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这样读书就够了》,121 页 一个能力不够的培训师可能根本无法讲课,可一个能力不够的拆书家,也能让学习者有所收获。所以,拆书家可以更多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锻炼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分析及整理信息的能力、流畅思维的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辅导能力、超越思路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能培养你作为培训师的核心能力(如果你想做培训师的话),更可以促进你顺利完成在职场中的任何工作。 片段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0 周年纪念版)》,19 页 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理准备,预计在48 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读书心得。 我相信心态不同,阅读的成效就会两样。比方你知道将要在48 小时内,向别人讲解本书提到的产出/ 产能平衡原则(P/PC BalancePrinciple),你的阅读成效定会有所不同。现在你就可以假定今天或明天,要趁记忆犹新之际,把本章最后一节的主旨告诉家人、朋友或同事。然后试着比较一下,感觉有何差别。 我保证,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本书所讲述的原则。
有人说,表达不清晰,有且仅有两种情况:没想好,说不好。 基本上是这么回事。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区分意义不大:说不好通常意味着没有想清楚,想法不清楚也一定意味着表达不清楚。两者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 有什么简便可行的方法来提升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 有人说下笔如有神才能出口成章,所以要多写,尤其是经常写长一点的文章能使表达更有条理。有人说最好的法子是多读,并且提炼纲要,可以使思维更清晰。有人推荐用思维导图(mindmap)来规划自己的表达,有人更加偏爱鱼骨图、决策树、流程图、因果关系图……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路实在是太难了,让人望而生畏。 以上2个片段推荐了一条最高效最易行的路: 读一段书,然后讲给别人。进而,教会别人。 你看到一段内容,心有所动,你看明白了,好,你就讲给别人听,看能不能让别人也听明白。这个过程会锻炼很多种能力。关键是:复述别人的观点,进行成型、完整、清晰的论述,这比坚持写作更轻松,比提炼纲要更有趣,比思维导图更实用。而且你永远不缺复述的机会。 理解然后讲解,这个过程能够同时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我读小学的时候,电视还是个稀罕玩意儿。我很享受的时光就是下课后,所有同学围成一圈,听我讲前一天晚上看的《恐龙特急克塞号》。 这个爱好到了后来,就变成讲书。我看一篇福尔摩斯的小说章节,就给同学讲一遍。有同学为了听我讲,凑钱买冰棍给我吃。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阿里巴巴做销售,因为业绩进了前五名,所以经理请我分享自己的“先进经验”。我找了一些优秀的销售图书,选出几个片段来,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部门四五百人做分享。上台时战战兢兢,讲完了听到大家的掌声,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做帮助大家提升技能的学习促进者。 再后来,我创立了拆书帮,就为了把职场中的学习爱好者升级为拆书家:你可以帮助其他学习者将图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拆书家本人,因为: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
1.[A2]请在第一章的六个RIA 片段中任选一个,把那个技巧教给你身边的人,如果你认为他掌握那个片段的技巧是对他是有帮助的。 2.[A2]通读完本书后,把这本书推荐给别人。这要求你用自己的理解来讲一下整本书,并做到让对方感兴趣。 “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进而提升能力、解决问题。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多个城市都有“分舵”。 回复“分舵”可以获得目前全国正式城市分舵的信息,附近的小伙伴可以去投奔。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还没有拆书帮分舵,你想自己建立一个,请发邮件到bbs@chaishubang.com申请植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