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云冈”与“龙门”——北魏所推动的佛教艺术发展

 yi321yi 2019-10-05

西晋灭亡之后,整个中国北方陷入了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争霸的混战之中,其中,鲜卑的拓跋部在这场长期斗争中崛起。

公元386年,拓跋建立了北魏王朝,公元398年,北魏将都城盛乐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北魏将原来的凉州吏民三万多户(其中包括高僧、建筑家、数学家、天文家等)迁至其国都平成(今天的山西大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才迁徙,而这一批人对北魏的发展,尤其是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北魏建都平城,佛教发展的中心也从凉州转移到了平城。

云冈石窟根据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的石窟即今天云冈的第16~20窟,也被称为昙曜五窟。昙曜五窟更多延续了“凉州模式”的石窟艺术风格,延续十六国风气,其西域外来艺术因素仍然比较多。例如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主尊“露天大佛”,其着袒右肩袈裟而右肩覆衣角的形式就常见于凉州地区,所以也被称为“凉州式袈裟”。另外,昙曜五窟中有些佛造像带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波浪卷发,深目高鼻等特征非常突出。

图一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主尊“露天大佛”,

 云冈石窟第18窟,正中立像高达15多米,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侧龛立象亦生动。

但昙曜五窟也从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区别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艺术”的创立。昙曜五窟最大的特点是佛造像代表佛陀的同时,也象征着具体的皇帝、统治者个人。这种特殊的佛教造像也其他佛教地区从未出现过,所以也可以说,昙曜五窟的开凿,代表着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艺术”的开创。

云冈石窟第13窟 交脚弥勒佛像 高12多米 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即位至迁都洛阳前。这一时期开凿完成的佛窟,有四组以双窟形式出现的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和一组以三窟形式出现的第11、12、13窟,以及尚未完工的第3窟。云冈石窟第二期佛教洞窟不同于昙曜五窟,其逐渐开始体现出明显的汉地审美。例如参考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以营造出佛国仙境般的场景,造型样式上,汉式服装、雕刻技艺等逐渐显露出来。我们从中能很明显感受到,佛、菩萨等造像的雕凿,和早期北方民族推崇的刚毅和豪放不同,其更多了南方汉人的从容与洒脱。

云冈石窟第三期的造像样式及特征已经具有明显的汉地审美。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洛阳,云冈的皇家佛教建造工程宣告结束。后期云冈的开窟造像之风更多是由民间刮起的,造像内容上区域模式化和简单化,这个时期的造像风格也不同于早期的雄浑健硕,整体呈现出形体文弱、面型清秀、服饰重叠繁复的汉地审美特征。

云冈石窟第18窟

和云冈石窟具有明显北方少数民族所崇信的佛的伟岸庄严形象不同,龙门石窟所展现的更多是“秀骨清像”。北魏早期的衣纹紧窄、偏袒右肩式的袈裟被褒衣博带式的服装所替代,衣裙层层垂悬,形成疏密间杂、通体流畅的衣饰线条,从而达到了飘逸豪迈的艺术效果。

龙门石窟雕刻的飞天动作潇洒,多呈跪姿,雕刻手法由云冈石窟的直平刀法向龙门石窟的圆刀刀法过渡,艺术风格也由浑厚粗狂、富于幻想的神秘色彩转向精细入微、趋向写实的境界。

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

比如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主尊释迦牟尼,嘴角上翘,微露笑意,衣饰也由偏袒右肩和通肩式变成汉化了的褒衣博带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仿佛接近了很多。这是明显的南北艺术交流的结果。

龙门石窟未来佛-北魏宾阳中洞南壁中央

龙门石窟由北魏始开凿,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代都有修复和续作,而其中又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从逐渐汉化到形成独特的“龙门模式”,龙门石窟所代表的正是成熟的汉地佛教艺术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