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成拳内练境界——王海涛

 願隨身 2016-05-03


大成拳内练境界——王海涛
 
所谓“内功”,是传统武术的核心,也是各派武功的精华。大成拳特别重视“内功”的修炼。“内功”的修炼是性命双修,是对精神和肉体生命在宇宙大环境中进行的自我修为,其本身超越拳术本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若脱离这一文化背景 、不领悟这种境界,则难以功臻上乘。
王芗斋先生云:“拳道极细微,莫以小道视”、“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大成拳的“内功”包括“内气”与内劲“两个方面。其修炼方法是以站桩为基础;站桩又由养生桩、技击桩两部份构成,养生桩是技击桩的基础。养生桩以舒适自然为原则,着重培养“内气”;技击桩以“肌松力peng”为要则,重点在于培养锻炼“内劲”。
养生桩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论述。经过这种相对相对静止、舒适自然的特殊功法训练,使肌肉逐渐得以舒展、气血得以畅通、精神舒适愉悦。心静体松既可定神;而生气敛气;而生精集精;练精化气,不修而自修,不养而自养;深入下去,更觉气血充盈、精神焕发、用力拍击自身,既不觉痛、反觉松快。善养吾身浩然气、脱胎换骨劲力生!此时,若结合一些舒展大方的试力动功进行合修,动静相兼,其乐无穷,就可以起到相当好的养生效果。
技击桩是在养生桩的基础上,由“内气”化为“内劲”的过程。站技击桩时,务必做到身体均衡,精神饱满,神如雾豹,意若灵犀,这样才能由气生劲、周身鼓舞,逐渐产生肌肉若一的内整力量,从而使意志、筋骨、劲力、气机皆得到全面的锻炼。
到了桩功的高级阶段,则不必过于追求姿势的规范性,而应着重在桩功的内涵方面下功夫。在“肌松力peng” 的前提下,主要体认松、沉、重、实、整。继之,身体圆融虚灵,如被大气所包裹,似被地心所吸引;身体各部肌肉纤维相继出现收缩之感,功力愈深,紧实力感愈强。此时周身充实,骨骼重建,肌肉通连,自可形成内整之大鞭体。
当“内劲”强大到一定程度后,则如江湖水满,满而外溢;此时“内劲”则处于鼓荡欲动之势,我既顺应其势,做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的微动体认进行试力,力如滚珠,缓缓不断导于体外。欲动又欲止,欲止又欲动;有动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动之意;上欲动下相随,下欲动上自领;力断意不断,意断神犹连,动欲微而神欲全,渐至体会空气阻力,外在牵挂,我既用于阻力相等的“内劲”于之相抗,此方应和芗斋先生拳学诀要:“自身先具备,反向身外求”的高深境界。持之以恒,待到遍体整实,随意试力,均能劲贯末梢,力达指端,就可于试力过程中,前掌用力抓地,脚跟猛顿,重心下降,骤然加速,顺其劲势,将劲力瞬间抖放出去。初习应做定势发力,掌握后,即可进行活步的,各种体位的自然发放。
以上训练若得以完成,即获得了适用于技击的特殊力量。这种力量刚柔互运,含藏于内而达于体表,柔中寓刚,变化多端,貌若柔软无力,实则绵里裹铁,无坚而不摧。至此,技击之资备矣,其它之试声、推手、单操手、实做、健舞众功法,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加练习,勤于实践,则不难入大成之妙境。
以上是笔者在大成拳名家李照山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勤修苦学大成拳养生技击奥妙之体悟,深感没有真实的功力存在,再好的技击手段和战术也难以发挥效用。仅以此短文,表拳道内练境界,倡拳道内练之法,望前辈、同道予以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