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京剧大师之子,也是一位京剧大师; 他是会说英语,爱吃牛排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是49个徒弟的恩师,他是20只猫的主人…… 贴在梅葆玖身上的标签很多,但如今所有这一切都消散了。 3月31日中午,著名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在吃午饭时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大脑缺氧,紧急送医后持续昏迷。 知事独家获悉,在昏迷长达26天之后,今天上午11时4分,梅葆玖在满园芳菲中,终于与他的梅派艺术依依惜别,与舍不得他的戏迷们告别了。 一、接过男旦衣钵 1934年的春天,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是梅兰芳与福芝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 梅兰芳一家,梅葆玖为最小的儿子 作为唯一接过父亲男旦衣钵的孩子,他10岁开始学艺,开蒙老师是王幼卿,又从陶玉芝、朱传茗、朱琴心等前辈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 昆曲《牡丹亭·游园》梅兰芳饰演杜丽娘,梅葆玖饰演春香 18岁,他和父亲同台演出,至今还记得父亲在艺术上的谆谆教诲。在3月20日的一次京昆剧目的活动中,他还记得父亲当初跟他说,“要学好了昆曲,京剧才能演得有味儿。”“大家都管昆曲叫‘困曲’,我虽然学习时也犯困,可是有父亲在一旁监督着,那是一点儿都不敢偷懒。” 梅兰芳(中)指点梅葆玖(左)吊嗓 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都颇有乃父风范父。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等诸行当技艺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常演剧目有京剧《贵妃醉酒》《苏三起解》《玉堂春》《二进宫》《木兰从军》《天女散花》《彩楼配》《武家坡》《祭塔》《三娘教子》,以及昆曲《断桥》、《游园惊梦》、《思凡》等梅派京昆剧目。 二、第二个“梅博士” 梅葆玖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本应发展梅派艺术的年纪恰赶上“文革”。文革期间,男旦和老戏都不许再演了,整整14年他没在舞台上张过一次嘴,而是管了14年音响。 或许正是因此,重返舞台后,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不会放过每一次弘扬梅派艺术的机会。文革后常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汾河湾》等梅派经典剧目。 梅葆玖舞台照 他正式收入门下的徒弟有49个,其中董圆圆、李胜素、张馨月、姜亦珊都是当下京剧行业中的翘楚,胡文阁则是唯一的梅派男旦传人。 梅兰芳先生曾被美国、日本的多所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照片往往被视作梨园佳话出现在各种场合。2012年,梅葆玖应日本樱美林大学之邀,赴日参加了该学校的博士受典仪式,像父亲一样成为“梅博士”。 他谦虚地说,“人家也给我一个方帽儿,但跟我们老头儿的差远了,人家是金方帽儿,我只是票友而已。” 梅葆玖先生博士学位 三、仅剩的弟子 为了弘扬梅派艺术,2013年到2014年,八十岁高龄的梅葆玖,参加北京京剧院纪念梅兰芳大师的“双甲之约”活动,奔赴香港、台湾等地,以及俄罗斯、美国,沿着父亲当年的脚步再续“梅华香韵”。 2003年首演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梅兰芳代表作《太真外传》、《贵妃醉酒》的主要唱段,同时又重新加以包装推出的新作品。梅葆玖原计划在今年11月将该剧重新打磨再度推出,就在陷入昏迷前一周前,他还打算专门去趟上海和该剧导演见面商量创作问题。 梅葆玖在《大唐贵妃》中的扮相 他并不频繁的公开露面,也几乎是与弘扬戏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他与家人以极其开放的态度支持了黎明出演电影《梅兰芳》。 当时他专门请了四五个专家来教黎明唱戏,片中还有很多剧团的专业演员加盟,梅葆玖自己也抽时间亲手教授黎明梅派艺术。 而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的提案依旧与传统文化、民族戏曲保护有关,他希望孩子们多听京剧、爱京剧、练书法、认识繁体字。 3月29日,82岁生日当天,也就是他陷入昏迷前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就是在北二外为广大学子阐释梅派艺术的魅力,弟子胡文阁则表演了梅派经典《贵妃醉酒》的片段。 胡文阁与梅葆玖 京剧男旦日渐式微,梅派传承到今天也只有胡文阁硕果仅存。对此,梅葆玖并不怨天尤人,“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上天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对得起父亲。” 今天他真的离开了,虽然离去的脚步太匆匆,但努力过也许就没有遗憾了。 延伸阅读: 梅葆玖生前曾称对得起父亲梅兰芳 拒被称“大师” 梅葆玖对父亲最初的印象只是“忙”。他曾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出生那天,父亲不在家中,正在武汉演出。……我生下来,就是这个环境,父亲太忙了,演出是不断的,逢到假日,经常日夜两场,有时还得双出。因为他要养活戏班里的一大帮人。” 10岁时,梅葆玖开始学艺,彼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正蓄须息影,杜门谢客。故梅葆玖学艺的经历同戏班的孩子并不相同。他白天在上海震旦学校学习,晚上回家学戏。 对于这段经历,梅葆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那段时间正是抗日时期,父亲每日在家里作画、不演出,我从1944年开始学戏时,父亲就为我请了王幼卿等很多基本功老师。我当时很天真,一门心思就想学《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父亲的代表剧目,可是他却让我学一些最基础的老戏,而且要求我必须按老师教的唱,理由是先把基本功打好再学梅派戏,就会按规范进步。” 3年之后,还在念书的梅葆玖开始登台演出。不过在他看来,那只是放假时在学校和同学们一块演出。用梅葆玖自己的话说,“算是实习”。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梅兰芳赴京出席会议,梅葆玖也随父亲第一次来到了北京。 在梅葆玖的记忆中,从这时一直到梅兰芳去世的这十几年时间,自己又学习又实践,“对我的发展最有帮助”。这期间,梅兰芳曾赴日本、朝鲜慰问演出,梅葆玖也一同随行。他曾回忆称,“我一直守着父亲,父亲演出的时候,我天天看;我演出的时候,父亲就帮我指出我的问题”…… 戏外的玖爷 梅葆玖的爱好也为京剧艺术做出了别样的贡献。上中学后,梅葆玖学习了物理课,开始接触到电子产品,他甚至一边学着戏,一边开始自己研究拆装录音机。当时,梅兰芳先生有一辆奔驰车也被梅葆玖“虎视眈眈”,上中学的他已经会骑摩托车了,他央求司机偷偷教他开车,在弄堂里悄悄地演练起来。梅葆玖对电子产品的爱好也一直保留到今天,小时候父亲梅兰芳经常带国外的古典音乐、歌剧唱片回家,让梅葆玖也爱上了西洋音乐,日后成了音响发烧友。从把玩录音机,到后来还开汽车、开飞机。 75岁开汽车 父母健在时,担心他“捅娄子”(出事),禁止他考驾照。老人离世后,近50岁的梅葆玖去考了驾照,大卡本车,可驾驶卡车。练车在大兴郊区,因为天气很热,他光着膀子练。一位老太太看见了,认得他,就问:“昨儿还看见你在电视里演穆桂英呢,今儿怎么就光着膀子开车了?”他回答:“昨儿是小媳妇,今儿是大老爷们了!” 直至75岁高龄,他出门还习惯驾驶着一部进口豪华沃尔沃。 他还尝试驾驶一个朋友的私人飞机半个小时,觉得“不过瘾”。也遗憾没能尝试驾驶波音747。 “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要丰富一些。除业务外,各个门类都要懂,让生活充实起来。如果说除了京剧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接触,这样活着太可惜了。”他说。 电子设备迷 梅兰芳“超喜欢玩电子产品,他经常出国演出,去日本回来就大箱小箱。 爱音响、音乐发烧友,喜欢迈克尔杰克逊、席琳迪翁,喜欢吃披萨、喜欢巧克力——梅葆玖自称为生活中的“小开”(贵公子)。 优渥的家境给了他享受艺术的条件。梅兰芳从国外访问归来,总会带回大量的西洋音乐,要子女们听。艺术的熏陶中,梅葆玖自幼接触了《茶花女》、《蝴蝶夫人》等经典名曲。 遇到喜欢的物件儿,梅葆玖必定是“出手阔绰”。在美国时,见到售价一根两万元的电线,他也毫不犹豫地买下来:“那是一个音箱线,白金抗噪音。” 时代流转,港台的邓丽君、四大天王,欧美的迈克尔杰克逊、席琳迪翁等人的唱片成为他的挚爱。如今,在他家中还设置了一间专用音响房,设备豪华先进。 喜欢养宠物 随着年龄增长,梅葆玖不得不放弃驾车的乐趣,养宠物成了晚年的又一个爱好。 “师父在生活中是一个乐呵呵的小老头,他从来不会跟徒弟们摆架子。平时去师父家,他都会把小饼干、巧克力等零食拿给我吃。”他的弟子胡桐说,梅葆玖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爱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