那买过口琴、英雄钢笔、后来的2B铅笔。文具店旁边是家具五厂门市部,印象里家具样式更新还是挺快的,总摆出不同的样式来。


下图: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摄影 王泰)



这几家店的对面有飞鸽自行车厂门市部、海鸥手表厂门市部、缝纫机厂门市部,这些当初天津享誉全国引以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这开店,足见这位置的重要性。还有天昌酱园。这家的咸菜好吃,总买小黄瓜、小葫芦,现在一提酱菜就是六必居,哪还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酱菜呢?这一侧印象里一直到多伦道,都是各种眼镜店,中间夹杂着一家复印机店、一家渔具店有印象,然后有印象的就是胜利公园了。胜利公园很小,就是现在苏宁和万达中间那一块儿地方。这么小的公园也有假山有喷泉,有月亮拱门,有大片的月季花坛。有一阵时兴练香功,我还在里面跟大人比划过一阵子,一有香味了大伙就喊“香!香……”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回到和平路右手这一边,过了家具厂门市部,有鞋店、有大华服装店、光辉药店,这些商店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收钱的方式,算到现在也是奇景。每个柜台根据顾客挑选的结果开一个票,然后顾客把钱给售货员,售货员把钱和票挂在头顶位置的钢丝索道上,手动的用手推,电动的按电钮,票夹子就顺着索道飞到收银台那去了。银台核对完金额,给票据盖章,然后又顺着索道飞回来。商店里本来人就多,再加上满屋子飞票夹的情景,更显得繁荣热闹。往前就是桂顺斋,桂顺斋原来就在这个位置,拆迁以后才迁到现在的福安大街上。

 

往前走就快到百货大楼了,当初记得离百货大楼越近,人越多,人行道都挤满了。

 

下图:和平路上的百货大楼(摄影 王泰)



说到人行道,说说以前和平路的样子吧。以前和平路一直到劝业场、渤海大楼都是可以走车的,两边绿色将近一人高的铁护栏,把机动车道和两侧商家所在的人行道隔开。人行道上,大树的树顶向路中央合拢,只露出一点天空,树干一个人都抱不过来。和平路的升级改造伴随着拆迁,和平路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大学时一场演出,我出了个节目叫三句半,其中一句是这么写的:

 

天津金街和平路,

宽敞明亮又醒目,

设计存在大失误,

----没树!!!!

 

又提到城市规划设计者们,就算不考虑市民逛街、不考虑绿化,你们考虑过那些大树的感受吗?

 

南市食品街

有印象的时候它就在那,特别新,地砖特别亮、特别滑,整体透光的顶棚特别新鲜,二楼的汉白玉栏杆特别白。能想起来的店,从慎益大街,就是北门进去右手有一家卖冰淇淋球的,奶油的和巧克力的,还能买俩色俩味的,想起那味道就词穷了,美味+幸福到没法形容。龙嘴大茶壶的茶汤很少喝,因为觉得跟家里买的油茶面差不多。二楼的三毛餐厅简直就是外国一样,看人在里面买蛋糕过生日羡慕得不行,印象里好像也没在里面过过生日,进去吃过冰淇淋,现在想应该是那种巴菲的杯子装上来的,奢侈到极点了。从旅馆街那门出去,和旅馆街之间的空地,夏天的晚上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各种卖小吃的,吹糖人、捏面人、画糖画、拔糖、药糖、卖玩具的、放风筝的、卖艺的、遛鸟的、下棋的……夏天能在那玩到很晚才回家。吹的糖人比较便宜,好像总买,面人不能吃不总买,糖画看的时候多,买的时候少,转那个转盘,转到什么人给画什么,举着回家半路掉地上了。拔糖总买,两跟棍子把糖都转到发白了才吃,有时候也掉地上。看过卖艺的吞铁球吞宝剑,不知道是道具还是高手在民间的真本事。看有一种遛鸟的有意思,黑色小鸟,站在人拿的木棍上,主人拿一小石球往上扔老高,鸟就直着飞上去能叼住,当时觉得这鸟本事真大,至今也不知道那是什么鸟。

 

下图:落日下的食品街(摄影 张建)


南市旅馆街 

旅馆是没进去过,但是痴迷于门口停的车。那会儿刚开始喜欢车,记得有一期《驾驶员》杂志中页登了汽车车标大全,从此汽车品牌就都认识了。旅馆街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地方,门口经常能看见各种豪车,可见当初旅馆街那是高档次的地方。除了奥迪等普通的,三排座的大奔驰、卡迪拉克、林肯、水星、奥兹莫比尔这些稀罕型号每次看见都能让我兴奋半天。在慎意大街一侧有一个地下商场,卖家具的,后来先于旅馆街倒闭了。

 

滨江金耀广场

写这个名字很纠结,这个地方换了太多的名字,后来叫过女人街,除了商场,还存在过诸如诺玛特超市、1928饭馆之类的商家,现在好像是家具城。就用最初的名字称呼吧。

 

这个地方虽然是大舞台拆迁后的新建建筑,但是与南市大部分的老街区共存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而且倒闭、重开过那么多次,也足让当时盼着拆迁的南市人民印象深刻了。当时周边食品街、旅馆街、服装街都火,就它不行,倒闭重开还是不行,很多人觉得奇怪。但是在我看来,初中的地理知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大学快毕业的学年论文中,我跟同学一起做调研,论述了商业设施在这个位置上选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论文名叫《商业设施的选址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者们感兴趣可以跟我探讨。

 

闸口街

闸口街很长,也是东边从和平路开始,西边一直到荣业大街,黄河剧场后面。印象不多了。只记得跟广兴大街口这有一家粮店,小时候跟着大人来买过粮食。前面是柜台,后面是装各种粮食的大桶,大舀子、桶都是白铁皮的,那会儿还要粮票呢。

 

下图:闸口街仓库(摄影 韩春静)



大广兴里、小广兴里

两条呈丁字形相交的胡同,小广兴里基本呈东西走向,从东兴大街一直到广兴大街。大广兴里从小广兴里通到闸口街。这胡同就在新大楼后面,也属东仁巷居委会管,所以有时候跟奶奶去转悠,也常听她说那里面的家长里短。记得在小广兴里中间位置,就在胡同一侧有一处小房子,一个残疾人自己在家煮乌豆,在东兴大街市场卖,据说不用起照也不用交管理费,属于街道居委会特别照顾的对象。


下图:大广兴里(摄影 韩春静) 



商场后胡同

就在南市影院的旁边和后面,荣吉大街、建物大街上都有胡同口。荣吉大街胡同口比较明显的是有一个高高的楼梯,属于南市影院,从来也没见人上下过。胡同里面也是有一栋六层居民楼,然后比较明显的就是广兴旅馆,正对着这个胡同口,走到头就是。


下图:商场后胡同(摄影 潘述亮)

 

九道弯胡同

很多人把那个街口叫芦庄子,其实好像真正叫芦庄子的是九道弯胡同里面的一条。关于九道弯胡同有很多传说,也有很多版本。有的说在别的地方,不过我听说的是这里。从芦庄子口往百货大楼方向走,一直到百货大楼后面多伦道这这一片,统称九道弯胡同。看地图应该是由张家胡同、高家胡同、丁家胡同、王家胡同等各家胡同组成的。我倒不记得里面弯弯曲曲,只是要想到多伦道百货大楼,需要七拐八拐的,只有拐到正确的胡同才能出去,跟迷宫一样。小男孩都喜欢探险嘛,瞎跑也是一种乐趣。

 

南市比较有代表性的,本文没有提到的街道还有:庆善大街、清和大街、华安大街、福安大街、首善大街、广善大街、禄安大街、荣安大街等,不过我的初中就在荣安大街汇文中学上的;再有就是与首善大街相连且后来合并了首善大街的荣业大街,当年我还在那里食品街对面的淮海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那会都争相去看,看得人都哭得稀里哗啦的。此外一些胡同里巷,去得次数少,印象不深了不敢随便写,留给当初住在那里的朋友们写出来分享吧!

 

下图:供回忆的1983年南市老地图( 高清大图点击观看)




更多南市文章,请参见

1、记忆中的荣吉大街

2、南市的街貌

3、南市的里巷

4、南市的面孔

5、南市惟善里的回忆

6、南市掠影之“从街巷开始”

7、南市掠影之“平淡生活”

8、南市掠影之“华安街162号”

9、南市掠影之“大小翠柏村”

10、南市与山西路小花园

11、到南市去看戏

12、我的南市记录

13、老南市的冰窖赵家

14、1939年大水中的南市

15、关于南市1939大水照片的疑问

16、南市回忆评论选(一)

17、南市回忆评论选(二)

18、南市回忆评论选(三)

19、南市回忆评论选(四)

20、南市回忆评论选(五)

21、南市回忆评论选(六)

22、南市回忆评论选(七)

23、南市岁月难相忘 桃花潭水汪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