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石窟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

 海明山水 2016-05-03

 
  大凡在悬崖上雕刻的佛像,它总是坐落于山间高处,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大抵在古人的心中,佛不存在于人世间,而是遗世独立,静看众生。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来到古都洛阳的龙门石窟,与众佛相遇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你与佛的前世因缘。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它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493年,魏孝文帝将国都从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开始了孝文改制的汉化运动。与此同时,皇宫贵族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像运动。
  北魏之后,龙门石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达400余年之久的大规模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的石窟。从此成为洛阳城数千年的象征。
  根据《魏书》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
  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唐宋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
  而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则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漫步江边,看着那一座座巧夺天工的雕塑,至今仍无法想象先人是怎样一点一点将这些众佛生动形象地雕刻而成。
  舒缓的衣褶、姿态的优美、面目的安详……这些伟大的工匠没有把雕刻当做工作任务,他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把毕生的岁月都倾注在这些堪称完美的佛像上,为这些佛像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活的艺术气息。
  龙门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龛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
  卢舍那大佛是依山就势雕刻在露天崖壁上的佛像,据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武则天自起名“曌”,曌有光照乾坤的意思,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
  站在近处,举目凝望大佛,眉如弯月,目光慈祥,嘴边微露笑意,静静地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现在,我们仍可以想象的到当初大佛受人顶礼膜拜的壮观情景和大唐盛世的伟大繁荣。
  你在看佛,佛在看你。眼前的佛像看过了人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历经沧桑,大彻大悟,那座佛像的眼睛已变得古朴淡然。佛像前的你,也许仍放不下生活中的种种,有点浮躁不安。
  可是,当你望向佛像那一双空灵的眼睛时,是不是心里也莫名地变得安静?好像一朵花绽放在心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