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鉴赏】赠友送别诗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5-02

【古诗鉴赏】赠友送别诗

 

【2014 广东】 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 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 分)

 

1.【2014 广东】 (1)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者采用 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情景。

【解析】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综合起来可得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场景。

(2)残阳即将落去,责怨人们催促的太早。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斜阳不愿离去而责怨人催促的情绪,词人以残阳来暗喻自己,抒发了 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却以景衬情 的手法、以含蓄蕴藉的语言将景和情表达的韵味十足。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答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即可。

 

【2013 福建】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 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 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 分)

 2.【2013 福建】 (1)【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 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 理亦可。)

 

【2013 湖北】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 分)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 句作简要赏析。(5 分)

 

3.【2013 湖北】 (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 离别在即的愁绪。

(2)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 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 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2012 湖北】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 分)

 4.【2012 湖北】 (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 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 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 多重意蕴。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 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2012 江西】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 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作: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 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 分)

 5.【2012 江西】 (1)“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 绪。(2 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 分)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 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 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 分)

 

【2010 天津】 6.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 分)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6.【2010 天津】 (1)暮春、飞花

【解析】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 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 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 新之景烘托诗人送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 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 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 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3 分)

(2)第三句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3 分)

 

 7.(1)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渡头,送客之;罟师,船夫,桨,开桨 即起程;临圻,交代所去之地。

(2)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奇特的想象),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春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 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生动形象1 分,诗人情感 1 分,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无处不在”1 分)

 

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 3-4题。(6 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 “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 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 依惜别的心情。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 6-7题。(6 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 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第一、二联中,哪两个意象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气氛特征?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 分)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3 分)

 

 9.(1)“微霜”、“鸿雁”两个意象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1 分)从 中表达了诗人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怀。(2 分)

(2)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1 分):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或劝勉对方要珍惜时光。(2 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