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刚过,择校的压力就像是这越来越热的天儿一样,蹭蹭蹭就上去了。 基本上,身边有些孩子生得早的人,已经开始张罗起幼儿园的择校了,家里厚厚一沓资料。纯手写,罗列了各个幼儿园的优缺点,详细到每个幼儿园的伙食、地理位置等等,就差把幼儿园校长的工作履历给翻出来好好琢磨琢磨了。 这是马上要面临择校的。还没有择校的呢?也跟在这些人后头凑热闹,这边给你添个内部小道消息,那边给你爆个料,顺便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心得,恨不得用最广的信息源,把每个幼儿园的每一点点小秘密全给扒干净了。 “你不懂,这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幼儿园是孩子迈出的第一步,不从现在开始规划起来,可不得越走越偏了啊?都说3岁看老,你可别以为这幼儿园对孩子的塑造没用。” 当然了,也有那种浑然不屑一顾的。地段?学区?择校?能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呗,这玩意儿有啥好琢磨的。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必然的事儿,你上个好的幼儿园就能百分之百培养出好孩子来了?你上个一般的幼儿园,将来就一定是傻小子么?不见得吧! “英雄不问出处,说到底,幼儿园怎样其实并不重要,关键还是看孩子。天性顽劣的孩子,你配合他一百个优秀教师围着转,照样该学坏学坏。” 到底要不要择校?择校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不是一锤定终身?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但是!趴趴君用来择校的标准,却和其他那些家长择校的标准有些不同。 趴趴君始终觉得,教育的最终实施者和最大输出者,不应该是学校,也不应该是老师,而是父母。 你可以没有很高的文化,不知道电气化学公式,不会编程代码,看不懂英文单词。但是,你在教育上做出的贡献,对孩子的未来做出的影响,远比那些教了孩子6年的老师要多得多得多。 你可以有好几十家公司,开着豪车,出入顶级酒店,熟稔各种商业人际交往技巧,俨然一副人生赢家的姿态。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成了一个酒囊饭袋,一个除了有个好爹别无长物的废物,那么, 别怪那些花了大价钱请来的老师不够尽职。 这个锅,你背,那些好老师不背。在教育的领域上,你就是个失败者。 说白了,学校只不过是你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无奈之下选择的一个替代品。现在很多家长很是奇怪,觉得自己找了一个完美的替代品,就能当一个甩手掌柜,美美地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送你们一句话:学校里教不了做人。 你能指望学校在你上班时把孩子给看住了,不干些坏事情,但是你指望不了学校代替你,去完成你应尽的职责。 咱们再来细细说说,该怎么择校。 如果你是一个不盲目,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的家长,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同样有着和你这个理念相近教育理念的学校。 孩子不是神,不可能在学校和在家里接受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以后,再吸收双方的精华,最终成长为两方面都均衡发展的完美小孩。 这不是孩子,这不是现实,写小说都不带这么夸张的。学校最多用和你相近的教育理念,让孩子能够在你不在的时候,继续接受一种教育理念的“洗脑”。 这一点,才是择校时最需要慎重选择的一点。而不是这个学校的档次、伙食、风评、小道消息……这种无关紧要的,微乎其微的影响因素。 当然了,在经济等各个客观因素都不构成问题的情况下选择这个你满意的学校,何乐而不为? 再来说说客观因素。 很多家长会找各种理由否定一个学校,却又因为一个决定性的优势,而硬着头皮去迎合这个学校:学校太远、学费太贵、老师太严厉……可是这个学校老师综合素质好呀。 其实,真没必要去勉强自己。之前也说了,教育的最终施力者和实施者,不是学校,而是家长。不管好学校坏学校,只要家长自己心里有杆秤,孩子在这基础上别跑偏,那就够了。 为了个所谓的好学校,累死累活又是换房子又是工作拼。结果呢?孩子是上了好学校,可家长累瘫了,回家就只想休息休息,反而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你说,这又是何苦呢? 最后,还是那句话。指望孩子上个好学校就能一劳永逸的?送你三个字儿:想得美。 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让自家的孩子优秀?这不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长自己的责任 |
|
来自: 郑公书馆298 > 《父母学习与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